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科考落榜的大诗人陈子昂如何用炒作的方式考上进士的?
炒作的事情历来不少,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人用炒作的手段出名,最终还中了进士,这个人就是陈子昂,他的炒作手段真可谓是非常的高明。
唐代的科举分为文科和理科,每一年举办一次。他们考试的范围也不是仅仅只是四经五书,而是分门别类。有一年的考题居然是一棵松树,这在明清时代无法想象。也正是唐朝的开明和开放,才塑造了一个大唐盛世。他们不但考文学,还考实际应用,就是通常所说的策论。比如说: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审案,有人造反怎么办?怎么提高国防建设……除此之外,他们还考口语题。就像八堂会审一样,几个考官一起对一个学生发难,看这个学生的应变能力。这一切都过了就是所谓的榜上有名了,然而这还没有结束。如果想当官,还要在内部进行一次考试。就如同今天的上岗面试,从穿衣打扮到举止相貌,从气质神态到个人履历通通给你翻一遍。如果此人在没考试之前就名气很大,他不但中举率高,今后更能混到一个好差事。一次次落榜后的陈子昂,就成功利用这种缝隙炒作了一把。
陈子昂此人性格耿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丝毫不害怕得罪达官贵人。从小养成的这种性格,给他带来了许多灾祸,但也彻底扭转了萎靡纤弱的诗风,引得后来李白、杜甫的效仿。
陈子昂的家庭很富裕,他小时候一点也不喜欢写诗,梦想是当个大侠。但后来,他一不小心用剑伤了人,心里后悔的很,就放弃了练武,下定决心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21岁时,陈子昂第一次离开家乡四川,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刚走到乐乡县(今湖北荆门)的时候,他就开始想家了。看着太阳一点点从西边落下,他对故乡的思念就越来越深,挥笔写下了一首《晚次乐乡县》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陈子昂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都落榜了。郁闷的他走在长安街头,然而这时一群人的吵闹打乱了他的思维。原来是一位少数民族的同胞在兜售一把胡琴,而这把琴他却要价上百万。有好事者就和卖家理论开了,说他这把破琴根本就不值那么多钱,纯属无理取闹。如果当时有物价局的话,肯定把这小子给举报了。此时陈子昂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把自己捧出名的绝好机会。
原来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考官也是看人来的,谁的名气大,群众基础好,他的卷子就会受到重视。为了能够引起主考官的重视,他上演了一出“伯玉毁琴”的有趣历史。前面说的那一把售价百万的胡琴,当即就被陈子昂买了下来,他不但不讨价还价,连试都没试,甚至都没拿眼看一眼,除了买价他还给了卖家一批数目可观得小费。更绝的是,做完这一切之后,他根本不顾围观群众的热议和搭讪,拿起琴就走。这件事在长安街头引起了巨大的热议,大家都说陈子昂是因为考试落榜而变得傻掉了,居然花那么多钱买一把破琴,于是就有人开始人肉他。当所有人都在怀疑这个阔少爷是不是神经病时,陈子昂居然玩起了约会。他不但约了读书圈的那一帮文人,而且只要有点名气的人他都下了请帖,理由是他要开音乐会。约不约随你。经过这套组合拳之后,围观群众彻底是懵逼了。都想看看陈子昂到底想玩什么花招,于是无论有没有收到请帖的都纷纷参加了他的个人演唱会。
刚看了满院子像杰克逊的粉丝一样热情洋溢的观众时,陈子昂并没有弹起吉他表演节目,他却把那把花了巨资购买的胡琴当场给摔碎了。别看这是他的钱买的,当时在场的很多人都心是疼得要命。然后陈子昂就开始了他的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次演讲。他滔滔不绝的向观众说:这把琴虽然贵,但是他有经史子集贵吗?我虽然擅长音乐,但鄙人却更擅长写诗。对于今天大家的捧场,本人发自内心的感谢。为了回报大家的厚爱,我每人免费送您一本本人自费出版的诗集,还望笑纳和斧正……这样一折腾,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陈子昂不但是个败家子,更是一个落榜的秀才。他为什么会落榜呢?他的诗到底被他写成什么狗样了呢?带着这份好奇和疑问,人们疯狂地抢购陈子昂的诗集。当所有人读到《登幽州台歌》时,都被他的大气和悲情所感动了。原来这家伙不但是个败家子儿,更是一位大才子。这样的人都不被录取,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陈子昂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买的不是胡琴,而是功名。
第三次参加科举的陈子昂,终于中了进士,但他有话直说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一直得不到重用。直到武则天看到他的文章,感叹为什么如此有才的人只当了一个小官,这才重用了他。
陈子昂借助这种手段成功把自己炒成了名人,为他下次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行很多人骂他无耻下作,但当你读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又有几个人不被他的才情所打动呢?陈子昂的经历印证了那句话:成功的路上手段很重要,但为什么能够成功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陈子昂没有实力仅靠炒作,他是永远也敲不开成功路上的大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