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魏征一生进谏200多次都被采纳,为什么死后却被摧毁墓碑

魏征,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魏征一生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多达200多次(据说是264次,未考证),居然全部被皇帝李世民采纳。

魏征能够让自己的谏言全部被皇帝采纳,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创造了奇迹。

那么疑问来了,魏征是如何做到的呢?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伴君如伴虎”,即使李世民是一位千古明君,但也不会如此的好脾气吧?200多条谏言全部接受?难道李世民就没有反对的时候?魏征到底有什么魅力,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让李世民对他的谏言全盘接受呢?

这就要从魏征巧妙而又高超的进谏方式说起了。

纵观历史,“君王爱听好话”几乎是一条铁律,虽然人人都知道“忠言逆耳”,但却几乎人人都不爱听忠言,因为忠言确实听着“刺耳”。那么魏征又是如何将忠言变得不刺耳的呢?

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什么才是明君,魏征说的第一条就是广开言路,而昏君则是闭塞言路,偏听偏信。这一点得到了唐太宗的认同,魏征借此机会深入的宣传了君王广开言路的诸多好处,简直是“百利而无一害”,从而为自己的进谏被采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魏征还抓住了君王喜欢自比圣人的毛病,积极的给唐太宗找了一个学习的模范:尧舜,从而进一步夯实了自己进谏的道路。

在这些基础之上,魏征开始了自己高超的进谏艺术的表演。在很多书本上都用“冒死直谏”来形容魏征,实际上是不准确的。试想一下,如果魏征真的是每次都冒死直谏,皇帝会不烦,会不生气?会将他的200多次进谏全部采纳?显然不会,如果魏征真像个愣头青一样天天冒死直谏,恐怕有十个脑袋也不够唐太宗砍的?

那么魏征又是如何进谏的呢?

有一次唐太宗召集大臣开会,会议期间魏征有不同的意见就经常打断唐太宗的讲话,一连好几次,搞得唐太宗很是尴尬。最后唐太宗黑着脸对魏征说:我好歹是个皇帝,你就不能尊重我一下,给点面子?

此话一出,场面立即陷入尴尬。魏征却不慌不忙的说道:皇上你是大舜那样的圣君,当年大舜开会的时候都说有问题要当面提,不要开会的时候不出声,散会后又乱说。现在皇上你想做舜那样的圣君,却不让我们做舜的臣子,岂不是太自私了?

唐太宗一听,心里美滋滋的,顿时怒气全消,对于魏征的谏言高高兴兴地就接受了。

还有一次,唐太宗决定去泰山封禅,大臣们一个个都曲意逢迎,纷纷祝贺。唐太宗很是高兴,有些飘飘然。有些正直的大臣知道封禅是个劳民伤财的事情,可却不敢开口,害怕扫了皇帝的兴被砍头,这个时候魏征站了出来,仅仅几句话就让唐太宗打消了封禅的念头。

魏征去见唐太宗,对他说封禅的时机还不成熟,唐太宗气呼呼的问为什么?

魏征不紧不慢的说道:皇上是明君,封个禅是完全没问题的。只是时机还没到,隋炀帝的暴政导致民不聊生,饿殍千里,因为您治国有方现在开始慢慢的恢复,但是还没恢复得很好。去封禅是件大事,周边臣服的小国必会派使者跟随,如果让他们看到沿途萧条的景象,如何看待我们大唐呢?

唐太宗一听,立即接受了魏征的进谏,命令取消去泰山封禅。

其实不难看出,魏征能够让唐太宗全盘接受自己的200多条进谏靠的是智慧和说话的艺术。魏征的一席话不但狠狠的夸赞了唐太宗治国有方,而且还成功地阻止了唐太宗劳民伤财的封禅,可谓是一举两得。

公元643年,魏征病死。

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一切都发生让人瞠目结舌的变化。魏征在死之前曾经向唐太宗秘密推荐当时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说他们有当宰相才能。

在魏征死后,杜正伦因为负罪被罢免,候君集因参与谋反而被斩首。李世民开始就怀疑魏征这位他认为很老实的人在朝廷有因私营党的嫌疑。后来,唐太宗又得知消息。魏征曾把自己给皇帝提建议的书稿给当时记录历史的官员褚遂良观看。

唐太宗怀疑魏征故意博取清正的名声,心里很不高兴。先前唐太宗已经同意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这时也后悔了,下旨解除婚约。到后来他越想越恼火,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