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马褂和马甲你能分得清吗?

很多人都会分不清马褂和马甲的区别, 这两种是不同的服装,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各有深远的来历, 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胡先骕和胡适的长袍马褂

马褂的起源产生已经很难考证,它兴于明末盛于清,为清代的“行装”之褂(男性正装“袍褂”的外褂则较长,长及膝盖或更偏下,与短款的马褂不同),后逐渐成为日常穿用的便服,至民国时期又升格为礼服,统用黑色面料,织暗花纹,不作彩色织绣图案。 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短褂。本为骑马时穿的服装,故名。

马褂原本是满族骑马时穿着的服饰,在长袍外面套马褂,有“长袍马褂”的美称。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满族骑射时穿着的一种褂子,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

马褂中最有名的是"黄马袿", 清代的一种官服。凡领侍卫内大臣,护军统领等,皆服黄马褂。后也赐与有军功的臣下。清代的巡行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什长等,皆例准穿黄马褂。有功大臣也特赐穿着。

马甲也叫铁衣或背心。是一种用于保护躯干,或保暖的服饰,起源于中国,后传入欧美。

清俞樾《茶香室三钞·罩甲》:“国朝 王应奎 《柳南续笔》云:‘今人称外套曰罩甲。’……按,今吴中犹有马甲之称,当即由罩甲而得。” 张天翼《夏夜梦》:“那件密密扣着的马甲--把她显得更加瘦小。”

历史上曾是官服或制服,如清朝官服“十三太保”(因用十三粒纽扣而得名),就是马甲。

马甲在古代指的是骑兵战马披带的铠甲,使战马除耳、目、口、鼻以及四肢、尾巴外露以外,全身都得到保护。随着重甲骑兵日渐减少,到了明清时期,骑兵的战马一般不再披这种笨重的马甲。马甲后经世之演变,渐渐流变为人类的一种服装形式。

随着生活的不断演变, 现代马甲是一种无领无袖,且较短的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