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清朝奖赏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朝廷真的能够做到赏罚分明吗

  对清代奖赏制度翻新,能否做到真正赏罚分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传统通常伴随着变革与发展,奖惩制度则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根本,赏罚分明的制度可以促进社会的能动性。国家可以通过奖赏制度招贤纳士、笼络人心,借此来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历朝历代的奖励制度都存在着一定的社会缺陷,如何奖励、奖励多少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清代的发展总是给人出人意料的惊喜,制度是清王朝遵从的治国方针,上到帝王下到百姓,都是制度下的共同体,如此便有了清代奖赏制度的产生。本文将通过对社会多方面角度描写,使大家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清代的奖赏制度。

  一、加官进爵,光宗耀祖

  古代奖赏制度通常离不开官位的晋升与名望的提高,清代在“奖官”制度上有着自身的体制系统,借此来让清代官员为王朝鞠躬尽瘁。在“奖官”制度下,官员更愿意在政治上来实现自己的抱负。清代奖赏制度让官员的思想得到了正向控制,不仅如此,清代的科举制度给了更多人从事仕途的机会,用他们的真才实学来为王朝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将光宗耀祖与仕途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将封建社会的官场展现在大众视野中。

  01.仕途明朗,为官无忧

  清代的“奖官”制度主要包括“旌表制度”与“饰终令典”,也是一众官员穷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旌表制度”是在满洲八旗制度下的衍生产物,“旌表制度”往往可以充分地体现出一个人的地位,得此殊荣者都是为清政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的官员,他们被授予旗位,并通过这种方式被皇室接纳,如同免死金牌一般的奖励让官员无不为之向往。

  “饰终令典”往往是针对逝者死后的一种奖励制度,主要通过“追封”亦或者“皇室葬礼”等方式展现,这种官员在生前大多都是入朝几十载,为清政府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并且对王朝忠心耿耿才可得此殊荣。清代对官员的奖励与包容性使得该王朝存在于华夏大地500余载,大量奖励制度被后世所沿用,是我国封建帝制下奖励制度的巅峰朝代。

  品阶便是清代官员晋升的等级制度,渐渐地,晋升制度便成了奖励制度的一种,官员的每次晋升都标志着会受到中央的封赏。这种奖励并不只针对官员本身,还包括官员的家眷与妻女等。官员的夫人会随着丈夫的晋升而得到不同的封号,这种封号制度巩固了官员的社会地位,同时也使官员的家庭更为和睦。“世袭制度”同样是对功勋卓著家庭的一种认可,儿子可以永世继承先父的衣钵,将世家与制度捆绑在一起,让名门家庭为政府服务,巩固中央的地位与王朝的根基。

  02.严格科举,奖励颇丰

  清朝的科举制度帮助王朝在选拔人才方面有着极强的针对性,科举制度便是拉近政府与百姓的纽带,吸收了大量真才实学的士子来为大清的建设添砖加瓦。清朝的科举制度是极为严格的,其光大小考试便有4-5场,极大的加强了考试的公平性。如此严格的科举制度便衍生出一种独特的奖励制度,大多数学生参加科举考试的初衷并不是入朝为官,而是觊觎清代科举的独特奖励。其针对不同程度考试中上榜的考生奖励有所不同,所以便有大规模考生选择通过一年多考的方式来增加收入。

  清代科举制度为了调动各地学子的积极性,加大了乡试中奖励的占比,这使得许多偏远的地区衍生出了一种特别职业——骗奖考生。考生通过乡试中的成绩来换取政府的奖励,如此一来便出现人才无法聚集的情况,中央无法吸收有能力的年轻人,社会出现了很大一段时间的灰色风暴,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清政府不得不重视,所以乡试奖励制度不久就被取消了,风气也慢慢朝着良性社会发展。

  二、百姓富足,民心所向

  清王朝民间奖励制度的发展时间较晚,其像是是仕途奖励制度的附属产物。清代吸收了前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将百姓的生活作为发展的第一准则,社会保障制度被落实到了基层。如此衍生出的社会援助计划包括礼敬高年、恤赏措施等,加强了社会的包容性,社会在满清的统治下发展的更加迅速。

