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洪秀全的儿子被抓后一个15岁的少年为什么会被凌迟处死?

清朝时期兴起了一场巨大的农民起义号称太平天国,虽说太平天国成立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却做了不少的事情,一八六四年七月十九日,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被曾国藩率领的清军一举攻陷,太平天国也宣告彻底失败了。

湘军攻占天京后,洪秀全的儿子、年仅十五岁的“幼天王”洪天贵福在忠王李秀成和尊王刘庆汉的保护下逃离天京,但是在化妆出城时被清军识破。危难之际,李秀成将自己的战马让给洪天贵福,并命令刘庆汉无论如何也要确保洪天贵福的安全,刘庆汉带着为数不多的亲兵拼死一搏,终于将洪天贵福救出天京。

作为洪秀全的法定继承人、太平天国的储君,按理说洪天贵福应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才对,可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据后来洪天贵福被清军俘虏后供述:自己自幼便没有受过系统的启蒙教育,其启蒙老师居然是自己的姐姐……而且,所能读到的书籍也都是洪秀全自己“编纂”的那些“天书”,传统的经史子集、诸子百家一概被父亲定为了“妖书”,不允许洪天贵福学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洪天贵福虽然贵为太平天国的储君,实际上却如同“半文盲”一般。

说洪天贵福不识字,那也言过其实了。但是,说实话,他的文化水平着实不怎么样!下面列举一首洪天贵福所作的“诗”,供大家“赏鉴”:“老爷见识高,世世辅清朝。文臣兼武将,英雄盖世豪。跟到长毛心难开,东飞西跑多险危。如今跟哥归家日,回去读书考秀才。”如果告诉诸位这是一位小学生所写,想必诸位不会太过意外吧?就这样一个“半文盲”,在洪秀全去世之后,成为了太平天国的“大当家”——幼天王!

湘军攻破南京城之后,洪天贵福被迫四处逃窜,最后走投无路、被清军俘虏。可这位幼天王非但没觉得自己死期将至,更加没有什么“节气”可言,反而摇尾乞怜,甚至写出了前面所说的那首诗,想“读书考秀才”。最可笑的是,洪天贵福居然把负责看押自己的小吏当成了救命稻草,不惜自降身价,称那位微末小吏为“哥”,极尽巴结讨好之能事。作为“皇帝”,这简直不能用幼稚二字来形容了……

正在洪天贵福想要“读书考秀才”时,他那位微末小吏“哥”并没有“搭救”他,反倒是利用洪天贵福对自己的信用套出了不少“口供”。最终,年仅十五岁的洪天贵福被清军押上了法场,处以凌迟之刑、千刀万剐!

同年十一月十八日,这是“幼天王”洪天贵福生命中最后一天。这天早上,洪天贵福被清军押上牛车,全身赤裸,四肢皆被捆绑,且四肢被用长钉钉在牛车木架之上。到了刑场后,押解官兵将其交给刽子手,按照惯例,刽子手将凌迟时使用的刀具向围观的人群展示,而此时的洪天贵福早已经吓得开始胡言乱语、嚎啕大哭,祈求哀嚎声不断,让人心碎!

刽子手先从洪天贵福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并将肉抛向空中,名为“祭天肉”,随后的行刑时间由两名刽子手从早晨持续到旁晚,期间还按“行规”给奄奄一息、尚未断气的洪天贵福喂了米粥。整个行刑过程中一共割了一千零三刀才断气,割下的肉块被围观的人群买走,尸骨则被弃尸荒野,场面极其残忍!

天京城破后,太平天国已经到了土崩瓦解的地步,而这种烂摊子又怎是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甚至连书都没有读过多少的、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可以力挽狂澜的?那么为什么必须要将他凌迟处死呢?

首先历代刑罚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以其残忍性来威慑百姓,让他们不敢再犯(当然以行罚为乐的皇帝在此列),作为最残酷的凌迟处死,它所能起到的威慑力自然也是最大的。为了震慑以后的人,维护清廷的统治,所以洪天贵福必须处于极刑。

第二,虽然天王已死,天京被陷,太平天国名义上是灭亡了,但当时还有很多散落在各地的太平军残部,一直都在抵抗清廷。其中势力比较大的有闽南的侍王李世贤、贵州的李文彩部以及北方捻军的残部(由于捻军首领张洛行接受了洪秀全的册封,所以捻军名义上也是归属于太平天国的)。

洪天贵福虽然只有十五岁,但他依旧是太平天国的幼天王,是南方太平军和北方捻军名义上的首领,就比如南明时期的朱三太子一样,是一面抗清的旗帜。只要这面旗帜还在,就有可能令到那些想要反清复明或者重兴太平天国的人热血沸腾,进而再度起义。

所以即使洪天贵福才十五岁,即使他已深情款款地表白了自己的归顺之心,可清廷依旧不能放过他。正如江西巡抚沈葆桢所说:“洪天贵福黄口小儿,无足介意,惟洪秀全窃号十有余岁,流毒十有余省,遗孽犹在,则神奸巨憝倚其名号,足以挥召群凶”。

公元1864年11月18日,距离他十六岁生日只有五天的洪天贵福,被押往菜市场凌迟处死,传说被割了一千多刀,情况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