三国时期关羽手下有一支神秘军队 仅出现过两次
在三国中,有很多乱世英雄,比如吕布,马超,赵云等。还有几支精锐的部队,我想大家对三国时期精锐的部队了解不多,出名的有曹操的青州骑,还有一支就是董卓的西凉军。不过小编今天要说这支军队可就鲜为人知了,在三国时期就出现过两次,而且也从没有上阵杀过敌,那么它是一支什么军队呢?
罗贯中笔下的关云长,手下有一支名为校刀手的部队。这在《三国演义》里面是独一无二的。别的将领,不管是魏蜀吴还是吕布袁绍,都没有组织这样的军事单位。校刀手是什么兵种?罗贯中没有说明。到网上翻资料,有人解释为“持刀的军士”,显然这并不能解释罗贯中为关二爷设计这个排场的原意。校,是校场的校,比较的意思。那么引申解释,校刀就不单是“持刀”那么简单,而是经过操练的特种部队。几百名士兵,清一色地用刀。所谓一寸短,一寸险。关二爷这支“本部”的特种兵,舍长取短,不用步兵惯用的长枪大戟,不用弓箭。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一支经过特种训练的突击兵。事实上,关羽对手下这支部队也是颇为自负的,这就有了攻打长沙的时候向诸葛亮夸下海口:“关某不须用三千军,只消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决定斩黄忠、韩玄之首,献来麾下。”关羽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支特种兵?
校刀手是在赤壁之战才亮相的。在这以前,关羽并没有所谓本部的兵马。刘备的势力要到古城相会才重新集结,不多久就被曹操打个大败,依靠刘表的时候并不满千,关羽不可能在那个时候有校刀手部队,不在话下。那在新野那几年又如何?吕旷、吕翔领兵五千,前往新野厮杀。徐庶指挥刘备的军队:“既有敌兵,不可令其入境。可使关公引一军从左而出。”这里没有说明这一军有多少人,是什么兵种。博望坡军师初用兵,诸葛亮对关羽的指令是:“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之后火烧新野,关羽的任务是“引一千军去白河上流头埋伏。各带布袋,多装沙土。”第一次明确关羽部下五百人,是在刘备离开新野以后,在逃难的路上刘备“修书令云长同孙乾领五百军往江夏求救”。但是,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这五百名士兵就是校刀手,不过,罗贯中在这里第一次把五百人这个数字定了下来。这个营级单位的部队,幸运地逃过了长坂坡惨烈的大厮杀,成建制地保存了下来,也就可能发展成为校刀手部队。
赤壁之战,诸葛亮给关羽的任务是在华容道活捉曹操,于是“云长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读者第一次看到校刀手的存在,而在华容道再一次通过曹操的落魄领略到这支部队的华丽阵容:“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对于饱受水火之苦,茫茫如丧家之犬的曹军官兵来说,这个震撼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都知道在这里曹操的境遇非常糟糕,关羽已经将其逼得没有了退路,按书中所说,这五百校刀手已经列队排好,就等对方一出现,即刻斩杀。
校刀手的第二次出现,是在关羽攻取长沙的时候,关羽对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十分自信:“军师何故长别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量一老卒,何足道哉!关某不须用三千军,只消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决定斩黄忠、韩玄之首,献来麾下。”但黄忠和关羽足足大战了一百回合,关羽用拖刀计才胜了黄忠,最后还被百步穿杨的黄忠射了一箭在帽缨上。长沙的攻取,功劳都在魏延的反水投靠,关羽才得以迅速的取下长沙。
那关羽是怎样发展这支部队的呢?其实在三国中也有端倪。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的势力膨胀,兼并了大量的地产,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自然要招募私人武装。在和平时期,这种武装受到政府的限制,否则随随便便就能形成地方割据。而在黄巾军起义之后,各地方诸侯就以自己的私兵为基础割据一方,争霸天下。曹操、袁绍、孙坚等人正是以自己的私兵为骨干,或将自己指挥的政府军也变为自己的私兵,作为组织军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