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古代文人墨客对帝王将相的歌功颂德这一传统由来已久

对古代优秀帝王的歌功颂德,是文人墨客的最爱,歌颂的诗词歌赋由来已久,翻开一部二十五史,满篇都是对皇帝的歌颂。

颂圣是有一定套路的,要么是歌颂圣人的不凡来历,要么是歌颂圣人的伟大业绩。

歌颂圣人的伟大出生,也有一定的套路。

一是用日月星辰来颂圣。

《史记》说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偱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黄帝是有熊国君少典氏之子,母亲附宝,有一天晚上看到绕北斗第一星,天枢起一道电光,照耀四野,因而怀孕,后怀孕二十四月生黄帝,紫气满屋;长大,身高过九尺,“河目、隆颡、日角、龙颜”。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帝生时,有云气青色而圜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证,非人臣之气。”说曹丕出生时,发的居然是青光。

《宋史本纪宋太祖》:“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也就是说,他出生时红光绕室,香气三日不绝。

二是用人神交媾来颂圣。最有名的是汉高祖刘邦。《史记》记载:“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生高祖。”可见是他母亲梦见和神交媾,他丈夫看见蛟龙和妻子搞在一起,后来就生下刘邦来的。

三是用神灵护佑法来颂圣。《诗经生民》和《史记周本纪》称,周的祖先后稷,其母姜原外出时遇见巨人的足迹,踩踏后怀孕。降生后像羊胎胞胎完好,其父认为是不祥之兆,就把他丢弃到狭窄的巷道,马牛路过时都躲避不践踏;把他丢弃到冰面上,飞鸟竟然都来给他用羽毛覆盖取暖,“鸟乃去矣,其声呱矣”,鸟飞去后,他才发出哭声。姜原认为神奇,才收养了他。

总而言之,都要说出这圣人根本就不是人,或者说不是普通人。

歌颂圣人的丰功伟绩,最典型的是加封庙号和谥号。

赵匡胤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努尔哈赤的庙号是太祖,谥号为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康熙的庙号是圣祖,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到了后来,庙号、谥号、尊号不能用,就有了伟大的……之类的形容词了。

总而言之,好词都要给他们用上。

颂圣也是由大臣们共同创造的。

唐玄宗时的著名奸相李林甫身居相位长达19年,他曾对朝中大臣说过这样一句话:“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新唐书李林甫传》)大意是说,做臣下的,不要那么多嘴多舌,没见那些仪仗马吗?一言不发却享受三品的马料,而叫一声就被废斥不用,到那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大臣们听了李林甫的“马料论”后,果然都变得乖了,史称“由是谏诤路绝”,大臣都只会说阿谀奉承的话了。

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宰相曹振镛一生唯唯诺诺,小心谨慎,他的为官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要说只说皇帝爱听的。

为什么大臣们这么热衷于颂圣?当然是为了好处。

战国时美男子宋玉,在楚襄王身边专事奉迎巴结,他有一篇传世的颂圣奇文《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接着宋玉展开一番论述,楚襄玉听后,当真有大王之风和庶人之风的区别,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雍正三年正月,河南巡抚田文镜等人,对黄河在河南境内一度出现沙沉水清的现象,想用圣人出黄河清现象讨好雍正皇帝,就和朝里大臣纷纷向雍正呈现贺章,称为“实亘古以来未有之嘉瑞”。把这种自然现象,说成是“天赐龙福”的吉祥之兆。雍正大喜,钦召满朝举行“谢天祝福大典”,文武官员各加一级,皆大欢喜。

到后来,又有了通过歌曲等形式的吹捧,让你不得不佩服国人的伟大创造力。

仔细想来,我们中国人还真是这个伟大的传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