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的死因成谜 她是被慈禧害死的吗?
作为晚清时期实际的掌权人,她的一生有太多的错误,慈禧从宫廷斗争中夺得政权的手法残忍。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后,甫成为皇太后的叶赫那拉氏,联合恭亲王奕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从以皇室远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为首,实际以能臣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八大臣集团手中夺得政权,并将其中三位(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后为建立及维系其独裁权力,慈禧皇太后对于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相当高压严峻。
而且晚清时期的好几个皇室成员的死亡她都被列为嫌疑人,比如说慈安太后、光绪皇帝,甚至还有儿子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不过毕竟这些没有证据,比起这些来,珍妃之死的确是她一手造成。那么慈禧为何如此厌恶珍妃,杖责时还要剥其衣服,原因很现实。
珍妃,清朝晚期光绪的嫔妃,她长相漂亮,个性自由张扬,而且十分聪明,13岁时和姐姐一起入宫被封为珍嫔,后来在慈禧过60大寿时,慈禧高兴之余封赏了很多人,这时19岁的珍嫔也被晋升为珍妃,从赏赐晋升到她25去世只有短短数年,她什么地方惹怒了慈禧?
有关珍妃之死,《清史稿》采纳珍妃殉节跳井说,由于此时是当时清朝遗老们主持下修订,自然倾向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爱新觉罗·载沣的看法,认为是珍妃殉节跳井,而非慈禧下令杀害。由于该书具有准正史地位,自然引起了广泛争议。
光绪的独宠。光绪一生都在慈禧的掌控之下,皇后更是慈禧亲自定的,由此光绪对皇后没有好感,更何况皇后还是慈禧的亲侄女。而珍妃入宫后年轻又十分活泼,与宫内条条框框下的女子都不相同,所以光绪被她吸引,之后便是毫不收敛的宠爱。
而慈禧呢,作为一个年轻就开始守寡的女子,她的心理早已发生了变化,而且她位高权重,行为自然也受约束,长久下来更加看不惯这种恩爱的“小夫妻”,因此她内心即嫉妒又厌恶。
珍妃对她并不想其他嫔妃一样害怕。慈禧是一个将权力看得过重的人,其他嫔妃甚至是皇帝见了她都是战战兢兢、唯命是从,只有珍妃,她个性张扬,对宫内的繁文缛节十分反感,因此她对慈禧有敬重但不害怕。再加上有时她说话没有没有顾忌,在慈禧面前也不懂收敛,慈禧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挑衅,自然会想打压她。
根据慈禧太后近幸、内务府大臣、载澜之师景善等人的记述,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七月二十一日早晨,慈禧将自己打扮成乡间农妇模样,又把光绪及其后宫嫔妃齐聚在起,宣布准备弃京而逃。大家都畏惧慈禧,只有珍妃一人大胆进言说:“皇帝为一国之主,应该以社稷为重。太后可以外逃避难,皇帝则非留在京城守护社稷不可。”慈禧对珍妃的犯难反对非常恼火,对内务府太监下令道:“把她沉入井中!”太监们听命去取毡子来裹珍妃,在一旁的光绪急忙下跪替珍妃求情,希望慈禧能饶珍妃一命。慈禧说:“速起勿言,此时尚暇讲情理乎?彼必求死,不死也负彼。天下不孝之人当知所戒,不见夫鸱鸹乎,养得羽毛丰满即啄其母之眼,不杀何待。
光绪再三请求,慈禧皆不为所动,珍妃终被李莲英等人裹走,投入井中溺死因为景善等人身份特殊,对慈禧又很忠诚,所以对他的此说法,大家认为可信度是非常高的但在民国之时,故官博物院为调查此事遍访当事人。有位姓白的宫女,当时正服侍慈禧太后,她回忆说,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七月二十日夜间,慈禧太后召见珍妃,对珍妃说:“现今大清江山已失大半,都是因为你所致。我只有处死你,才能向祖先有个交代。”珍妃心中不平,但也无可奈何,只是悲愤地说道:“随便办好了。”
慈禧在夜间便投珍妃于井中另一位叫唐冠卿的太监则回忆说,自己就在太后宫外伺候。夜里,珍妃被召入太后宫中,先听见珍妃向慈禧请安问候之声,继而听慈禧说道:“义和拳捣乱,洋人进京,怎么办呢?”在一阵细声低语之后,慈禧又大声说:“我们娘儿们跳井吧!”珍妃哭诉,称自己未犯可至死之罪,慈禧说:“不管有无罪名,难道留下我们遭洋人毒手吗?你先下去,我也下去!”珍妃又哭求,慈禧不听,命太监二总管崔玉贵将珍妃领出,扔入井内,白氏宫女和太监唐冠卿虽然都是当时之人,但所叙述的却不尽相同,很难让人判断谁真谁假,抑或两者都假。宫女和太监所述都与八国联军入京可能损及珍妃名节清白有关,虽不足信,但珍妃死于慈禧之手则是毋庸置疑的。
小编觉得,珍妃年纪轻轻就丢失生命,实在可惜。而慈禧,作为掌权人,没有格局、没有气度,反而利用手中的权力作恶多端,甚至后来的百年耻辱与她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种行为令人不齿,遗臭万年更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