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王朗真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在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朗是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桥段:王朗与诸葛亮挑起舌战,被诸葛亮的言词所驳倒,一时气愤,自马背上摔死。这个桥段被称为“武乡侯骂死王朗”。在三国正史当中,王朗真的是被诸葛亮活活骂死的吗?
祁山,两军阵前。蜀汉大军旌旗蔽日,气势如虹。主帅诸葛亮居中而立,轻摇羽扇,冷笑着看着已逾古稀之龄的魏军王朗。只见那王朗苍颜皓首,一马当前,鼓动起三寸之舌,竟意图劝诸葛亮投降魏国。谁料诸葛亮听完王朗的一番言辞后,随即施展起当年舌战群儒的口才,不仅把王朗批得体无完肤,还顺便扒了王朗二度为臣毫无气节的黑历史。这番操作将王朗气得七窍生烟,当场死于马下,这正是《三国演义》中《武乡侯骂死王朗》的精彩故事。
《骂王朗》的故事虽然精彩,但这则故事的可信度如何呢?答案是几乎没有。
据《三国志》记载,蜀建兴六年春,也就是公元228年的春天,诸葛亮兵出祁山,北伐中原,与魏军短兵相接,《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收复姜维,骂死王朗,都是发生在这期间的事情。按理说,两国交战的大事,必将记录在史书上,可翻遍了《三国志》等记录这一时期的史书,却没有一本史料提及诸葛亮骂死王朗之事。
与此同时,《三国志·明帝纪》中却留下了同年4月,曹睿在洛阳对出征的将士们封赏的记录。这就是说,公元228年的4月,魏蜀之战便结束了。如果王朗真的如《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那么他应该在228年的春天已被诸葛亮骂死才合理。然而,《三国志·魏书》里却记录了王朗的去世时间是228年11月,此时蜀军已于街亭大败后退兵了。因此,王朗之死,绝不是因为诸葛亮的一顿痛骂。
那么,既然诸葛亮骂死王朗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罗贯中又为何要抹黑王朗是被骂死的呢?这是因为王朗是曹魏时期的重臣,一度高居司徒之位,封兰陵侯,而且他的孙女还找了个好夫婿,名叫司马昭,又生了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由此看来,王朗可谓是曹魏权贵阶层的代表人物。而《三国演义》的主旨是尊刘贬曹。王朗作为曹魏一方的代表人物,自然被牢牢地打上了反派的标签,成为了文学作品中黑化的人物。
那么,这位在《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在真实历史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尊师重孝
早年,王朗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任命为郎中。杨赐去世后,王朗弃官服丧。服丧期间,王朗拒绝了官府征召之命。按照古人的传统,父母去世,儿子应该服丧守孝。但杨赐是王朗的老师,而非父母,王朗本来可以不用服丧守孝,但他却执意服丧守孝,连错过出仕当官的机会也在所不惜,这体现了王朗的尊师重孝品质。
尽忠职守
为杨赐服丧守孝期满,徐州刺史陶谦举荐王朗为茂才,任徐州治中从事。这个时候,地方诸侯各自为政,基本上没人愿意向朝廷纳贡。但王朗却建议陶谦应该派人向汉献帝进贡,以表示对汉室的支持。陶谦听从了王朗的建议,命赵昱带奏章去长安。许久没有受到地方进贡的汉献帝接到奏章,自然是惊喜交加,立刻升陶谦为徐州牧、安东将军,任命王朗为会稽太守。
