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魏延是三国公认的名将 为什么会提出看似荒诞的子午谷奇谋呢?子午谷奇谋真的可行吗?诸葛亮为什么看不上子午谷奇谋?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魏延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会师于潼关。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北伐,有个非常著名的故事。说魏延建议从子午谷偷袭关中,而诸葛亮否掉这个奇谋,最终导致多次北伐却无功而返。很多后人将其归咎为诸葛亮一生唯谨慎。那么,诸葛亮看不上魏延的奇谋,真的是因为性格原因吗?魏延作为一名魏、蜀两国公认的良将,为何会提出一个看似如此荒诞的“子午谷奇谋”?

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便是“追本溯源”——回到子午谷奇谋这条计策本身。此计现存两个版本:一、《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二、《魏略》记载: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可以看出,以上两个版本的前半部分基本一致,都是魏延打算与诸葛亮分兵,独自以精兵万人密出子午谷偷袭关中,不同的是两个版本中魏延的终极目标不一致,前者是潼关,而后者是长安。

长时间以来,常用于讨论的多是第二个版本《魏略》所载,即以占领长安为终极目标。若对此进行可行性分析,“前人之述备矣”,不必赘述便可知此计确实如诸葛亮所言太过“县危”,风险过高而绝不可用。文字鬼才马伯庸先生甚至在其著作《风起陇西》中把“兵出子午谷”戏谑为不可能事件。久而久之,子午谷奇谋便渐渐落了个“荒诞”的名头。

然而,经过现代专家学者对史料的再讨论验证,皆认为魏延真正提出的子午谷奇谋其实是《三国志》所载的那个版本,即终极目标是潼关。而这个版本的子午谷奇谋,其实可行性是很高的。魏延计划的全过程是这样的:魏延率蜀军精兵一万,从汉中出发,沿艰险的子午谷道向北进发,途经长安等地,然后毫不停留直奔潼关,抢占这处天险并坚守二十余日,只待诸葛亮率主力前来。等到两军汇合之日,则关中全境为蜀所有,北伐大获成功。

要实现这个计划,只要做到如下条件:1.战术突然性;2.速度;3.吴国的配合,吸引关中附近的魏军重兵团;4.魏军在关中防御准备不足;5.魏延的一万精兵必须速战速决,一战成功拿下潼关。这五个条件中,除了第二个取决于天意,其他条件完全可以实现。

条件1和4:由《魏略》曰:始,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因此魏延的突袭计划可以满足这两个条件。

条件3:根据史料,诸葛亮对吴国的外交工作很是到位,在后面的五次北伐中,吴国的诸葛瑾陆逊也给予了多次配合,因此这个条件也不难做到。

条件5:魏延作为一名实战经验充足的沙场宿将,应该是对此十分清楚并且有把握的,不然也不会“动辄”提出这个计划。因此这个条件也不成问题。

除此之外,关于两个版本中诸葛亮的态度也能说明一些问题。《魏略》中诸葛亮对此计的态度是“以为此县危;故不用延计”,明确给出了不用此计的理由;而《三国志.魏延传》中诸葛亮仅仅是“制而不许”,并没有给出明确不用的理由,这也恰好说明了真正的子午谷奇谋并未被全盘否定。综上所述,历史上真正的子午谷奇谋其实并不是荒诞无稽的,虽然其风险高,但成功的几率也不小。因此,魏延作为三国名将,能提出这样的北伐奇策,其实是很正常的。

除了子午谷奇谋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魏延会提出这个奇策,还因为他和诸葛亮的关系不一般。受《三国演义》影响,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对魏延的态度是打压。但通过史料可以看出,这种说法与事实完全相反。就以子午谷奇谋为例,《三国志.魏延传》中关于这段的细节描述就很有意思:延每随亮出,辄欲清兵万人……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

翻译过来就是说,魏延同学每次跟着诸葛亮出去打仗,都会固执地把他的这个计划在诸葛亮耳边说一遍,然后诸葛亮老师只能每次都“制而不许”,结果魏延转身就对同学们说老师真胆小……这说明什么?诸葛亮对魏延的态度是真的好。

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公司董事长,有一次否决了总经理的一个风险较高的提议,但是他每次开会的时候都要把这事再提一遍,你只能每次都耐心听他说一通再否决,结果他不但不思悔改,还总对同事们说你胆子太小了……你会怎么办?我猜是最低也应该是降职处分,但诸葛亮并没有。相反,他还特别重视魏延。

从魏延的官职升迁上看: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短短几年之间,诸葛亮就把魏延就从蜀汉的一个中级将领提拔成元帅的位置,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李严,可以说是非常地器重。从魏延的私人生活上看,那可能就不是看重而是偏袒了。

有一次和同僚刘琰吵架,“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诸葛亮“责让之”,完全护着魏延。刘琰没办法只能写信认错,但考虑到他们的关系不和,诸葛亮干脆就把刘琰送回成都去做个闲官了。对杨仪也是。众所周知,魏延是个低情商的人,平时总爱欺负同僚,“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还动不动以武将身份拿刀吓人,唬得杨仪“涕泗横流”,过分不?

