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岳飞背后所刺的四个大字并不是精忠报国而是尽忠报国 那为什么会被传成精忠报国呢?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名将,同时也是人们心中的民族英雄,对岳飞了解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岳母刺字’在背后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但是对于这样的一件大事,在历史上却没有详细的记载,甚至可以说这件事根本无处可查,没有依据。

不管是在宋人的笔记,还是在野史中都没有相应的记载,就连岳飞的孙子所著的书籍也没有记载。

这难免会让人感到怀疑,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件大事,应该被详细的记载才对,但是却少有出现。我们所知道的“岳母刺字”最早是元人所编著的《宋史本传》,在这本书中说道,“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岳飞背上有四个大字是无疑的,但是这个记载并没有说这四个字是处于岳母之手。虽然岳飞背上刺字是真实的,但是在少有的记载中,这四个字都是“尽忠报国”,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精忠报国”。

宋朝时期金国不断的入侵,抵抗金国维护边疆的安定,成了极为紧要的事,岳飞就是这个时候出来的人。据说岳飞出生时大禽若鹄,在室上飞鸣,所以家里人给他起名为飞,岳飞这个人有气节,小时候不喜欢多说话,常常将时间花在读书上,读的多为兵书,天生力气很大,不到20岁时就能用300斤的大弓,射箭技术很高,左右开弓也不在话下。

为国家效力后,中间也经历了许多的坎坷,幸好没被局势淹没的才能,与金国交战时大量好几场胜仗。当时与岳飞走相反路线的是秦桧,一个大奸臣,秦桧在一次被金国俘虏后,叛变投靠了金国,潜藏在南宋屡次劝宋皇以和平的方式发展和金国的关系,甚至在岳飞攻打金国紧要的关头,让皇帝紧急将岳飞召回,从而失去了作战的有利时机。岳飞蒙冤被杀也是秦桧在背后动的手脚,幸亏后来的皇帝为岳飞平反,让一个忠良之人,洗刷掉了冤屈。

1343年,元朝丞相脱脱奉命主编《宋史》《辽史》和《金史》。脱脱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将规模庞大、共计496卷的《宋史》编撰完毕。其中,在《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卷》中,单独为岳飞立传。

《岳飞传》中第一次提及岳飞背后刺有文字:“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无独有偶,在《列传第一百三十九卷》的《何铸传》中,也有类似表述:“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刺在岳飞后背上的大字,是“尽忠报国”,而不是“精忠报国”。同时,《宋史》里也没有提及,“尽忠报国”四个字是谁刺上去的。岳母刺字,这个事情看起来也是不真实的,岳飞的母亲做为一个平凡的女子,怎么可能会刻字。

清朝雍正9年,小说家钱彩所撰写的长篇通俗小说《说岳全传》刊行,全书共20卷80回。这部小说在元、明以来有关岳飞的民间说唱和戏曲、小说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艺术构造,展现了以岳飞为中心,包括牛皋、高宠、张宪岳云、岳雷、杨再兴等在内的抗金将领。《说岳全传》问世以来,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喜爱,流传甚广。

在《说岳全传》第22回《结义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训子》中,作者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岳母刺字”情节:

安人(岳母)取笔,先在岳飞背上正脊之中写了“精忠报国”四字,然后将绣花计拿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只见岳飞的肉一耸。安人道:“我儿痛么?”岳飞道:“母亲刺也不曾刺,怎么问孩儿痛不痛?”安人流泪道:“我儿!你恐怕做娘的手软,故说不痛。”就咬着牙根而刺。刺完,将醋墨涂上了,便永远不褪色的了。

我们可以发现,在这里不但出现了“岳母刺字”情节,所刺四个大字也从“尽忠报国”变成了“精忠报国”。

奇怪的是,也就在这一回中,岳母刺字后,岳飞奉旨出征,临行前岳母赐酒,又叮嘱岳飞:“我儿!做娘的今日吃你这杯酒,但愿你此去为国家出力,休恋家乡。得你尽忠报国,名垂青史,吾愿足矣。切记切记!不可有忘!”

“精忠报国”又变回了“尽忠报国”。

纹身刺字可以说是一门比较专业的技术,需要严格的程序以及技巧,并不是一般人就可以进行的,所以岳飞背上的这四个字并不是岳母刺上去的。那么岳飞背上的字为何人所刺呢?在一些资料中国,说是请的工匠,有些资料说为张宪所刺,但是究竟是何人刺上去的,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为什么明明是“尽忠报国”,后来被我们熟知的时候就成为“精忠报国”?其实这也是有历史根源的。“精忠”二字出自于宋高宗赵构,宋高宗曾经因为岳飞有功,所以赐给了岳飞一张“精忠岳飞”的大旗,也成为了岳飞的战旗,后来精忠也就成为了岳飞的代名词,于是人们就将“精忠岳飞”和“尽忠报国”,合称为了“精忠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