成为会稽太守后,王朗勤政爱民,颇得当地百姓爱戴。但好景不长,建安元年,孙策率军渡过浙江,准备攻打会稽郡。时任会稽郡功曹的虞翻劝王郎说:“孙策善于用兵,不如先躲避一下他的锐气。”王朗不听,发兵据守固陵,抵抗孙策,令孙策几次渡水作战都未能取胜。后来,孙策采纳了他的叔父孙静的计策,偷偷从查渎绕道王朗守军的后方,突袭高迁屯,王朗这才败下阵来,不得已之下才向孙策投降。守会稽,王朗虽败,却没有像豫章太守华歆那样直接投降,这一方面说明王朗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则说明,王朗是一位尽忠职守的人。
有情有义
孙策知道王朗投降是迫不得已,是假投降,故而也不给王朗好脸色看,更不会让王朗的生活过得舒坦。但即便生活再如何穷困潦倒、朝不保夕,王朗仍然不屈不饶,绝不向孙策低头。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王朗还想法设法去周济自己曾经的部下及其家小,很有情义。
王朗有义,还体现在保全刘阳的家人上。刘阳是名士,王朗少年时就与刘阳有交往。刘阳曾担任过莒县令,他认为,汉室渐衰,而曹操有雄才,必将乱汉,所以准备杀了曹操以绝祸根,但事情没有成功。
曹操称霸一方后,刘阳已经去世,于是就派人去搜捕刘阳的儿子。王朗见刘阳的儿子惊恐万分,走投无路,冒险将他藏匿在自己家里好几年。后来,王朗从孙策那里返回朝廷,又多次去向曹操求情,曹操这才答应不再追查刘阳的儿子,刘阳的家门这才得以保全。
勤政爱民
我们之前提到过,在任会稽太守时王朗就很爱民,颇得当地百姓的爱戴。不仅如此,在回到朝廷之后,王朗也做过许多爱民的举动。回到朝廷后,王朗曾一度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迁少府、奉常、大理,与钟繇共同执掌刑罚。王朗与钟繇都以治狱见称,但钟繇的执法严明,而王朗执法却讲求宽恕,罪疑从轻,与钟繇形成互补,颇受时人称赞。曹魏立国后,魏文帝曹丕迁任王朗为司空,进封乐平乡侯。魏明帝曹睿继位后,王朗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
魏文帝执政期间,王朗多次规劝曹丕应该勤政爱民。延康元年,曹丕刚继任魏王,王朗进言劝曹丕减轻刑狱,扶助幼弱,帮助人民休养生息。同时,针对曹丕喜欢外出游猎的问题,王朗也提出规劝,从而帮助曹丕改了半夜才回宫的毛病。魏明帝曹睿继位后,大量兴修宫室,又命王朗前去邺城视察文昭甄皇后的陵墓。途中,王朗见百姓生活困难,于是上疏劝谏曹睿缓建宫殿、勤俭节约、体恤民生、减轻徭役。
颇有见识
黄初二年,吴蜀夷陵之战爆发,曹魏阵营内有人认为,应该举兵支援东吴,并一举吞灭蜀汉。但王朗认为,一方面,当时经常下雨,不利于行军;另一方面,应该等待吴蜀两军相持不下时再出兵支持,并派持重的将领攻蜀军要害之处,如此才能一举而决。
王朗的这个看法,应该说是很有见识的。首先,东吴当时虽然向曹魏称臣,是曹魏的属藩,但实际上,东吴只是名义上向曹魏称臣,说白了是互相利用而已,并非真正臣服于曹魏。其次,战国时期,魏国派庞涓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孙膑主张应该先等到韩、魏打到精疲力竭时,齐国才可以出兵救援韩国。而王朗的这个主张,与孙膑主张的非常相似。
除此之外,王朗还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一生中校注了不少儒家经典著作。在此基础上,他的儿子王肃后来校注了《尚书》、《诗》、《论语》、《左传》等,在晋代被列为学官,史称“王学”,盛行一时。
总之,历史上真实的王朗,是一位能尊师重孝、有情有义、尽忠职守、勤政爱民、学识渊博、颇有见识的人,是一位“德实充塞于内,知谋纵横于外”的人,是“一代之伟人”,是“一时之俊伟”,而非是诸葛亮所谓的“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的人,更不是诸葛亮三言两语就能轻易骂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