但诸葛亮的做法是什么呢,“亮深惜仪之才幹,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说是不忍有所偏废,但魏延都明目张胆欺负人了你还不管,这不就是偏袒吗……无论从公从私,其实诸葛亮的做法都是过于看重魏延了。而正是因为如此,魏延才会过度感觉自我良好,反复坚持他的子午谷奇谋。试想,如果魏延当初刚提出这个奇谋便被诸葛亮完全否决,或者诸葛亮平时对魏延没那么偏爱,魏延还会再三坚持吗?真要这样,可能“子午谷奇谋”早就胎死腹中而不见于史了,又哪来我们如今的反复探讨呢?

当然,魏延能提出一个如此高风险的子午谷奇谋,和他本身的性格是分不开的。魏延身上有一种赌徒精神。他最初是“以部曲随先主入蜀”。部曲,在魏晋时代,是家兵、私兵的意思。东汉末,黄巾起义和其后的 军阀混战时,许多苦于战乱的农民都去请求武装的世族大姓保护,而世族大姓为聚众自保或出师作战,也需要充实武装力量……部曲再次大量形成,由此推之,魏延很可能最初的身份是饱受战乱的穷苦农民。而根据后来魏延被杀后,杨仪踩着他的头骂“庸奴”,他的身份还可能更低,甚至是奴仆一类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像魏延这种低出身、白手起家的人,比一般人更偏执,更能承担高风险而顾忌很少,很像一个赌徒。而事实证明,魏延作出的第一个决定——投靠刘备,就是他赌徒精神的第一次体现。

刘备在未得荆州时什么情况,可以说是屡战屡败,狼狈至极,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出任何希望。除了一些老班底不离不弃,哪里会有人想着去陪着他四处流浪呢?但魏延就是这时候很果决地加入了刘备的阵营。这种决定,看似轻易,其实是决定命运的一场大赌,真正做到了的,诸葛亮是一个,魏延也算一个。

加入刘备阵营之后,魏延更是像赌徒一样出了名的不要命。“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从一个小兵开始,凭借战功升到了牙门将军。这里面需要多少品质呢?别的不说,至少勇气是必备的。试想,在那么多士卒里,为何魏延能脱颖而出进入上级的视线?自然是比一般人更卖命,打仗有勇有谋而“数有战功”,最后才能脱离底层兵成为一名下层将军。

而真正让魏延成名的,是刘备的一次看重。“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在刘备的提拔下,魏延从一个无足轻重的牙门将军直接坐火箭升到坐镇一方的汉中太守,相当于镇守荆州的关羽,这份荣宠何人能及?

于是刘备打算来场大会,想听听魏延有什么感受。“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换作一般人,可能就老老实实把套话说了,比如肝脑涂地、保卫汉中等等,但魏延不是,他内心的那股狂傲根本藏不住。“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你瞧瞧,这个前一秒还是个无所知名的小小牙门将军居然根本没把曹老板放在眼里,十万之众对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这个人,说句公道话,他可能只比“无双上将”刑道荣谦虚一点……

后来刘备称帝了,继续提拔魏延,“进拜镇北将军”。到了诸葛亮时代,由于魏延的骁勇善战,诸葛亮继续重用他,甚至重用程度还超过了刘备。所以,魏延这一路走来,几乎都是凭借他身上那种赌徒精神升迁、受到赏识,最后身居高位。不管是尝到甜头还是一贯如此,只要了解到这一点,魏延会提出一个极具风险的险招,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魏延的奇谋,在历史上是存在的。下面,我们就围绕魏延这个计划,一点一点分析子午谷计划:首先,魏延的前提是,曹魏在关中无兵。有人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拿下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据此以为曹魏的关中兵力空虚,以至于要魏明帝曹睿亲自统兵来加强关中的防务。但这其实是想当然了。

事实上,曹魏对关中的防务一直十分重视。早在建安三年,曹操便派钟繇率军3000进入关中。之后,凉州头号军阀马腾投降曹操。所以钟繇的兵力得到了继续扩充,官渡之战爆发后,钟繇的实力不仅自守有余,还能率军北上河东平阳,参与对袁氏余部的围攻。到了后来,曹操杀掉马腾,平马超后,取得了对关中的完全控制权,进而逐步将势力扩大到陇右。

