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王翦的军事能力有多出众?既能取胜又能保存实力

  在我国陕西的富平县中,蕴藏着一位古代名将的坟墓,人们对他的陪葬品传得神乎其神,而此人也正是战国时期,立下赫赫功劳的秦国名将——王翦。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后人提起王翦,就不得不提到那三位,白起李牧廉颇,此四人被共同誉为“战国四大名将”。

  而他们在战争的故事和经历,也流传至今。

  今天的我们也许无法想象,当年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究竟有多么地激烈。但在那个群雄鹊起的时代中,王翦在嬴政掌权后,不断地替他攻略城池,而嬴政也终得天下。

  对于王翦而言,后世的评价中,最常提到的便是他的军事智慧之能,在面对赵国和楚国时,王翦更是发挥到了极致。

  (王翦形象)

  一、王翦利用“离间计”攻赵,李牧被杀害

  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是靠武力去征服,还是磨破嘴皮子去劝说,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等计谋。

  而一个优秀的将领背后,需要有一个更优秀的帝王。

  公元前247年,随着秦庄襄王的离世,嬴政登上了历史舞台。秦国发奋六世,每一世都是为了彰显秦国霸业与统一各国而奋斗,而秦王政更称得上是“天选之人”。

  而嬴政上台后,一边清除异己,一边开始着手于对于各国逐个击破。

  在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后,各国的联盟开始逐渐瓦解。而这时候,公元前230年,秦国趁机攻打当时正在和燕国对战的赵国,连夺多座城池。

  而赵王无奈,只好将原本在抗击匈的大将李牧,从北方召回,和秦国对战。公元前233年,李牧运兵帷幄,让秦军连吃了几场败仗,损失严重。结果到了第二年秦国又再次卷土重来,又再次落败给李牧。

  秦国明白,李牧是赵国军队的灵魂人物,如果要想灭赵国,必须先对李牧下手。三年后,秦灭韩,此时秦国士兵士气高涨。而当时赵国却碰到了大旱,国内形势混乱,而秦国趁机出兵,由多方位进攻,而王翦正是其中一支队伍的主将。

  (李牧)

  赵国都城邯郸,一时之间被多方夹击,李牧率兵抵抗,他筑垒固守,一直不与秦国起正面冲突,知道此战不好打,于是一直避免作战。双方对峙了接近一年的时间,这让秦国的军人和后勤资源,都受到了一定的困扰。

  尤其是一年多久攻不下,军人的士气明显大幅降低。

  李牧的消失,很重要。

  而王翦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当时的赵王本身就是胆小怕事又毫无才能,更是被奸臣郭开哄得不知天日。

  于是王翦用重金诱惑郭开,让他对赵王声称李牧与秦军勾结,准备背叛赵国。而当时李牧经常避战的行为,让赵王本身就起了疑虑。这一条谣言一听就更加相信了,随后更是连调查都不曾有,准备找人代替李牧。

  而李牧心中知晓此事不简单,并且这种关键时刻,他不可能离开前线,为了守住赵国他不惜违抗赵王命令。而这一行为让赵王更加揣测不安,随即暗中将李牧杀害。

  (秦灭赵之战)

  而整个赵军都将李牧,看作神一般的存在,所有的将士们都有其爱护李牧。而他的死亡,也让赵军溃散,赵王失去了军心,王翦率领秦军攻占邯郸,没多久赵国彻底被秦国所灭。

  王翦能够及时察觉,要灭李牧只能从赵国内部下手,随后快速破赵,这一番行为下来,我们也摸清了一点王翦的军事智慧之路。

  俗话说,流氓不可怕,流氓有文化才可怕。而对于武将而言,一个能用计谋的武将就更难得了。

  二、秦楚拉锯战,王翦拖延战局,大破楚国

  除了灭赵国这一战,我们能够看出他的军事智慧之外,还有一桩战事就不得不提到,那便是秦国灭楚。

  当时嬴政决心灭楚,但是选择谁成为这场战争的将领,便成了他的难题。一边是青年才俊李信,一边是老将王翦。

  当时李信在攻打燕国时,立下汗马功劳。他将燕国太子丹击杀,并且为嬴政献上了太子丹的人头作为礼物,让他深得嬴政喜欢。而王翦更是不用多说,不论是灭燕国、赵国,王翦的功劳都不小。

  王翦提出,如要要灭楚则需要六十万的军队。

  大家要知道战时军队的后勤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六十万大军,意味着几乎要将全国的力量都投入进去,而当时的嬴政对于王翦的答案并不满意,认为攻打楚国何须这么多兵马呢?

