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被我们误解多年,今天我们该还他一个清白
要说被演义小说误解的历史人物,东吴大都督周瑜周公谨应该算一个,在小说中,他被描写成了一个智勇双全却心胸狭窄,眼里容不得他人胜过自己的人,这与史书三国志记载大相径庭,可谓千古奇冤了。
人们对《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没什么好感,他成了老百姓心中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典型,因为嫉妒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便千方百计的找机会陷害诸葛亮,结果他的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到中了诸葛亮的计“三气”而死,临死前还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叹。
《三国演义》是一本小说,它的“三虚七实”的写法掩盖了不少历史真相,而其中对周瑜的刻画是与真实情况大相径庭的。
罗贯中把周瑜写成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多次设计陷害诸葛亮的人,一个品质恶劣的小人。实际上,历史上的周瑜根本不是这个样子的,真实的周瑜虚怀若谷、心胸开阔,是一个谦谦君子。他接管东吴兵权之后,善待同僚和部下,威信很高,只和一个人关系没搞好,这个人就是老将程普。程普有点自恃年长,心里不平衡,处处与周瑜作对,让周瑜下不来台,但是周瑜从来不跟他计较,非常宽容。后来,程普心服口服,逢人便说:“与周公勤交,若饮醇醩,不觉自醉。”还有蒋干称周瑜曰:“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刘备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气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即便是在其他三国的史料中,也没有任何关于周瑜“量窄”的记载。
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唱主角的是周瑜,他既是吴军都督,又是联军统帅,是赤壁之战的指挥者,而诸葛亮只是配角。孙刘联军之所以能取胜,功劳不是哪一个人能独享的,但是作为主帅的周瑜,无疑是赤壁破曹的第一功臣。要说第二功臣,应该是黄盖。因为诈降、火攻都是他提出来的,并在周瑜指挥下有他具体实施。
文人学士们对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评价也很高。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盛赞“三国周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在《三国演义》的作者笔下,风度翩翩、心胸开阔的名士就这样沦为了一个心胸狭窄的卑劣之人。时至今日,我们应该还周瑜的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