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投降清廷后,这个江南才子建议清兵挖朱元璋的坟,以泄尽明朝气数

古时候称前朝投降本朝的官员为“贰臣”,意思是侍奉过两个主子的臣子,这称号多少带一点看不起的意思。

弑父投敌的陈素庵

明末清初,在江南出了五个被时人称为“江浙五不肖”的文人,他们分别是:钱谦益、曹溶、吴伟业、龚鼎孳、陈素庵。他们大都在南明未亡之时已降清为官,故被时人称为“贰臣”。子平经典《命理约言》的作者陈素庵即名列其中。

陈素庵(公元1605年—1666年),著名易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诗人。陈素庵名之遴,字彦升,号素庵,海宁盐官人。陈素庵出身名门望族,年轻时与东林、复社名士钱谦益、吴伟业、陈名夏等结交活动。公元1637年(明崇祯十年)以一甲榜眼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次年,因其父顺天巡抚陈祖苞“守备不周,坐失城池”获罪而被罢官,永不录用。为避免累迁自己,陈素庵在狱中亲手毒死了自己的父亲。数日后,清军破城。陈素庵立即投敌,谎称其父是在清军破城时被明朝斩首。并赋诗明志:“行年四十,乃知三十九年都错。”为了表示效忠,他甚至向清廷建议挖掘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以泄尽明朝之气数。消息付出后,世人尽骂陈之遴丧尽天良。

陈素庵降清为官后,被任命为秘书院侍读学士。次年,又擢升为礼部右侍郎,靠着阿谀奉承之术,巴结多尔衮的亲信,并尊称多尔衮为“恩主”。他的善于见风使船,颇受顺治帝好感,使他巧妙地避开多尔衮一案。1651年(顺治八年),升礼部尚书。不久,又加太子太保。次年,又被授与弘文院大学士。

1653年(顺治十年)朝廷“北党”首领,原魏忠贤余党冯铨受到重用,与以陈名夏为首的“南党”争斗日趋激烈。作为“南党”的陈素庵被劾与陈名夏营私结党,不宜重用。但顺治帝却认为他是个人才,并不治他的罪,只是调任户部尚书。后又受到陈名夏的牵连,以“巧饰欺蒙”罪论死。又是顺治帝下诏从宽处理,只削官衔二级,罚俸一年,仍供原职。1655年(顺治十二年)又官复弘文院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陈素庵在此期间曾上疏三策:一、修举农功,二、宽恤兵力,三、节省财用。对发展农业生产,节省开支,充盈国库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顺治帝游幸南苑,召集大臣入对,顺治帝对陈素庵道:“朕不念尔前罪,屡申诰诫,尝以朕言告人乎?抑自思所行亦曾少改乎?”

陈素庵连忙回奏道:“上教臣,臣安敢不改?特臣才疏学浅,不能仰报上恩。”顺治帝看着陈素庵,叹了口气道:“朕非不知之遴等朋党而用之,但欲资其才,故任以职。且时时教饬之者,亦冀其改过效忠耳。”言罢顺便又将左都御史魏裔介等人训斥了一番。

魏裔介等人唯唯而退,不久联名劾奏陈素庵,其略道:“当陛下诘问陈素庵时,他不自言其结党之私,力图洗涤,以成善类,而但云才疏学浅不能报,可见其良心已昧。”

给事中王桢也上疏弹劾道:“陈素庵系前朝被革职,永不叙用的词臣,其报大清不过几年,被提升为尚书,但他不图报效,面对皇上的呵斥,不思反省,反而于第二天遨游灵佑宫,逍遥恣肆,罪不容诛,请皇上处分!”

顺治帝接过奏折,不禁大怒,命陈素庵据实回奏,陈素庵大惊失色,原来他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对手的视线!陈素庵只好顾左右而言他说了一大堆狡辩的话,在他的陈词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南北各亲其亲,各友其友。”

顺治帝听到这句话,对陈素庵大失所望,当即命吏部察议准备革职,永不叙用。但顺治帝考虑到陈素庵已被重用,位至大臣,不忍即行革斥,命他以原官发往盛京居住。这年冬天,顺治帝又念陈素庵为大清效力多年,不忍终弃,遂又令其回京入旗。

死灰复燃的陈素庵,考虑到要想东山再起必须讨好皇上;要讨好皇上,必须先要讨好皇上身边的人。皇上身边的红人内监吴良辅,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大家都知道,大清入关伊始,即吸取了明朝宦官专权的教训,严禁臣子与内监勾结,违令者斩。可能陈素庵在南明那个肮脏的小朝廷呆惯了,居然铤而走险向内监吴良辅行贿结交。

1658年(顺治十五年),有司弹劾陈素庵死性不改贿结内监吴良辅,按律当处斩。心慈的顺治帝再次免去了他的死罪,但革了他的职,抄没了他的家产,并将其全家流放辽东。

1666年(康熙五年),一代命理学大师陈素庵,在穷困潦倒之中死于辽东尚阳堡戍所。

纵观陈素庵的一生,不仅家事显赫,两朝为官,而自身既高中过榜眼,又官至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弘文院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等殊荣,可谓风光无限。但却两次被流放,真可谓命途多舛,最后落得死于戍所辽东尚阳堡的结局。

陈素庵诗文仅有《浮云集》传世,另著有子平命理学著作《命理约言》,据载《旋吉堂集》、《浮云续集》、《百一稿》,均皆未见。

1671年(康熙十年),康熙帝东巡。陈素庵的妻子著名词人徐灿跪在道旁拦圣驾自陈。康熙帝问道:“老太太,您有冤屈吗?”

