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时候没有普通话上朝的官员说话别人能听得懂吗?

在现代中普通话的普及程度已经非常的广泛了,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不管是相隔几千里都能进行交流,但在古代的时候没有普通话人们都是怎么交流的呢?

说到远古语言的起源,大致是起源于渭河、黄河流域。《山海经》记载,黄帝生于「玉山西,三百里」的轩辕之丘,据考证玉山乃是祁连山乌鞘岭,所以炎帝、黄帝所说的语言当中应是有我国汉藏语系的羌语的发音。例如「夏」在古羌语中是伟大、强悍的意思,「轩辕」是「大而且圆的高台」,如今中原官话中仍然将高出平原的台地叫塬。

华、夏两部落逐渐融合,并逐步东征过程中吸收被征服各地方言,形成了黄河流域特有的北方话基础,经过几代的融合与发展,在周朝时语言达到成熟阶段。夏、商、周三代,首都和主要活动区域都在洛阳或在洛阳周边地区,我们将那时的唯一标准语音叫做「洛阳读书音」。《诗经》就是由东周人按洛阳读书音写成。

它并非古代的洛阳口语,更不是今天的洛阳方言,而是洛阳太学里教学采用的标准读书音。周朝800年,将《周礼》及洛阳读书音传播到全国。周人分封诸侯到全国,最多时诸侯达到800有余。除了长子继承诸侯王位,其余后代逐渐成为百姓,这种继承和传播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洛阳读书音在全国的传播。

秦朝在优化周朝的文字以后,统一全国各个诸侯国的文字,同时强制推行了语言、度量衡,甚至车轴距等等。秦要求各种符合秦国规定,废除其他诸侯国标准,古代文言的基本语法已经成型。后来直到宋朝,都延续了洛阳读书音作为标准语,为官者须会讲。秦、隋、唐征服蜀国导致洛阳读书音也迅速传播到了西南地区。

武则天时期,依靠告密当官的侯思止读书很少。一次在朝堂上说到「猪」时,他没有说「洛语」的「dyo(雕)」,而是按首都长安音读成了「jyu(诛)」,被人当场耻笑了一番,武则天听说后也忍俊不禁。在古代上层社会的正规交际场合,如果不说洛阳音或不标准,都会被耻笑,这在讲究身份、门第的古代是不可忽视的。

各个时期的通语都是以某种通行范围比较广泛的方言为基础的,这个方言流行的区域通常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带。

从先秦的“雅言”,秦汉的“通语”到隋唐的“汉音”,其通语都是以现今河南洛阳、陕西关中地区一带的方言为基础的。在这之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东移,因此宋元的“正音”或“雅音”改为以现今河南北部至河北、北京一带的方言为基础。明初至明中期的“官话”是以现今南京一带的方言为基础的。明中期以后至后来的普通话则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方言为基础。

20世纪30年代以后,语言学家赵元任在划分汉语方言时,把具备一定共性的方言统称之为“官话方言”,并沿用至今。从此“官话”一词只用于指称“普通话”或“国语”的基础方言,而跟“通语”的含义分道扬镳。

元明清以来,北京就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这种南京口音的“普通话”,不过当时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那时候的普通话也称为“官话”,依然没有广泛推广。

武林外传的“同福客栈”里可谓汇聚全国方言,形象地还原了古人语言不通如何交流滴:佟掌柜的陕西话、老白与李大嘴的东北话、郭芙蓉的闽南话、祝无双的上海话、燕小六的天津话、邢捕头的山东话、小米的河南话,以及吕秀才的上海话&英语....../

而现代意义上的普通话,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的。他在192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并且注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

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为“官话”就不那么合适了,于是那时候的普通话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国语。不过“国语”这个名称当时争议很大,包括瞿秋白在内的很多人都反对过。

清初以满语为国语,随后汉语官话就成为了国语。由于迁都的原因,南京官话的腔调染上了北京音和北方话的腔调,生成了「北方官话」,主要通行于北京及周边的民间,地位远不如南京官话。到了民国,最初预定为官方语言的国音是南京话和北京话的结合,成为一个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普通话,不过后来改为以北京话为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