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退位后做了三年太上皇 在这三年中乾隆都在做什么事情?
清朝时期乾隆皇帝是最为长寿的皇帝,乾隆想早就想传位了,但直到年满六十年的时候才把位置传给嘉庆,在传位之后乾隆还做了三年的太上皇,那这三年中他都在做什么呢?
嘉庆是一个生不逢时的皇帝,在世界进程范围来看,清朝前几位皇帝都是丰功伟绩,但是可惜的是当时的世界中心已经转变为西方国家,最后这几位皇帝时候,清朝一种向下,而西方国家的发展却是如日中天,迅速的向外扩张。而清朝的皇帝却很难像彼得大帝那样入下架子,以学习的态度与西方接触。
最后的这几位皇帝都没有什么作为,这或许不是他们的问题,更多的时代的悲剧。乾隆在位60年,退位为太上皇,但是这三年,他却是不在其位,但依旧谋其政,这让嘉庆的滋味非常不好受,这中间还夹着一个眼里除了太上皇谁都没有的和珅,嘉庆这皇帝那就是一个夹板皇帝。
嘉庆继位后,乾隆却并不放权利,依然贪恋君临天下的权势,对外宣传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很天都勤勉不倦地处理政事,把握着大清朝的一切军政大权,用人问题、重要措施都需要由他来决定。
乾隆虽然已经是太上皇了,但是依然为自己保留了极大的权利。凡官员的任免、军务布置、政治举措、山河建设、赋税征收减免等关乎大局的事物,无一不经手。虽然体力大不如前,视力也明显下降,乾隆依然每天在养心殿认真地批改奏折,处理军国大事。而嘉庆只能批答一些无关紧要的题本。嘉庆在这几年是一个傀儡皇帝,没有实权,说到底,乾隆只是为了成全他“十全老人”的好名声罢了。
乾隆是禅位不交权,直到临死前,都把大权握在手心,大事他说了算,琐碎小事他就不操心了,嗣皇帝嘉庆只能“敬聆训诲,随同学习。”毕沅就曾经因为在奏章上把嘉庆帝放在乾隆上皇前头,挨了训斥。朝鲜的进贺使李秉模向他们的国王报告说:太上皇身体棒棒哒,新皇帝仁孝诚勤,陪着太上皇玩,太上皇高兴他就高兴,太上皇笑了他也笑。
乾隆太上皇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大宴小宴不断,翻阅《太上皇帝起居注》就可以发现,自从禅位后,游宴成瘾,几乎没几天就有一宴,甚至一日数宴。他自己玩还不行,嗣皇帝还得恭陪,放下糜烂的国事不顾,陪着他大宴小宴。
还是李秉模记载的,嘉庆二年除夕到正月十九的:三十日,设年终宴于保和殿。正月初一御太和殿。初六幸圆明园。初十日圆明园。十一日入蒙古大幕,宴讫,乘轿还内,皇帝跟后步还。十四日,设灯戏于山高水长,以风太大中止。十五日先设放生戏,又赐宴正大光明,又设灯戏于山高水长。十九日,圆明园,宴毕后,太上皇帝入内······
这是李秉模做为朝鲜使臣参与邀请的游宴,都如此稠密,那不请外国使者参加的宴会更不知道有多少,嘉庆皇帝苦逼的生涯就是在侍坐如仪中渡过的。
跟归政前对比,嘉庆分担了乾隆大量礼仪行的活动,自然多出了很多空余时间。乾隆常常回忆过去的事情,比如:他如何一字不落地在雍正面前背诵经书,祖父康熙如何夸奖他。也畅想未来,他盼望自己能再活二十年,能长命百岁,盼望玄孙早日生日,抱上来孙。这些内容皆录在《清高宗御制诗余集》里。如:仰望如霄上,俯临欣目前。一身亲七代,百岁待旬年。愿谓无者勉,喜瞻来者连。自谓不知足,又愿庶应然。——《八月初九作》
还有就是忙活着杀人,为什么要杀人呢,因为当时的大清朝开始走下坡路了,民不聊生,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那就要起义,当是最著名的最凶悍的起义军是白莲教起义和苗族起义,虽然乾隆让位,但他是太上皇,最高权利都在他手里,所以他要指挥部署各地官员镇压起义军,用时一年之久才平息骚乱,杀了不少起义军,当然清军也损失惨重,甚至还出现了把一百多名起义军首领的人头砍下来挂在城门楼子上,乾隆这老头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狠。
每个皇帝对身后事特别关心,乾隆也不例外。归政之后,乾隆派人把已经修好的陵寝进行再次修葺。同时,安排葬礼,他吩咐只需要按照历代帝王的惯例,以日换月,不需要行三年的丧期。
嘉庆三年后,乾隆的身体越来越差,不得不把权利还给隆庆,四年春,寿终正寝。总而言之,乾隆当太上皇的日子,依然掌管朝政,但又多了一分清闲。乾隆晚期,国家各种弊病已经慢慢显现,可是,陷入骄傲自满的乾隆没有看到。中国错失世界良机,乾隆多多少少要负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