徐灿泣不成声道:“先臣惟知思过,岂敢言冤?伏惟圣上覆载之仁,许先臣归骨。”

康熙帝问道:“您丈夫是谁?”

徐灿叩了一个头,回道:“陈之遴。”

康熙帝叹了一口气,道:“陈阁老啊,朕熟悉他!你们跟着受苦了。好,朕答应您!”于是,徐灿及孩子们叩拜谢恩,扶柩南归。

陈素庵的事迹,史见于《清史稿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三十二陈之遴传》,其载云:

陈之遴,字彦升,浙江海宁人。明崇祯进士,自编修迁中允。顺治二年,来降,授秘书院侍读学士。五年,迁礼部侍郎。六年,加右都御史。八年,擢礼部尚书。御史张煊劾大学士陈名夏,语涉之遴,鞫不实,免议,加太子太保,九年,授弘文院大学士。

时捕治京师巨猾李应试,王大臣会鞫,之遴默不语,王大臣诘之,之遴曰:“上立置应试於法则已,如或免死,则必受其害,是以不言。”王大臣等以闻,上以诘之遴,疏引罪。上以之遴既悔过,宥之。调户部尚书。议总兵任珍罪,与名夏及金之俊持异议,坐罪,宽贷如名夏。十二年,奏请依律定满臣有罪籍没家产、降革世职之例,下所司议行。复授弘文院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十三年,上幸南苑,召诸大臣入对,谕之遴曰:“朕不念尔前罪,屡申诰诫,尝以朕言告人乎?抑自思所行亦曾少改乎?”之遴奏曰:“上教臣,臣安敢不改?特臣才疏学浅,不能仰报上恩。”上曰:“朕非不知之遴等朋党而用之,但欲资其才,故任以职。且时时教饬之者,亦冀其改过效忠耳。”因责左副都御史魏裔介等媕阿缄默,裔介退,具疏劾之遴植党营私,当上诘问,但云“才疏学浅”,良心已昧;并言之遴讽礼部尚书胡世安举知府沈令式,旋为总督李辉祖所劾,是为结党之据。给事中王桢又劾之遴市权豪纵,昨蒙诘责,不思闭门省罪,即於次日遨游灵佑宫,逍遥恣肆,罪不容诛。之遴疏引罪,有云:“南北各亲其亲,各友其友。”上益不怿,下吏部严议,命以原官发盛京居住。是冬,复命回京入旗。十五年,复坐贿结内监吴良辅,鞫实,论斩,命夺官,籍其家,流徙尚阳堡,死徙所。

陈素庵之父陈祖苞,字尔翔,号令威、孝威,自署浮玉山樵、黄鹤山樵。海宁盐官人。与兄同登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历任昆山县令、永平府推官,崇祯十年(1637)以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次年坐失事系狱,被其子陈素庵鸠死,卒年五十四。室名曰“啸树堂”。著有《蓟辽定略》、《史记辑评参补》24卷、《武夷游草》1卷等。

史见于《明史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陈祖苞传》,其载云:

陈祖苞,海宁人。崇祯十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明年坐失事系狱,饮鸩卒。帝怒祖苞漏刑,锢其子编修之遴,永不叙。

陈之遴之妻徐灿(约公元1618年-1698年),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史见于《清史稿卷五百八 列传二百九十五 列女一》,其载云:

陈之遴妻徐,名灿,字明霞,吴县人。之遴自有传。徐通书史,之遴得罪,再遣戍,徐从出塞。之遴死戍所,诸子亦皆殁。康熙十年,圣祖东巡,徐跪道旁自陈。上问:“宁有冤乎?”徐曰:“先臣惟知思过,岂敢言冤?伏惟圣上覆载之仁,许先臣归骨。”上即命还葬。徐晚学佛,更号紫言(竹字头),有拙政园诗词集。词尤工,陈维崧推为南宋后闺秀第一。画得北宋法。

文章最后,请允许我以陈素庵的妻子徐灿的一首著名的词《满江红有感》结束这个故事。

满江红 有感

乱后国家,意中愁绪真难说。

春将去、冰台初长,绮钱重叠。

炉烬水沉犹倦起,小窗依约云和月。

叹人生、争似水中莲,心同结。

离别泪,盈盈血。

流不尽,波添咽。

见鸿归阵阵,几增凄切。

翠黛每从青镜减,黄金时向床头缺。

问今春、曾梦到乡关,惊鶗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