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怎么来的?在古代冬至意味着什么?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气中的冬至,冬至又称“冬节”、“贺冬”,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那么冬至是怎么来的呢?在古代冬至又是意味着什么?
所谓冬至,按古书里的解释:“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都日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为至”。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太阳运行达到最南端开始北归(南回归线)。古人用阴阳观念解释这种气候的变化,认为从这个时候开始,阴气开始回落,阳气逐渐上升,于是冬至就成了阴阳转换的节点。
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更长的光照时间无疑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这个白天开始变长的日子,无疑就有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古人的观念里,日照变长,这是天地间的阳气在努力的“战胜”阴气的过程。那么作为期待着阳气胜利的生民,自然也会想些办法为阳气“加油鼓劲”啦。我们在典籍中看到的很多冬至祭祀的礼俗,其实也有这方面的意思在里面的。
那么,到底怎么确定哪一天才是冬至呢?大概从先秦时期开始,咱们聪明的祖先就从天地万物的变化中,发现了一些冬至到来的标志。比如在《夏小正》里,就有“陨糜角,陨坠也,日冬至,阳气至始动,诸向生皆蒙蒙符矣”的记载。人们还会用日圭测影来测定冬至的日期,比如《尚书·尧典》里面有“日短,星昂,以正仲冬”的说法。这种日晷测影的办法,一直延续到后世很多朝代。
在我们的周秦时代是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根据古籍《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换句话来说,人们开始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开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大吉之日。所以,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往往选在在冬至。冬至又被称做“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历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正月等于如今公历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朝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单纯地把冬至这一天当作节日过是在汉代开始的。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在我们的《后汉书》里曾详细地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
何况在古代的农业实践中,将标志着太阳移动节点的冬至作为新年的开始,无疑更符合农业的实践,毕竟从冬至开始,太阳要回来了么。这也就是后世民间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的原因,毕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冬至本来就是年呢!
为什么冬至要“贺冬”?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了下一个循环开始。阳气不仅是生气,也是人身体最好的治病良药。所以,在当时医药、卫生、科学等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古人祝贺阳气自然回升也是一种科技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