为了加强对这一带的军事慑控,曹魏先后派大将曹仁夏侯渊、夏侯懋等都督关右军事。据《资治通鉴》卷80胡三省注:“魏初置都督诸军,东南以备吴,西以备蜀,北以备胡,随其资望轻重而加以征、镇、安、平、之号。”可见其已经制度化。总之,曹魏自钟繇入关,至诸葛亮北伐,对关中已经经营将近30年。关中兵力虽然很难考证,但至少不是魏延所说的“惟有御史、太守”。可以想见,蜀军如果悬军深入,必将与关中的魏军迎头撞上,并在旷日持久的战斗中逐渐消耗完所带粮草。

其次,说说魏延的后勤补给方案。魏延的计划是率五千战兵,五千后勤兵随军携粮。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计算,行军中一人保障一名士卒的粮食供给,“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也就是说蜀军的自我保障极限是18天,如果要考虑的周全一些,保证进攻失败后撤退时的粮食,那么这个时间就要打五折,只剩9天。沈括的估计虽然以宋朝为背景,但与三国时代没有质的区别。

实际上,曹魏精于军事者,对蜀军的估计正是这样。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围攻陈仓城时,魏明帝调张郃率中军救援陇右,他恐怕张郃未到而诸葛亮已破陈仓。而张郃判定蜀军“悬军无谷”,对明帝说:“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那么魏延给自己的时间是多少?他对诸葛亮说,穿越子午谷打到关中,最快10天时间可到。显然,他压根就没考虑万一失利后退兵的事,他把宝压在了就地取粮上。

第三,魏延能击败当面的魏军吗?

《三国志·魏延传》与裴注所引《魏略》记载稍有不同,《魏传》云:“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意思是魏延先东趋占领潼着,封住关中大门,诸葛亮再率大军攻长安。《魏略》则云:“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意思是魏延独领一军攻占长安。《魏略》的说法可信度非常高,裴松之在这条史料下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也没有提出异议。

可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这两个方案都避不开一个事实:攻打坚城。长安历经两汉,其城守之完备,非一般小城所能比。而蜀军的攻坚能力,却令人无法恭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结束后,魏大将军曹真预估诸葛亮还会再来,并且极大可能会出陈仓道,于是令郝昭加固陈仓的城守设施。

果然,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正如曹真所料,一头扑到陈仓。当时郝昭仅有兵千余,拥众数万的诸葛亮选择了硬刚。诸葛亮先后用上了云梯冲车、百尺井阑、土丸填堑、地突等方法攻城,无奈全部被郝昭破掉。蜀军硬攻20多天,闻听魏将张郃的救兵将至,遂退。

当然我们并不是籍此非议诸葛丞相的指挥能力,进攻坚城,历来不是上策。胡三省注《通鉴》评论说:“则全城却敌者,其才非优于攻者也,客主之势异耳。故曰用兵之术,攻城最下。”后来司马懿野战不能击退蜀军,缓过神来终于选择乌龟战术,其实是非常合理的。既然蜀军主力对攻坚都一筹莫展,魏延的先锋军有何底气面对长安和潼关这样的超级堡垒?而且,魏延带的5000兵都是轻装而进,不可能携带攻城器械,谈何拿潼关破长安。

第四,拿下潼关能挡住魏军救援关中吗?

在魏延的设想中,东取潼关,西下长安,与诸葛亮头并举,可谓理想。只是这个设想最大问题就是,即使蜀军得到两汉二十多位先帝的保佑,拿下了潼关,你确定魏军就进不来了?建安十六年曹操破马超时,马超屯兵塞住潼关,企图将曹操拒之于关东。这个计划看起来和魏延的打算一样理想,凭险而守潼关,魏军纵有天大能耐,也无法破关而入。

然而关中缘边数百里,潼关只是诸座险关之一。进攻关中既可以绕道商洛山直取关中南面的武关,也可以北出河东,从蒲津渡过黄河进入关中。当时,曹操在潼着盛集主力,牢牢吸引马超主力于此,同时暗中遣徐晃、朱灵率偏师渡蒲津,马超北线被破,登时乱了阵脚,在潼关一线不断退却,不得不缩小防线、背靠长安,试图同时抵御曹军和主力和偏师。

曹操这种打法,是兵多欺负兵少的欺负人战法。到了诸葛亮北伐时,这种打法依然成立。蜀军能够投送到关中前线的兵力不过数万左右,而曹魏单是南北军主力就有5万左右,再加上散在关、陇诸州的郡兵,数量优势极大。魏延即使侥幸拿下潼关,又怎能避免当年马超两面受敌的失败命运?

总之,魏延所谓偷袭关中的计划,充满了想当然和一厢情愿,但缺乏实际可操作性,自然不会被久经战阵的诸葛亮所采纳。其实,说到底,古代打仗不是做选择题。A选项不对,不等于B选项就是正确的。 诸葛亮多次北伐都未成功,并不等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