  01.尊老爱幼,长者为大

  自古以来尊老爱幼便是传统美德,清王朝将这种传统写进了管理制度中,帮助有经验的老者确立了社会地位,加强了局部的安定与团结。子需从父,父亲在家中地位便是归功于政府的制度。政府对于年过花甲的老者进行一定的社会援助,帮助家庭较为困难的独居老人稳定自身的生活。对城乡建设有一定贡献的老人给予附加奖励,金额在几两至几十两不等,国家鼓励各地加强对老人的安抚工作,并强制子女对老人进行赡养,国家将老人的利益与社会发展进行了捆绑,安抚老人的工作在各地开展的绘声绘色。

  爱护幼儿的实施则存在着一定的阻碍,王朝对于子女较多的家庭进行补助措施。但是由于错报误报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制度在开展不久后就面临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并没有落实到全国各地,最后只得不了了之。

  02.恤赏措施,保障军队

  军队是一个国家攘外安内的根本,军队的发展一直是国家的重中之重,清代社会制度中官兵制度得以正常实施,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抚恤制度的保障。抚恤制度极大程度的减缓了百姓对政府的怨恨,也积极鼓励子女进行参军,军队的扩充促进了清王朝极强的战斗力,将马背文化深入华夏大地的每一寸角落。随着军队的扩编,伤残指数提高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数值,清王朝对参军子女加以抚恤制度,通过多种渠道给予参军子女提供生活便利,保障参军子女的生长环境。对参军父母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使得军人在参军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尽心竭力地为王朝守护国土。

  奖赏制度在军队中同样适用,这与仕途有着许多千丝万缕的联系,军中以军功论等级,将奖赏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士兵的身上。军队对有功者进行奖赏,对有过者进行惩罚,通过这种严格的制度来保障队伍的纪律性,这也成为清王朝在对外战争中能够取得胜利的基础,王朝也通过增加粮饷等措施维持军队的稳定性。

  三、鼓励民间开店,加强商业奖励

  清政府虽沿用闭关锁国的制度,但是对本土工商业者的扶持力度是极大的,清代市井商业也达到了顶峰,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随着政府的奖赏补贴日渐提高。清王朝在面对饥荒时,奖励开仓赈粮的大户,既解决了饥荒问题,又能调动地方经济的复苏,是一举两得的奖励制度。国家还对民间店铺进行免税的奖赏措施,让地方经济在政府的操控下朝着繁荣方向发展。

  01.农业发展——高价回收的变相补助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清政府对农民的奖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高价回收农产品制度更像是一种变相的奖励措施,将农民的发展看作国家发展的根本。通过奖励制度不单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使得中央可以直接管控地方经济,农业前景一片祥和。清王朝还落实了一系列奖励丰收的制度,奖励金额在每年几两白银左右,虽然奖励金额对百姓来说并不会解决大的问题,但是将政策落实都基层,将奖励制度落实到基层,是其他各国都无法做到的一项重大方针。

  02.轻工业稳定,落实奖励免税

  免税制度的发展是工商业发展的基石,其主要表现在对中小型个体工商业者的扶持。政府鼓励民间建厂,国民经济的发展完全交给百姓,政府在其中扮演调和的角色。轻工业的发展落实在了社会基层,引起了巨大反响,政府多种奖励制度共同运用、恩威并施,民间百姓积极响应,市井林立般的繁荣景象映入眼帘,清王朝也通过奖励制度将农经两项社会主干牢牢的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四、总结

  奖励制度不单标志着国家的繁荣与富强,还镌刻着统治者的一种政治智慧,清王朝的奖励制度扎根之深、落实之久,是任何王朝都无法比拟的存在。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入朝为官,科举制度得以长久发展。提高垂暮老人与孩童的地位,社会制度井然有序。奖励农业商业者的发展,让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奖励制度使得清王朝在统治过程中获得了极高的名望,这也是其可以在华夏大地百年经久不衰的表现形式。清王朝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宣布自己的民族智慧。通过对多方面资源制度的整合,将清王朝的奖励制度推向了顶峰,树立了极强的民族信念。

  参考文献:

  《奖赏制度与清代社会简论》

  《清代的奖赏制度研究》

  《清代的军功议叙奖赏制度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