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是如何绊倒和珅的?忍辱负重,半生磨一剑
关于刘墉和和珅的电视剧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要数1996年的《宰相刘罗锅》,这部剧在当年引起了万人空巷的收视热潮。剧中的两人不仅是职场对手,还是一对欢喜冤家。由此两人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刘墉与和珅真的像剧中那样吗?他们之间又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呢?
看过《宰相刘罗锅》的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刘墉和和珅的年龄,似乎差不多。但实际上,和珅出生于乾隆十五年,也就是1750年;刘墉出生于康熙五十八年,就是1719年。和珅比刘墉小了31岁。
刘墉前半生并不在京城为官,直到1776年他57岁时才回京;这时的和珅26岁,正是仕途攀升之时。也就是说,刘墉与和珅前半生没有交集,他们的故事从刘墉回京后开始。
刘墉回到阔别已久的京城,官位还没坐稳,就遇上了一个难缠的对手,和珅。
乾隆47年,御史钱沣参劾山东巡抚国泰和布政使于易简勾结在一起,营私舞弊,勒索下属,导致山东历城等地区出现巨额亏空,官民深受其害。乾隆皇帝非常重视这个案件,于是立刻下旨,命和珅、刘墉和钱沣去山东调查此案。
单是听这三人的名字,就不难想象这个三人调查小组的分量。
这个案子最麻烦的地方,就是和珅。和珅和国泰的关系非同一般,如果再查办的过程中有意包庇,那此案肯定就不了了之了。
那怎么办呢?刘墉并没有忌惮于和珅的势力,他深知和珅与国泰的关系,因此经常与钱沣秘密商议对策。如此一来,两人难免要针锋相对了。
有铁面无私的刘墉主持正义,和珅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包庇国泰等人,案子最终被查清,国泰和于易简被绳之以法,一大批与此有牵连的官吏也纷纷免职,百姓为之大快。这是刘墉与和珅的第一次交锋。
刘墉刚正不阿的同时,也就得罪了和珅。之后,刘墉还将和珅有意包庇之事报告给了乾隆,但乾隆皇帝并没有深究。看到乾隆这种反应,刘墉立刻就明白了,和珅虽然年纪轻轻,但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却是不可取代的,想要绊倒和珅,需要慢慢来。
刘墉虽然耿直,但也有心机。此前的进言已经让自己陷入到非常被动的局面,事已至此必须得哄一哄和珅。刘墉想起此前和珅曾向他要过字,刘墉是书法大家,虽不至一字千金,但当时也是十分有名的。于是,刘墉赶紧提笔研墨,工工整整写了两幅字,亲自给和珅送了过去。
和珅是个聪明人,老前辈都亲自来了,自己又何必不依不饶呢?于是连忙收下道谢,笑脸相送。两人第一次交锋就这样化解了。
那么两个人的关系是否也就到此为止了呢?
不是的。在此之后,刘墉对和珅以公谋私、贪污腐败的种种行径进行了暗中调查,表面上刘墉保持着一贯的中庸之风,但暗地里他收集的和珅的罪行正在不断增加。
1800年,也就是嘉庆四年的正月初三,乾隆驾崩,和珅的靠山顷刻间倒塌了。这正是绊倒和珅的最好时机。刘墉多年来收集的证据终于派上了用场,嘉庆在理清和珅的罪行之后,将和珅革职、抄家、查办。
判决很快下来,和珅一家满门抄斩,和珅本人将受极刑。后来在刘墉的求情下,念和珅是前朝重臣,嘉庆思索再三,赐和珅在狱中自缢。
和珅一案告终之时,刘墉被嘉庆授予太子太保衔,此时的刘墉已年过八十。晚年的刘墉依然清正廉洁。公元1804年,刘墉以86岁高龄在家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