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他是堂堂大汉皇帝,虽然聪慧过人但却毫无主见,窝囊一生

对于皇帝来说,刚毅的性格和强硬的手腕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两样品质,很容易就会因为心慈手软而大权旁落。

明朝君臣曾恶搞元惠宗,因其不战而弃大都,特赐谥号为“顺”,此为笑谈,不够严肃。东汉倒真有个顺溜皇帝,大名刘保,在位21年,死后礼官们非常严肃地抠字眼,选了两字,庙号曰敬,谥号曰顺,史称汉顺帝

对孩子来说,顺溜是赞扬;对影视角色而言,顺溜也正面;盖棺刘保嘛,可就相当不客气了,等于没主见、从恶如流,用当时名臣皇甫规的话说,就是“威福之来,咸归权幸”。那么,汉顺帝为何这么顺溜?古来讲究“君权天授”,龙椅上摆蜡像,都能生出几分威势,况血肉之躯乎?

故事还得从“夺宫之变”说起。

公元105年,和帝驾崩,邓太后秉政,立殇帝,殇帝八月而崩,改立安帝。由于“水旱十年”,东汉王朝元气大伤,各种战败、饥荒、叛乱的消息,在《孝安帝纪》里随处可见,隐隐然已是末世之相。若非邓太后日夜操劳,处置得法,这个政权恐怕要提前完蛋,所以史家赞邓太后“兴灭国,继绝世”。

公元115年,朝廷困局得以扭转,后宫却不太平了。

斯年,宫女李氏生刘保,阎皇后担心受到威胁,“遂鸩杀李氏”。要说这位阎姬胆儿够肥的,当时的情况,邓太后对后妃、外戚及宦官,均有“严管”政策,谁犯禁令宪章,就检查整饬谁,基本上没人敢扎刺。刘保幼年丧母,虽然命苦,倒也争气。《东观汉记》载:“上幼有简厚之质,体有敦悫之性,宽仁温惠。始入小学,诵孝经章句,和熹皇后(邓太后)甚嘉之,以为宜奉大统。”此处小学,跟现代六年制小学不同,相当于识字班吧。小刘保聪明好学,温和敦厚,讨人喜欢,皇太后给予高评,“年六岁,为皇太子”,学习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遗憾的是,邓太后次年驾崩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安帝亲政,阎皇后的兄弟个个封侯拜将,乳母王圣、亲信太监李闰等人,都走上政治舞台,他们血洗了邓氏满门(邓氏悉灭);公元124年,大长秋江京和中常侍樊丰也加入阎后小团伙,合谋构陷太子刘保,致其“坐废为济阴王”。

对刘保来说,磨难也许不是坏处。范晔总结道:“古之人君,离幽放而反国祚者有矣,莫不矫鉴前违,审识情伪,无忘在外之忧,故能中兴其业。”我个人以为,还需要补充两个条件,一是其是否成年,二是其是否有股肱辅佐。刘保后来即位,之所以成为“顺溜”皇帝,跟这两条件俱无有莫大的关系。

阎皇后夺宫有成,计划效法邓后,“欲久专国政”。

随着安帝的如期而崩,她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立了一个叫刘懿的孩子为皇帝。然而世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刘懿也是八月而崩,阎太后又得重新筛选傀儡。不知是不是一碗水没端平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以宦官孙程为首的十九个太监集体发难了,合力斩杀江京等人,囚禁阎后于南宫,迎立刘保为大汉天子。

永建元年(126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权力分赃开始了。孙程等十九位宦官全部封侯,与宦官们没穿一条裤子的太傅冯石、太尉刘熹和司徒李郃,统统下课,同时晋升太常桓焉为太傅,大鸿胪朱宠为太尉,参录尚书事,长乐少府朱伥为司徒,其他人事调整幅度也相当大。斯年刘保才10岁,既无母后帮衬,又无托孤重臣,不“顺溜”还能怎样?到了阳嘉元年(132年),一代佳人梁妠被册立为皇后,新的庞大的外戚势力随即产生,那位著名的跋扈将军梁冀正是梁妠的哥哥。汉顺帝内有宦官把持忽悠,外有外戚专权掣肘,不“顺溜”又能怎样?

汉顺帝的顺溜,有无个人的原因呢?当然也有。

顺帝朝的干部队伍,可谓群星闪耀:崔瑗、马融以文章显,左雄、黄琼著于行政,吴佑、苏章、种暠、栾巴等都是良吏,知名将帅有庞参和虞诩,纪检方面有张纲和杜乔,著名牛人张衡,也成就于这一时期,史载“东京之士於兹盛焉”。可是千里马再多,也得有伯乐呀!顺帝最大的缺陷就在于不辨忠奸,从恶而不从善,不善于发现与使用人才。比如不听马融和皇甫规的劝谏,导致西羌平叛的惨败,“羌遂寇三辅,烧园陵”,“凉部震恐”。此类例子多不胜数。

晚年,汉顺帝似乎有些明白了,做顺溜皇帝,祸国殃民啊!诏曰:“朕涉道日寡,政失厥中,阴阳气隔,寇盗肆暴。忧瘁永叹,疢如疾首。”可惜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