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他比诸葛亮更具谋略 一生算无遗策 可惜不被主公信任

三国的谋士千千万,一说到谋士,大家都会想到诸葛亮吧,没错,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也是一位很有实力并且也有名气的谋士,刘备之所以建立了蜀汉真的是全靠诸葛亮,不然人家怎么叫“卧龙”先生呢。不过小编今天要讲的这个人,他在三国时期不是很出名,但却是唯一一个做到了算无遗策的人,他的谋略甚至超过了诸葛亮。

他就是贾诩,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贾诩年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说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贾诩早年被察孝廉为郎,因病辞官,向西返回家乡到达汧地,路上遇见叛乱的氐人,和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氐人抓获。贾诩说:“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来赎。”当时太尉段颎,因为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所以贾诩便假称是段颎的外孙来吓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贾诩拥有如此随机应变处理事情的才能,像这样的事情有很多。

贾诩在《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出场就赶上了非常混乱的局面,在这种乱局中,没有智谋是很难活命的。当时王允用连环计和美人计,挑拨吕布杀死了董卓。西凉军群龙无首,顿时大乱。董卓手下大将李傕、郭汜等人看到董卓被杀,都非常的害怕,准备逃回西凉。然而,贾诩却跳了出来,力劝他俩反攻长安。这是贾诩献出的第一条毒计,就是因为这一计,直接导致汉室灭亡。

可以说,贾诩的一生坎坷,从这里开始,而远不是结束。贾诩并不是一个没有良心的坏人,但是为了活命,也无可厚非。贾诩自己也并没有为这件事情觉得自己很厉害,而是一生都未之不开心。在反攻长安成功后,贾诩坚决不接受封赏就是最好的证明。后来,贾诩追随了张绣。

建安二年(197年),在贾诩的说服下,张绣屯兵宛城与荆州牧刘表联合。从此,二人便成为曹操的心腹之患。

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南征张绣,包围张绣据守的穰城。不久,曹操闻袁绍欲趁虚袭取许都,便立即从穰城撤退。张绣率兵尾随追击,刘表也派荆州军占据安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曹操出奇兵大败张、刘联军。曹军获胜后,速行北撤。张绣亲自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追必败。”张绣不听,强行追击,被曹操亲自断后击败。贾诩这时又对张绣说:“赶快再追,一定会获胜。”张绣说:“不听你的建议才落到这种地步,现在已经败了,为何要再追?”贾诩说:“形势已经起了变化,赶快去追准能获利。”张绣听从贾诩建议,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

得胜后,张绣问贾诩请教是怎么回事,贾诩解释说:“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罢了。将军虽然擅长用兵,但绝非曹公敌手。曹军虽然刚撤,但曹公必然亲自殿后,我们的追兵虽精,但将领比不过他们,他们的士兵还很有士气,所以我知道将军你必败。曹操之所以还未尽力就已撤兵,一定是后方出了事,所以击破将军的追兵后,一定会全力撤退,留别人断后,他留的将领虽厉害,却比不上将军,所以我知道将军用败兵也能取胜。”张绣大为佩服。

然而,追随张绣显然不会是贾诩的最后归宿。贾诩料敌如神,算无遗策,却一直在颠沛流离中。尽管能够给自己的主公带来胜利,但并不能改变大势。后来总算到了曹操手中,然而一向多疑的曹操虽然非常欣赏贾诩的才华,却并不敢绝对信任他。贾诩虽然遇到了英主,但并不是他的明主。贾诩空有能力,却也只能献计而已。而且虽然贾诩算无遗策,但未必别人肯听。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曹军军粮用尽,曹操问计于贾诩,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过取胜,是想顾及周全啊,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曹操称善,后来抓住机会偷袭乌巢,一举战胜袁绍。河北平定后,曹操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领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贾诩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

贾诩的一生,堪称算无遗策,凡是他献的计,没有不中的。然而不论是跟着谁,都没有人选择对他言听计从,而只是作为参考意见。尽管现实一次次证明了他的正确决断,可偏偏那些人不长教训。

贾诩的一生堪称算无遗策,是三国中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然而从长安毒计开始,贾诩的人生一方面在耿耿于怀中度过,另一方面,不论在哪都得不到彻底的信任。即便是能力再强,又有什么用呢,能不活的郁闷吗?就不知道,算无遗策的贾诩是否算到了自己这坎坷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