  于是又问李信,李信一合计人数,称自己只需要二十万便可。一边是六十万,一边是二十万,对于当时的嬴政来说,自然是选择李信作为统领南下攻楚。于是李信和蒙恬带着这二十万军队南下,而这边的王翦却对此表示,累了,想回老家了。

  有人也许认为,王翦非得要那六十万军队做什么呢?攻打楚国真的需要这么多吗,那王翦究竟是老了不中用了,又或者是姜还是老的辣?咱们先按下不表,往后看就知道了。

  这头李信率兵,楚国则派出了项燕作为主将出战,他也正是后来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项燕自然不是吃素的,面对李信和蒙恬的两路进攻,他且战且退,并且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到了今天的安徽附近,项燕派兵尾随秦军。

  随后对秦军从后面包夹追击,致使秦军大败,甚至杀死了7个都尉,李信只能仓皇逃离。

  李信的失败,让嬴政意识到,楚国虽然不比从前,但毕竟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于是他亲自奔赴王翦家乡,请他作为主将率兵出征。这一次王翦要六十万大军,嬴政直接大手一挥,表示拿去。

  (王翦)

  那么王翦究竟为何要六十万呢?他领着这些兵到了楚国地界,项燕这一头领兵到了附近,作好了随时迎战的准备。所有人都以为两军大战一触即发,却没想到王翦始终不主动出击,还屡屡避战,坚壁自守。

  筑起的城墙内,秦军每日操练,养精蓄锐,就是不出去打仗。

  襄阳不管再怎么挑衅,他就是不出来。还在城内搞了许多运动比赛,一点都不着急的样子。他虽然不着急,可是项燕急啊,楚国不比秦国,再和对面拖下去,楚军的后勤就要跟不上了。

  看秦军这一头,王翦每日都想方设法地给士兵们搞些新活动,并且非常关心每个士兵的身体状况。吃饱喝足的秦军,操练得更起劲了。

  而王翦在等一个时机,一个等楚军放松警惕后大肆进攻的时机。项燕眼看着他的四十万军队每日在这里耗着,实在是拖不下去。于是决定向东转移路线,而这一次却被王翦抓住了机会。

  王翦瞬间派兵出击,随后将楚军打得溃不成军,随后项燕也被王翦斩杀。而一年多后,楚王也被王翦所灭,至此楚国彻底覆灭。嬴政的统一之路,再次向前迈进。

  这下你知道为什么王翦非要六十万了吧,一是大军压境,从数量上超过楚军,便会给项燕极大的压力。二是始终避战,消耗对方的军事资源和磋磨将士们的志气,从而达到秦军快速攻破楚军的行为。既不消耗自己的势力,就和楚国硬耗。

  所以这件事情,从一开始,王翦就想好了。当嬴政问他的时候,他的回答便是此意,只是当时的嬴政对此并不理解罢了。

  而王翦的军事智慧,也在这场战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王翦,不可多得的军事将才

  王翦可以说是整个战国时期,都极为优秀的军事家。而他和他的儿子都皆为秦国,立下极大功劳。

  后世对于王翦的评价也颇高,而唐代和宋代更是直接为他设神庙。在古代能够立庙之人,都是对社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而王翦推动了秦朝实现大一统的道路。

  我们想想六十万军队,可不是任何一个将领都能带领的。汉代的韩信评价刘邦领兵,称他最多只能领十万人。皇帝能够操控政治,但不一定能够操控军队,可想而知几十万的大军的主将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担任的。

  (王翦)

  光是想想这几十万人的吃穿住行,以及他们的军事操练,王翦还时常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更重要的是,这六十万人每日不打仗,王翦还天天组织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掌管六十万人,非常人所为。

  所以王翦的领兵统筹和军事作战能力,绝对是超一流的。而他知人善用,又心有沟壑。

  不论是从武力还是智力来说,都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嬴政统一的路上,能够得到王翦这样的将才,一个好的君王和一个好的将领,二人联手才会有大于二的效果。君臣之间的相互信任,在整个古代历史都不多见。

  嬴政征战十年,也终于在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国号为秦,称自己为始皇帝。

  一场统一影响了几千年来的中国格局,车同轨书同文,真正的开创了一个新的中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