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如何开创三国鼎立的蜀汉?刘备建立的蜀汉为什么不属于汉朝呢?三国中刘备最深得民心 为什么蜀汉政权却是最先灭亡?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烽火连天。群雄四起,前有“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后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出身草根、织席贩履之辈的刘备为什么能够成就三国鼎立的蜀汉霸业呢?最终要的原因就是拥有王者的慧眼!刘备以“火眼金睛”般高超的识人智慧,发现人才并大胆用人,招来贤臣良将辅佐自己,终成一方霸主,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桃园结义,千古佳话桃园结义在中国是千古流传的佳话,让我们憧憬对天盟誓、意气相投、患难与共的兄弟情义。也彰显了年轻的刘备非凡的识人能力,关羽、张飞都为刘备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成为名留千古的名将。刘备的识人能力不仅仅是识得关羽、张飞是英雄这么简单,更清楚的知道他们的性格特点、才能所在。刘备知道关羽虽然在士兵面前很和善,但是在其他的将领大臣面前却是非常的傲气。而张飞虽然尊重那些才能卓著的人,但是对于手下的士兵却是非常残暴。所以他在夺取了汉中之后,没有让张飞镇守汉中,反而是让小将魏延坐镇汉中。
识子龙于微时,常胜将军两扶幼主早年赵云还在公孙瓒手下,得不到重用,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刘备就看出了赵云的能力,知道赵云也是一个才能卓著的人。而且他对于赵云的为人也非常清楚,在赵云二话不说单骑前往曹营的时候还是深信赵云不会背弃他,果然,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杀敌无数,救出了阿斗。赵子龙也是慧眼识得了自己的主公,放弃当时最强大的军阀袁绍,一心追随彼时实力弱小的刘备,为蜀汉集团屡立战功,而且政治眼光长远,身为武将,却能时时关注整个政权的长远利益,被后世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三顾茅庐,天下初定刘备慧眼识人,最著名的案例当属三顾茅庐求得贤才诸葛亮。刘备尚在荆州依附刘表时,凭借一双识人慧眼,看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的诸葛亮超尘不凡,故而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初登政治舞台的诸葛亮就以《隆中对》献策,为刘备制定出未来的战略方向,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在随后的岁月里,诸葛亮的战略部署着实帮助刘备少走了很多弯路,在联吴抗曹的赤壁之战之后终于使刘备有了三足鼎立之势。
知人善用,终成霸业刘备不仅仅能够慧眼识英雄,更重要的是能够知人善用!刘备非常清楚手下人的各种优缺点,能够让他们相互弥补,形成一种对抗联合的体系,对于部下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刘备和手下的人能够共患难也能共富贵,从来没有鸟尽弓藏的事情出现。
刘备有如此的识人能力,使得蜀汉集团,文有诸葛,庞统,糜竺,马良,法正...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五虎上将,人才济济,群星闪耀!正是在这些贤臣良将的辅佐下,卖草鞋出身的刘备,成为了三分天下的一方霸主,成就了自己的帝王之业!
刘备建立的蜀汉为什么不属于汉朝呢?
首先,就刘备建立的蜀汉,不能说是三国时期的正统王朝。对于东汉王朝来说,在东汉末年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在此基础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帮助东汉王朝消灭了众多割据的诸侯。在此基础上,汉献帝刘协将皇位禅让给魏文帝曹丕。由此,对于曹魏来说,通过禅让的方式取代东汉,这是古代历史上比较合法的程序了。比如在三国之前,历史上就有尧舜禹禅让的先例,所以,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曹丕,自然是有先例可循的。在此基础上,刘备建立的蜀汉,自然也就存在了法理不足的问题。如果汉献帝是将皇位禅让给刘备的话,那么蜀汉或许就是当时的正统了。
其次,在整体实力上,蜀汉也无法和曹魏相提并论。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蜀汉仅仅拥有益州这一州之地,东吴只不过拥有荆州和扬州。由此,曹魏因为占据了当时天下的大部分疆域,促使蜀汉和东吴更像是割据一方了。与此相对应的是,汉光武帝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在两汉之际,刘秀消灭了众多诸侯,一统天下,可以说是重建了汉朝江山。在此基础上,刘秀建立的东汉,自然也被后世的历史学家纳入到汉朝的范围了。
再者,对于刘备建立的蜀汉,虽然诸葛亮、姜维多次北伐中原,希望消灭曹魏,恢复汉室。但是,从结果上来看,蜀汉不仅没有击败曹魏,反而成为魏蜀吴三国中最先灭亡的一个。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63年,在邓艾大军兵临成都后,蜀汉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由此,至始至终,蜀汉都是偏居一隅,这是蜀汉和西汉、东汉之间的重要区别。当然,除此之外,蜀汉还犯了一个错误。在曹丕称帝后,蜀汉选择长期讨伐,毕竟天下不能存在两个皇帝。但是,面对孙权的称帝,蜀汉则选择承认。
最后,根据史料记载,黄龙元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由此,在孙权称帝后,当时的天下已经存在三个皇帝了。对于称帝的孙权,蜀汉不仅没有出兵讨伐,而是继续和东吴保持联盟,也即承认了江东孙氏的皇帝之位。由此,这成为非常矛盾的地方了,蜀汉既然自称是东汉王朝的延续,或者说是汉朝的正统,却承认东吴的称帝行为,这无疑严重削弱了自己的正统地位。当然,对于当时的蜀汉和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必须联合东吴对抗曹魏。所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蜀汉的实力不够,不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强的一方。
三国中刘备最深得民心,为何蜀汉政权却是最先灭亡?
第一,诸葛亮掌握蜀汉政权后,并不是休养生息、积累国力,反倒是连连挑起攻伐曹魏帝国的大规模战争,这虽然在一定程度起到了恫吓对手以塑造自身强大外形的目的,但是对一个弱小、贫瘠的国度来说,这实在是超出了它的承受能力,大量精壮男子被投入伤亡惨重、无休无止的战争,对国家经济的摧残是显而易见的。
其国内来自上下的反对声应该不少,但由于蜀汉执政集团实行了骇人听闻的不准朝野修史的政策,以至于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在连绵军事行动下的蜀汉社会的全貌了,但多少可以想象出那种抓丁盈野、寡妇遍地的惨状。在诸葛亮死后,在蒋琬、费祎主政时,曾被迫施行了一段内守休养之策,但不幸的是,随着姜维的掌军,诸葛亮式的北伐再次展开,甚至密度更大、失败更多,这样一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一旦遭到外敌重锤打击,崩溃、灭亡的命运是难以避免的。
第二,蜀汉政权的人才凋零,在随着刘备带入益州的北方和荆襄士族人士相继故去后,仅靠当时文化相对落后的益州地区士族支撑的蜀汉政界,逐渐显得人才匮乏、无人可用。而广大中原、江左才子,均蔑视这个僻处西南一角的小国政权,审视在三国后期中国文化史上的诸多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蜀汉政权罕有提及,其已经被逐渐边缘化了。
第三,蜀汉自从建国以来,在统治阶层内的激烈斗争中始终不绝,而与曹魏、孙吴的内争不同,蜀汉政权的政争表现为权臣独揽和地域性的集团抗争,蜀汉权臣政治的出现要大大早于曹魏帝国司马氏家族的出现,而由于刘备、诸葛亮分别信任北方士族和荆襄士族、贬低、排挤益州土著士绅的执政特点,使得蜀汉政权长期难以获得益州蜀人的真心拥戴,加上长期极端政策的实施,蜀汉社会内部的矛盾一步步激化,反过来这又更加刺激了上层政治斗争的白热化,这也是导致其最早灭亡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