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的一些士兵为什么宁愿饿死也不肯吃小米?这是什么原因?
在古代的时候经常会缺兵少粮,人在饿极了的时候什么能吃的不能吃的都会拿来果腹可为什么宋军中的江浙、福建人,宁肯饿死也不吃小米呢?这不是很奇怪吗?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十六》记载:”是时,黾山沿路有金人遗弃粟米山积,独成闵之众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因此日有死者不下二三百人。”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当时金军侵犯黾山后撤退,沿路遗弃大量的粟米(小米又叫稷、粟),这些粟米长得像草一样,而成闵的军人多来自福建浙江,没吃过粟米,因此每天死亡的人不下两三百人。
看记载第一感觉是这些闽浙南宋军人是因为吃不惯粟米而被活活饿死的,不过人在饥饿的情况下不可能有东西吃却不吃,看看我朝近代大饥荒年代甚至连树皮、野菜、观音土都吃,何况粟米当时是北方主粮呢?后翻阅《宋史·成闵传》可猜测一二,里面有这样的描述“十一月,诏回援淮西。闵喜于得归,冒雨兼程趋建康,士卒多道死”。成闵为了早日回朝,冒雨兼程赶回建康,大雨淋湿粟米,本身吃不惯的士兵吃到泡水霉变的粟米更是难以下咽,这种情况下多半发生了传染病,一日死两三百人恰是最好的解释。那为什么这些士兵宁愿饿死也不吃小米呢?
南宋人生活条件一直很好,平日里最差也就吃白米,从没见过小米和麦饭,认为那是牲口才吃的东西
原本宋军中颇有一些北方人的,是随着朝廷南迁而来。然而自从宋金签订了绍兴和约以后,南宋便相继遣返了北方籍贯的百姓和士兵,根据和约,亦不许逃难而来的江北百姓投奔南宋。故而,在绍兴末年的时候,南宋军队中的士兵,基本全都是南方人。南北之隔阂已经非常深,北方之小米和麦子,对南方吃白米的军民来说,颇有些“难以入口”。他们平日里不吃麦饭,认为麦饭是贫民才吃的东西。而小米比麦饭还不如,就和吃糠一样。
需知,吃小米一直是清苦的象征,所谓“小米加步枪”,就是用来形容条件艰苦,态度乐观的。宋军士兵宁肯饿死,也不吃“那玩意儿”,是其习气使然。
宋军的骄堕习气:朝游暮宴,奉养奢侈,不可尽述
南宋士兵,自绍兴讲和以来,风气非常差。《宋史》上说,“自讲和以来,将士骄惰,兵不阅习,敌未至则望风逃遁,敌既退则谩列战功,不惟佚罚,且或受赏”。又说,“二十年间,享其富贵尊荣……黄金白璧,歌童舞女,充其私室。朝游暮宴,其奉养奢侈,有非言之所能尽者。孰肯披甲胄,执锋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哉?”一天到晚歌舞升平,朝游暮宴,酒足饭饱,不可尽述,这是南宋朝廷内部自己都有的认识,觉得这样的将士若是上战场,是不行的。果不其然,即便是打了一次胜仗,到头来居然守着粟米饿死。这就好比你喂一条小狗,天天给他吃香的喝辣的,忽然有一天给它个干馍,它就不吃。但饿久了,它什么都吃。
都知道小米产于北方,所以北方人应该是喜欢吃小米的,而南方人并没有见过小米,更不用说吃了,所以吃不习惯是最大的原因。再加上战争期间条件的艰苦天气的恶劣,小米不能得到很好的保存,使得原本就不习惯的南方人更加难以下咽了,淡而无味的粗糙的小米让南方人觉得如同嚼蜡。
然而这些士兵们长期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早已经失去了进取之心、雪耻之志,吃够了山珍海味的他们当然吃不下淡而无味的小米了,当然觉得这只不过是与”观音土“没什么两样的东西。在这种如此奢靡的生活环境中度日如年,怎能要求他们委屈自己吃自己厌恶的小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