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秦琼的能力被演义小说夸大了吗?为何排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后一位?

  秦琼是隋末唐初时期,一位有名的猛将,他不仅在当时十分重要,后来更是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而在演义小说当中,秦琼更是一个十分出彩的角色。甚至有人曾给出过‘一部隋唐书,半部秦琼传’这样的评价,意思就是半部演义小说,都是以秦琼为主角来进行讲述的。

  但就是这样一位鼎鼎大名的大英雄,在唐朝的官方评价当中,却似乎不是特别的高。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评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虽然也名列其中,但却仅仅只是敬陪末座,排名第二十四。

  像秦琼这样的大英雄,为何唐朝官方对他的评价相对有限?为何只能在凌烟阁功臣榜上排在最后一名呢?到底是秦琼本人真的被演义小说夸大了?还是评定凌烟阁功臣榜的李世民,对他有什么别的看法呢?

  实际上,秦琼之所以会排在凌烟阁功臣榜上的最后一位,真不是因为李世民不重视他。如果我们梳理一下秦琼的一生,我们就不难发现,秦琼其实就应该排在这个位置上!

  秦琼,字叔宝,山东历城人。和演义小说里描述的不同,秦琼的父亲,并不是什么南陈大将秦彝。在真实的历史上,秦琼他们家其实是个文官世家。秦琼的先祖秦彭,在东汉时期曾任山阳郡太守。曾祖秦孝达,曾任北魏广年县令。祖父秦方太,曾任北齐广宁王府记室。父亲秦季养,曾任北齐咸阳王府录事参军。

  不过,到了秦琼爷爷和父亲这一代,因为当时北齐朝廷实在是太过黑暗,秦家父子干脆就直接辞官不做,归隐家乡。后来等到北周吞并了北齐,隋朝又取代了北周,秦家人虽然想出来做官,但因为此时已经改朝换代,所以也就没机会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秦琼长大之后,无法像其他士族子弟那样,凭借祖荫入朝为官。只能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参军入伍,靠军功博取功名。

  秦琼参军的时候,正是杨广在位期间。当时杨广虽然已经胡闹了几年,搞得各地民怨沸腾,但因为隋朝的家底还比较厚,所以暂时还没闹出什么大乱子。不过,等到秦琼参军之后,各地就开始逐渐爆发农民起义了。接下来的几年里,秦琼曾陆续在隋朝名将来护儿、张须陀麾下任职。这个张须陀,便是演义小说当中,那位‘靠山王杨林’的一部分原型。

  因为作战特别勇敢,所以没过几年,秦琼便陆续凭军功升迁到了正六品武将,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团级干部。

  如果隋朝不灭亡的话,单靠这股勇猛杀敌的精神,秦琼估计最后也不会混得太差。但遗憾的是,大业十二年,秦琼追随隋军名将张须陀,与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展开了战斗。这场战斗之后,张须陀兵败被杀,秦琼虽然侥幸逃了出来,投奔了虎牢关守将裴仁基。但没过多久,裴仁基便直接投降了瓦岗军。因为上司叛变,秦琼自然也只能跟着叛变,从一名隋军将领,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农民军。

  不过,加入农民军之后,秦琼却受到了瓦岗军领袖李密的重视。之前李密击败张须陀,靠的是打埋伏和人多势众。在那一战当中,秦琼展现出来的勇猛,让李密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而且,李密原本也是隋朝贵族,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才加入了瓦岗军。然而,瓦岗军原本是由翟让领导的,在后来的战斗中,李密虽然取得了足够的控制权,但麾下却缺少足够多的心腹力量。在和张须陀一战之后,李密正在积极培植自己的心腹势力,秦琼的到来,自然让李密喜出望外,直接将其招揽到了自己麾下,做了他的嫡系。

  此后,李密从农民军内部,抽调出了八千青壮年士兵,组织成一支精锐军队。秦琼便负责指挥这支精锐的一部分,负责带头冲锋杀敌。在这支军队当中,秦琼还结识了程咬金、单雄信等人,并和他们结为好友。

  随着这支精锐军队的成型,瓦岗军开始由一伙乌合之众,成长为一支真正能打硬仗的农民军。此后李密更是一路横扫河南大部分地区,将瓦岗军发展成了隋末第一大农民军,拥兵三十余万。最巅峰时期的李密,甚至被其他农民军共同推举为领袖,并且公推李密称帝。然而李密出于种种考虑,最后还是拒绝了这个建议。

  在李密麾下的两年里,秦琼率兵南征北战,名声越来越大,成了瓦岗军集团内部有名的几大猛将之一。此后,随着瓦岗军逐渐壮大,李密将目光投向了洛阳,率领瓦岗军和洛阳的王世充展开了大战。

  双方大战期间,原本李密已经击溃了王世充的主力,即将攻下洛阳。但就在这时,远在江都的杨广,却被奸臣宇文化及弑杀,麾下的十多万精锐隋军,也都被宇文化及接管。此后,李密为了避免腹背受敌的局面,不得不暂时和洛阳方面握手言和,转头去打宇文化及。

  在和宇文化及大战期间,李密曾一度中箭落马,多亏了秦琼拼死保护,才得以幸免。最终,瓦岗军靠着惊人的意志,总算是战胜了宇文化及。但是,胜利之后的李密,却开始变得骄傲自大,放松了警惕。可是洛阳那边,王世充却趁着瓦岗军和宇文化及大战之际,迅速恢复实力。等到大战落幕之后,王世充忽然率军进攻李密,一战击溃了瓦岗军。

