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他是北魏开国功臣,107岁监典后宫精爽不衰,活到120岁

关于北魏官员罗结的年龄,《北史》载,“罗结……年一百二十,卒”;《魏书》载,“罗结……年一百二十岁,卒”。在正史记载中,历朝历代活过一百岁的官员寥寥无几,而罗结则是北魏最长寿的官员。

要了解罗结,还得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说起。北魏的前身为代国,国内有鲜卑拓跋、独孤、贺兰等三十六部,后为前秦所灭,国君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侥幸出逃。前秦将原代国版图一分为二,河东由刘库仁掌管,河西由刘卫辰负责,后拓跋珪在刘库仁部寄居。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国内大乱,刘库仁被杀,其弟刘眷代之,刘库仁之子刘显不服,杀掉刘眷,刘眷之子刘罗辰出逃,归附拓跋珪。

拓跋珪的身份特殊,他既是刘显弟媳的内侄,又是原代国国君什翼犍的孙子,很有影响力。为了消除政治隐患,刘显除了要杀刘罗辰,还想杀拓跋珪。消息走漏后,拓跋珪自知不敌,于公元385年八月逃往母亲老家贺兰部。此次逃亡,险象环生,除了长孙犍、元他等几个旧臣保护,罗结也起了重大作用。“罗结,代人也。其先世领部落,为魏附臣。刘显之逆,结从道武幸贺兰部”。

这次成功护送,改变了罗结的命运,史官称“罗结枝附叶从,子孙荣禄”。登国元年(386年)正月,拓跋珪重建代国,即代王位,封赏功臣,“班爵叙勋,各有差”,罗结被赐爵屈蛇侯,成为北魏的重要人物。道武帝拓跋珪在位二十四年,儿子明元帝拓跋嗣在位十四年,历史车轮很快就到了太武帝拓跋焘时代。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罗结一直受到恩宠,官职越来越高,到了太武帝初年(424年),罗结“累迁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

北魏中枢部曹的设置别出心裁,共设五尚书(殿中、乐都、驾都、南部、北部,后加右民尚书),下设三十六个部门,罗结“总三十六曹事”,可见其在拓跋焘心目中的分量。在职期间,罗结不辞劳苦,日理万机,但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年一百七岁,精爽不衰”,忠心耿耿地为国效力。对于这位年龄足可以当太爷爷的老臣,拓跋焘“以其忠悫,甚信待之”,忠诚谨慎,很信得过。

后来,拓跋焘给了罗结一个新任务,“监典后宫”。拓跋焘是个“雄才大略,威服四夷”的雄主,但其后宫也有大量美女,其中有封号的有十二位。拓跋焘的后妃,大部分以鲜卑贵族为主,也有一些地位不高的汉女,后宫权力几乎被鲜卑女瓜分,实力平均,但不够安定。拓跋焘常年征战,无暇顾及后宫秩序。为此,拓跋焘封忠诚可靠的罗结为长信卿,让其监督监控后宫,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拓跋焘脾气暴躁,动辄杀人,罗结多次“出入卧内”,好言劝慰,谆谆教导。一百一十岁时,罗结身子骨出了问题,拓跋焘下诏让他退休养老,赐给他一块地,并专门为他建造了一座城池,取名“罗侯城”。罗结资深,政治经验丰富,即便退休,朝廷也离不开他,“朝廷每有大事,驿马询问焉”。十年后,罗结老死,享年一百二十岁,朝廷赠宁东将军、幽州刺史,谥曰贞。罗结生有近十个儿子,其中一子罗斤,多次随拓跋焘出征,屡立战功,历任四部尚书。(刘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