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和珅成为清朝最受宠的贪官,竟只因为他是乾隆挚爱女人的转世

客观评价,乾隆也是历史上可以被称为明君的人,他一生有很多功绩,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了祖宗的家业,但是他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重用和珅

乾隆在位期间,使清朝在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基础上更加昌盛繁荣,且将西藏和新疆纳入了中国版图,完成了多民族的国家统一。然而其同时也因为为了捍卫政权的唯一性,下令封锁了泉州、厦门、宁波等三个对外的港口,仅留广州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让当时的中国处于一个闭关锁国的环境下,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压抑,与发达的西方拉开了差距。除此之外,乾隆生前最昏庸的一件事就是,极为宠幸被称之为“清朝第一大贪官”的和珅。

出生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的和珅,原本只是一名承袭的三等轻车都尉,但是因为后来懂得如何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与阿谀奉承,所以在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的时候,其就被升任为乾清门侍卫,并在不久之后继续升为御前侍卫,之后更是一路提升,从军机大臣到总管内务府大臣,和珅极受乾隆宠信,其地位几乎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在刚入仕途为官时,和珅曾经也是想做一名清官,但是随着地位的不断提升,欲望不断的扩大,位居高处的和珅开始利用自己的权利结党营私打击政敌,聚敛钱财,背着乾隆,在民间开设当铺与银号,并于英国人有着生意往来。随着私欲的日益膨胀,和珅逐步变成了“清朝第一大贪官”。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赫赫有名的君主,英明的乾隆皇帝其实对于和珅的贪污,早已心知肚明。但是为何在其生前,乾隆皇帝不处置和珅呢?又为何依然对其宠信有加呢?

其实,和珅能在乾隆跟前受到宠信,除了要懂得揣摩圣意和拍马屁之外,还有很多原因的。

原因一:和珅有才华,懂得抓住机会展现自己

自幼丧失双亲和家境贫寒的和珅曾经差点被赶出家门,所以他深知未来想要出人头地的话,知识很重要,所以抓住了一些能够改变的机会。在和珅十来岁的时候,因为聪颖好学而被选进了咸安宫接受儒学思想和满、汉、蒙的三文教育,而这也为他后来在乾隆身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相传,和珅还在当侍卫的时候,有一次跟随圣驾出行,坐在轿子里背诵《论语》的乾隆,一时间忘记了下文是什么,结果在轿旁的和珅很流利的背了出来,让乾隆对这他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原因二:乾隆认为和珅是挚爱女人转世

根据《清宫秘史》记载,在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曾经深爱着其父亲雍正的宠妃马佳氏,并且私底下是有来往。有一次两人私下幽会的时候,被钮钴禄氏皇后看到了,于是下了一道懿旨,要马佳氏在月华门自我了断,当乾隆得知消息赶来的时候,马佳氏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悲痛万分的乾隆咬破自己的手指,将血滴在了马佳氏的颈部,并说道“吾害你矣,魂而有灵,俟二十年后,其复与吾相聚乎!以其颈之红印为记。”其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是我害了你,如果你有灵魂的,那么二十年之后,你再来与我相聚,你脖子上的这块红印就是我们日后见面的记号。”后来,当乾隆见到和珅的时候,竟然发现和珅脖子上有一块红印子,且和珅当时的年龄也与马佳氏逝世的年龄相仿,所以迷信的乾隆就认为和珅是马佳氏的转世,以至于后来极为宠信。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这件事的真伪,但是在《清宫遗闻》红曾经记载道,在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乾隆准备禅位给嘉庆的时候,曾经对和珅说“吾与你有宿缘,故能若是后之人将不汝容也”。大概意思就是说“我跟你有命中注定的缘分,所以对你宠爱,但是在我逝世之后,别人就容不了”。从这句话,我们也看出关于和珅是马佳氏转世的说法也不无可能,同时也证明了乾隆对和珅的贪污并不是不知情的。

原因三:和珅与乾隆有着千丝万缕的亲家关系

乾隆与和珅不仅是朝堂上的君臣关系,在家庭生活中更有着千丝万缕的亲家关系。在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时,乾隆为和珅的儿子赐名为“丰绅殷德”,并将自己最小的女儿十公主许配给他。在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时,乾隆将十公主封为固伦和孝公主,而丰绅殷德则被授予固伦额驸。乾隆将自己的公主下嫁给和珅的儿子,这无疑是给和珅又增加了一个保护罩。

有了儿子与公主的联姻,那么作为和珅的女儿自然也不能与皇族失去联系,所以和珅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康熙爷的曾孙永鋆,成为了一位贝勒爷的福晋。除此之外,和珅兄长和琳的女儿,也被进了皇族,成为了乾隆孙子绵庆的妻子。

与皇族扯上了如此复杂的关系,不知是无意为之,还是和珅在为自己日后有朝一日万一被乾隆追究贪污之责时,而做好的完全保护准备呢

嘉庆四年(公元前1799年),和珅被嘉庆皇帝下旨革职入狱之后,在其家中搜出约11亿两的白银,而且其家中所有的资产加起来,相当于当时清朝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总和。后来,在乾隆皇帝逝世15天之后,嘉庆皇帝下旨命令和珅自尽而亡。据悉,按照大清律法,这位“清朝第一贪官”应该被判处凌迟的,但是和珅的儿媳固伦和孝公主,也就是嘉庆皇帝的皇妹不断上门求情之后,嘉庆皇帝对于和珅与皇族之间那千丝万缕的亲家关系足足考虑了三天,最终才决定留和珅一个全尸,恩准他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