  在这场战斗之后,李密逃往关中,企图依靠李渊的力量东山再起。然而作为直接领兵战斗的猛将秦琼,却被王世充所俘虏,成了王世充的阶下囚。

  不过,虽然成了俘虏,但之前瓦岗军和洛阳守军大战期间,秦琼的勇猛,却深深打动了王世充。所以,对于身为俘虏的秦琼,王世充也没有过于刁难,反倒是封秦琼为将军,希望秦琼能够归降于他。秦琼为了保命,再加上听说李密去了关中之后,被李渊所杀,瓦岗军已经彻底崩溃,所以也就没拒绝王世充的好意,暂时投降了王世充。

  虽然投降了王世充,但对于王世充这个人,秦琼却并不看好。在秦琼看来,王世充为人狡诈专横,不是那种最后会夺得天下的人。与其在王世充麾下任职,还不如另投明主。所以,武德二年二月,当李世民第一次率军进攻王世充的时候,秦琼和程咬金、牛进达等几个瓦岗军的旧将,直接临阵叛逃,在战场上投降了李世民。

  虽然降唐的过程有些曲折,但自此之后,秦琼总算是到了李世民麾下打仗。到了唐朝这边之后,李世民也是早就听说了秦琼和程咬金等人的勇猛,将其封为马军总管,同样负责冲锋陷阵,统领李世民麾下最为精锐的玄甲军的一部分。

  此后的几年里,秦琼在李世民麾下南征北战,基本上就扮演了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角色。武德二年,秦琼随李世民征讨刘武周,在美良川之战当中大战尉迟恭,介休之战率军正面冲击宋金刚主力。武德四年,随李世民征讨王世充,最后将王世充围困于洛阳。

  而后窦建德率十余万大军来袭,李世民亲率麾下三千玄甲军前往虎牢关,阻击窦建德,秦琼亦跟随其中。双方在虎牢关僵持了一个月之后,李世民趁窦建德大军松懈之际,派出玄甲军突袭窦建德大营,最后生擒了窦建德。这场战斗当中,秦琼亦是身先士卒,率先带兵凿穿了窦建德的军阵。

  武德五年,秦琼再次随李世民征讨刘黑闼。作战过程当中,依然十分勇敢,身先士卒,最终击溃了刘黑闼。

  打败了刘黑闼之后,李世民因为军功过大,开始受到李渊的猜疑和限制。李渊担心李世民会对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形成威胁,所以不许李世民再领兵。而作为李世民麾下的嫡系猛将,秦琼从此之后,也就没了上战场的机会。此后的几年里,秦琼一直留在长安,负责京城内的守卫工作。

  到了武德九年,随着太子党和秦王党的斗争,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李世民终于决定,抢先发动玄武门事变。作为李世民的铁杆支持者,秦琼自然也参加了这场玄武门事变,再次立下大功。李世民登基之后,秦琼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封邑七百户。

  不过,玄武门事变之后,秦琼就再没有上过战场了。这倒不是因为李世民对他有什么看法,而是因为秦琼的身体,已经不足以再支撑他上战场了。据秦琼自己所说,他一生参与过的战争,大大小小超过两百次。多年战斗受伤时流的血,恐怕有上百升。如此多的伤病在身,秦琼就算再强壮,也肯定是扛不住的。所以年纪稍大之后,自然也就无法再领兵战斗了。

  贞观十二年,秦琼因病去世,追赠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后改封为胡国公。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评定凌烟阁功臣榜,秦琼名列第二十四位。

  纵观秦琼一生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真实的秦琼,确实是一位难得的猛将,一位真正的大英雄。但他其实只是一个将才,而非帅才。只能在战场上带兵冲锋陷阵,却不能指挥千军万马独当一面。

  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往往会很重要,但不会特别重要。因为就算没有秦琼,也会有其他猛将来替代秦琼的位置。或许如果没有秦琼的话,很多历史会因此而改写。比如李密和宇文化及大战期间,说不定直接被宇文化及干掉了。

  但作为一名将才,能够发挥的价值,肯定是远不及同时代的李靖这样的帅才,更比不上那些在背后策划推动一场场战争,辅助李世民治国的顶级文臣了。而和秦琼身份相同的尉迟恭、程咬金等人,在玄武门事变后,仍然还领导过几场大战。尤其是尉迟恭,更是救过李世民的命。排在秦琼前面,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说为何秦琼最后会在凌烟阁功臣榜上,位列最后,这其实就是一个美丽的误会。秦琼之所以会名列最后,自然不是因为李世民有什么别的想法。而是因为李世民评定凌烟阁功臣榜的时候,是先从所有功臣们当中,挑选出二十四位功劳最大的。然后,根据他们在贞观十七年的官职,来评定次序。如果像秦琼这种,贞观十七年时已经去世的,则是按照其死后追赠的最高官职来计算。

  按照这个方法来排名的话,秦琼在这二十四人当中,官位最低。排在秦琼之前的那些功臣,比如长孙无忌,当时最大的官职是司空,正一品。尉迟恭是开府仪同三司,李靖是特进,程咬金是左领军大将军。这些人的官职,都比秦琼的徐州都督更大,所以自然排在秦琼前面了。

  从秦琼的故事当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个启发:并不是所有人都生来出身高贵,可以凭借家世为所欲为。像秦琼这种家道中落,或者祖上压根就没什么地位,其实也很正常。这样的人,如果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只能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自己的努力,才是天底下最靠谱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