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清朝吴三桂拥有天下最骁勇善战的兵将 可是最后为什么输给了年轻的康熙?

清朝时期康熙被称之为千古一帝,平三藩,收复台湾,他一生中的政绩是不容忽视的,但在当初平定三藩的时候吴三桂的实力并不弱,那为什么康熙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呢?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吴三桂这个人,他原先是明朝末年山海关的守将,长期驻扎山海关与满清对峙。但是闯王李自成攻克北平,逼死崇祯,强占吴三桂之妻高圆圆,就有吴三桂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于是吴三桂联手满清的多尔衮绞杀李自成,后来李自成也被逼自杀了。吴三桂后来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沦为满清的走狗,把明朝的南明小皇帝在缅甸被逼自杀,所以他在汉人的心中是个大大的汉奸,不得汉人的拥戴。

吴三桂反清时,正是康熙当政,当时天下太平已久,谁都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哪个吃饱没事提着脑袋去造反。

简单来说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康熙的帝王之术

康熙早料到吴三桂要反,所以提前好几年作了打战的准备,同时采取一些安抚措施,让吴三桂掉以轻心,所以,一开始,吴三桂就低估了康熙的帝王权谋。而且,我认为他错失了推翻清朝的最好时机,如果他能在康熙刚亲政或者正在除鳌拜的时候动手,很有可能会赢。

第二:吴三桂不得人心

在汉人眼中,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卖国贼,而且,是吴三桂灭了明朝最后的南明小朝廷,彻底惹怒了天下汉人。因而,当他起兵造反时,得不到百姓的拥护,同时,清朝入关后采取了一系列安抚百姓的措施,使得汉人更愿意拥护清朝。

第三:康熙的战术战略

当时康熙面临的情况确实非常紧急,但是康熙知人善任(打破常规,大胆起用汉将),选将得当(任用图海、安亲王岳东等),战略正确(先暂时停撤二藩,恩威并重,并选用将领分五路进攻),且八旗劲旅久经沙场,所以吴三桂败了。

第四:天命所归

此时吴三桂已经六十岁了,早已经没有年轻时候的勇气和激情,此时的吴三桂只想着和康熙分庭抗礼。吴三桂这一行为给了康熙机会,康熙趁机整合江南和华北地区的军政财力,平定了各路叛军,大大的削弱了吴三桂的实力。

吴三桂一开始势如破竹,但过早把底牌用出,锐气大减。但清朝到了吴三桂打到长江边,才真正集结了最精锐的军力,可以说是以逸待劳。后来老人家在解放战争前期主动撤退防守,再实现战略反攻和全面反攻,就是深谙不能把底牌一开始就亮出来的道理。

吴三桂如果在末年不称帝,打悲情牌,退守云贵,继续以“反清复明”为己任,能收获各地反清力量的支持,并得到休养,再坚持几年问题不大,实在不行还可以带着部队流窜到缅甸一带,因为那时候吴三桂还是有一定力量,到缅甸可能是他收拾缅王,而不是像永历一样被缅王收拾。但他一称帝,最后的遮羞布就全没了。又兵败,又失人心,又垂垂老矣,不土崩瓦解,才怪。

总而言之,作为政治投机客,吴三桂本质上是一个不太受欢迎的野心家。这种人,普遍有一种权臣病,所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