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纥人和安禄山同为胡人 为什么在安史之乱时帮助唐朝攻打安禄山?
回纥人在“安史之乱”时并没有帮助安禄山攻打唐朝,按理说回纥人和安禄山同为胡人,两者之间应该更为亲近才是,为何回纥人不帮助安禄山,反而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呢?
此事还得从唐玄宗说起,李隆基在位晚期倦怠政事,任用奸佞,致使国家统治危机四伏。755年11月,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举兵造反,率15万精兵南下,迅速占领洛阳、长安等地,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唐肃宗奔向灵武,即位称帝,可以说唐朝面临开国以来最严重的挑战,统治岌岌可危。
此时的唐肃宗很想迅速收复长安,但面对安禄山麾下的精兵猛将,唐朝手中没有多少战斗力极强的军队,根本不是对手,于是他想起郭子仪的提议,向回纥借兵!回纥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游牧民族,与唐朝关系颇为融洽,于是接受唐朝的请求,不过这是有代价的!根据史书记载,唐肃宗开出的条件是“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757年9月27日,唐朝、回纥15万大军与安史叛军10万人,在长安附近激战,最终大破叛军,第二天唐军收复长安。此时回纥的叶护想要履行约定,但唐朝广平王(也就是后来的唐代宗)担心激起民愤,无法收复洛阳,于是下马跪求,收复洛阳后,在履行约定。叶护答应了广平王的建议,长安百姓躲过一劫。
同年10月15日,唐朝、回纥大军在洛阳附近再度击溃叛军,成功收复洛阳,史书记载,“回纥纵兵大掠”,记载越简单,情景恐怕越悲惨。与此同时,为报答回纥的“恩情”,唐肃宗还将自己的女儿宁国公主嫁给回纥可汗为妻。这在和亲历史上也是第一遭,将真公主,也就是皇帝的女儿嫁给外族首领。
悲剧远没有结束,之后史思明举兵再叛,攻克洛阳等地,唐军屡战不克,难以收复洛阳,此时即位唐代宗,也就是之前的广平王,想起了回纥,于是再度借兵。762年,在回纥军队的帮助下,唐军收复洛阳。这座东都再度遭到劫难,据史书记载,“回纥入东京,肆行杀掠,死者万计,火累旬不灭。”
更让人心痛的是,唐朝的军队也加入这场胜利的狂欢之中,“所过掳掠,三月乃已,比屋荡尽,士民皆衣纸”。同时唐朝人物的列传里,也对当时洛阳的惨状进行过描述,“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至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胜利过后,洛阳附近千里,几乎成为人间地狱。
除了利益的驱使,回纥帮助唐朝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战略上的考量。唐朝自身并不产军马,回纥一直以来都是唐朝军马的主要供货商之一。如果,回纥帮助唐朝平定了叛乱,唐朝必然对回纥心存感激,回纥也可借机高价卖马,谋求暴利。
再者,帮助唐朝的同时,也是在遏制吐蕃的扩张。因为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将驻守河西走廊与河湟谷底的唐军回迁平叛,西部防御变得空虚。吐蕃政权则迅速抓住这个机遇,向北向东进军,攻占河西走廊、河湟谷地,使其领土同回纥接壤。回纥与吐蕃本就是世仇,唐朝势力衰退后,无力控制河西一带,吐蕃可以肆无忌惮的对回纥发动攻击。
目前唐朝只是因为内乱而被迫将势力内收,一旦唐朝平定了叛乱,必定会全力对付吐蕃,这样也就会减少吐蕃对于回纥的压力。反正,如果李唐政权崩溃,无力西顾,那么吐蕃就可全力攻击回纥,这恐怕不是回纥可汗所希望面对的局面。
因此,可以说在现实利益与长远战略的驱动下,加之回纥与大唐世代积累下的“战斗情谊”,最终促使着回纥政权在安史之乱中,选择了站在唐朝一侧,而不是选择趁火打劫,背后插刀。
只不过每每看到唐肃宗的那句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无不令人发指!更让人想起张养浩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王朝无论兴亡,为啥受苦的总是无辜百姓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 水浒:鲁智深大闹瓦罐寺 为什么瓦罐寺的僧人和妇女全都自杀了?
- 日本浪人和日本武士之间有什么区别?他们又为什么会大批量的涌入中国?
- 二战时老外怎么区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
- 朱温的故事:在仇人和棋子面前装亲近的皇帝
- 他是希特勒帐下的三大名将之一,却获得德国人和盟军的双向点赞
-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那为什么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之久?
- 安史之乱爆发竟是因为杨贵妃与安禄山私通?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 安禄山与杨贵妃有什么关系?后来的安史之乱和杨贵妃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 朱棣造反成功为什么要将后宫妃子全部斩杀干净呢?朱允炆的家人和亲信怎么样了?
- 安禄山和杨贵妃是什么关系?安禄山墓被打开后墓中为什么有英文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