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在历史中经济是十分发达的 那为什么世人还要把宋朝冠以弱宋的称号呢?
在宋朝时期国家的经济是非常繁荣的,当时不论是工业发展还是科技发展在历史中都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就是这么一个朝代为什么会被世人冠以弱宋的名号呢?
北宋在经济、社会、文化高度发达的同时,也是汉人政权中被北方游牧民族欺负得最惨的一个王朝。历史上,北宋因为其军事上的“弱”,频繁被北方少数民族欺压,先是辽国,后是西夏,最后干脆被金国给灭掉了,以至被后世的历史学家鄙视为“弱宋”。
北宋的“经济强、军事弱”似乎不合逻辑,按照传统观点,冷兵器时代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打的就是后勤。说白了打仗就是烧钱,自古均是如此,北宋经济这么发达,国家这么有钱,为什么军事上却这么“弱”呢?为什么会频繁被少数民族欺负、最后还亡于少数民族呢?这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不是吗?
对此,一直以来存在一种观点:北宋重文轻武,所以成为“弱宋”。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王朝中,明代也同样也是重文轻武。明代的武将地位极低,职级最高的武将也只能做到总兵官,地位尚在六部尚书之下,是以连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为了保证打仗时能有较好的后勤保障,都不得不和张居正这些文官搞好关系,甚至还不惜贿赂张居正,如戚继光就曾送给张居正两个美丽的“胡姬”。
另外,袁崇焕杀毛文龙,连请示都不用,直接宣布罪状,也没有对案件进行审理,宣布完罪状就立刻把毛文龙杀了,事后崇祯皇帝也没有因为这件事追究袁崇焕的责任,这侧面说明明代的武将地位不高,文官才可以肆意妄为。
然而,明代在对外战争中却硬气的很,期间虽有土木堡之辱,但总体在对抗外族上比北宋要强很多。且不说明朝初期朱元璋、朱棣征讨蒙古时的辉煌,也不说嘉靖时期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的佳绩,即便是到了明代末期,也有让历史学家们颇为得意的万历三大征。要知道万历可是有名的昏君,但人家对外打仗可是一点也不含糊,尤其是在朝鲜把小日本揍的鼻青脸肿。
如此看来,北宋之所以会成为众多历史学家鄙视的“弱宋”,重文轻武应该不是最主要的原因,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回顾那段历史的话,就会知道北宋在建国之初的处境其实非常困难,其困难比之于汉唐建国时期的处境,不知增加多少倍,可谓是先天不足。
以往的汉唐在建国之初,无论是匈奴还是突厥,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在长城以北(甚至长城以北都有很多地区被汉唐所控制),都没有突破到长城以南活动。换句话说,汉唐在建国之初,对长城以内的地区是有绝对控制权的,对长城以外也有部分控制权。
然而,北宋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在北宋建立之前的五代时期,石敬瑭就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等到北宋开国,其东北方向的地区,自山西大同到今天的北京一带,早都已经落入了辽国之手,且人家已在此地经略已久,把这些地方完全消化了。
当时,宋朝在西边尚有雁门关这一条天然的防线可守,然而东北边就几乎无险可守了,从保定到黄河北岸,地势平坦,没有阻塞。太行山以东几乎都是平原,辽国的骑兵从幽云地区南下,三天就可以到黄河边,一渡过黄河,就到了开封城下,因此北宋在建国初几乎是没有国防的。
鉴于此,赵匡胤也曾经考虑过定都洛阳,但他也有他的苦衷,在历经唐末及五代的战乱后,当时的洛阳可谓是一片废墟,长安则更甚之。加上汴渠毁坏,由扬州通过运河向洛阳运送物资,只能把物资运到开封,过了开封就得走陆路,这样会很艰难,浪费人力物力不说,效率也极低,当时国家百废待兴,需要朝廷轻徭薄赋,实在是不能再劳民伤财了。
与此同时,赵匡胤还是有理想的,他很想收回幽云十六州,这样他就必须养兵,要养兵就不能定都洛阳——因为长江流域的物资走水路只能运到开封,定都开封的话,北伐要方便的多。然而,既然定都在开封,受敌人的打击也容易的多。
另外,当时的辽国和西夏都是马和铁的最重要出产区,古代打仗怎么能缺少这两样战略物资呢?但当时这两样战略物资却在敌人之手,北宋根本没有就养马和炼铁的条件。
当时,北宋曾以白银茶叶向西夏换马,但人家西夏也不傻,自然不会给你上等的好马。马换来后,还得分散到农村饲养,一户养一匹或几匹,但由于汉人不善养马,也没有上等的草料,加上换来的马本就不是上等的良马,所以过几年养出的马就羸弱的很,用这样的马组成的骑兵,战斗力又能好到哪里去?又怎么对付辽金的铁骑?
王安石变法后期,越南李朝进攻我国广西地区,屠城邕州,宋廷派兵30万南下,多有死伤,与此同时,西夏蠢蠢欲动,极大消耗了宋朝变法改革所积累的实力,再加上官多,傜役繁重,民间负担不断,起义之事时有多生,先后爆发了四川成都,广南西路侬智高,水泊梁山,方腊等农民起义,为了镇压叛乱,大宋朝廷又得花财力人力物力去镇压,讨伐,安抚。招安后又得想方设法安置,供养,财政输出是个大问题,因此,宋这个朝代,能够生存空间太小,前朝留下的遗产远不及隋之于唐,失去先天性因素,对外没有先瞻性,开疆拓土本能不行,外有强敌声东击西,内有反贼四起,纵观宋三百年,几乎都在防御,巩固,治理,过多的精力被无限度的消耗怠尽,各方面都很难达到一个平衡点。
国家的发展,进入太平时期,汉人内斗十分严重,奸臣当道使得朝廷危机四伏。而两宋没能发展起来的同时,北方的主人再次更新,来得更加强悍。北宋靖康之耻后,汉人再度南迁,偏安一隅,以图收复故土,振兴中原。只可惜,宋金绍兴议和后,西夏不与宋接攘,交趾大理,吐蕃等宗蕃属国不敢惹事,失去了很多潜在危险,宋朝本应竞争北伐的,但因刚立稳脚跟,军力不足又错失时机,还有自宋理宗后,仕人早已“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皇帝也想做个偏安朝廷,不思上进,固土据守。再后来,一百年过去了,等来了更强大的蒙古,又复祖先海上之盟联金攻辽的覆辙,再次吃了联蒙灭金的亏。自此,南宋凭借着长江天俭,在蒙古铁骑的进攻下,硬是撑了几十年,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攻破临安,宋室南逃,1279年崖山海战的惨败,正式宣告宋的灭亡,中国由此进入了第一个被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