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有的叫‘帝’而有的叫‘宗’呢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古代的皇帝除了自已原有的名字之外还有很多的号,谥号、庙号,在最初的时候庙号还是并不存在的,只是因为谥号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难记才有了庙号的说法,那这两种=号有什么不同呢?

从西周开始,人们就有了起谥号的制度。谥号的作用,是给统治者的一生行为盖棺论定,也就是对这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总结,有好有坏。

因为谥号的作用,秦朝统一六国,秦始皇高冷地说了一句:我们不要这破玩意——所以秦始皇和秦二世是没有谥号的。

到了刘邦建立汉朝,也高冷地说了一句:我才不学秦始皇呢——于是又恢复了谥号的制度。从那时候起,皇帝们又开始有谥号了。

汉代恢复了谥号,但慢慢变了味,再差的王也可以得美谥。综观西汉一朝,就没有被冠上恶谥的皇帝,诸侯得恶谥的倒不少,比如谋反的淮南王刘长,全称为“淮南厉王”。这当然是诸侯王的权威不够,无法阻止中央对自己褒贬的缘故。

一般来说,君王谥号是用来评判一位君主的生平或者功绩,基本上登上过大位的人,都会有,当然,也有追封的少数人。

谥号的定性,需要在君王死去之后,这是一个总结性的东西,其中有褒有贬,褒者如“惠”、“文”、“高”,贬者如“炀”、“荒”、“厉”,如果有人在皇帝生前给他取谥号,那是咒皇帝驾崩,这是找死的行为。

到了唐朝,大家总觉得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总结实在说不完皇上的丰功伟绩。于是,谥号的字越来越多,比如李世民的谥号就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赵匡胤的谥号就“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最丧心病狂的应该是努尔哈赤的谥号,“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由于谥号字多不好说也记不住,为了方便,接着发明了庙号。

一般来说,庙号要比谥号尊贵,不是每个皇帝都可以有的,如汉朝二十余帝,拥有庙号的,只有四位:高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

庙号是皇帝家族供奉于太庙时,对先人的称呼。但是,庙号不是每个皇帝都有的。在汉朝时,没有真正的丰功伟绩,是没有资格享有庙号的。刘邦的“高”字是谥号,明明要叫汉高帝,或者用庙号叫汉太祖。

到了后来,皇帝们为了尊敬先人,不再过于计较是否有功绩了,所以皇上们都有了庙号。而庙号里的字,也是有褒贬的不同含义的。

南北朝后,对皇帝的追捧比较多,庙号就开始泛滥了,也没有几个人去管它是否严谨,而皇帝本人,当然都挺享受这种感觉。

我们看唐,除了末代的唐哀帝不受待见,其他那是清一色的庙号,唐初的太宗、高宗、睿宗,唐末的懿宗、僖宗、昭宗。

宋明清除了溥仪成为老百姓,其他也都拥有庙号,当然,这么干下来,庙号的含金量自然就没那么重了。这种吹捧,除了庙号之外,谥号上也有体现。

刚开始来说,谥号都是一个字,多的两个字吧,如汉光武帝,但是到了后期,这个谥号是越变越长,极尽吹捧之能事,诸如清高宗乾隆,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在皇帝死了之后,会在供奉的庙堂里的牌位上写上一定的顺序号码,称之为庙号,就像是在班级里的座次表,也像是等级表。如果是开创国家的皇帝,大家就称他为某某祖,如果这位皇帝是如果是保持了前人创立下的成就和业绩的话,就称之为宗。就像清代的那十二个皇帝里,有三个是被大家称为祖,努尔哈赤为太祖,开创了东北一带,打下了良好的根基,顺治则为世祖,带清兵攻入山海关,攻打占领了中部平原;康熙皇帝谥号为圣祖,收复了台湾一带,平息了蒙古的动乱,在开拓国家疆土的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还有一种讲法就是武皇帝太祖,章皇帝世祖和仁皇帝圣祖,这种某某帝加某某祖,是包含了庙号还有谥号,有大家对这位皇帝一生的评价,也有在宗庙里的排位。

一般我们说起明清的皇帝,也喜欢以其年号呼之,如嘉靖帝、崇祯帝、雍正帝、道光帝等,这都是一种称呼习惯,不过不管怎么谥,用什么庙号,最终,他们都是肉体凡胎,也都化为尘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