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你怀旧的86版西游记其实只是一部儿童剧!

文 | 罗罔极

转自知乎,本文已获作者授权转载

微博完全被六小龄童刷屏。虽然六小龄童节目被央视春晚毙掉一事是假的,但广大群众都表示他是大家心中永远的真正的美猴王。据新华社统计,1986年版的《西游记》已经重播了3000多次,观看量超过60亿。相当于每个中国人看了不止四遍。孙悟空在我们心中的第一形象,大概就是六小龄童的样子。于是,有人在知乎问了一个问题:

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真的好吗?请问好在哪里?

一位叫@罗罔极的知友给出了很有代表性的回答。原来,你以为你懂的《西游记》,可能不是“真的”《西游记》。《国家人文历史》经作者授权转载,供各位读者讨论参考。

六小龄童演的猴确实好,几近以假乱真的程度,但它未必像孙悟空,最起码,不像原著小说里的孙悟空。

那孙悟空究竟是什么样的?

吴承恩这样描写:《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宝林寺的僧官看到他:

真个是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就像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

别不信,最像此描述的,是《西游降魔篇》里的孙悟空。

猪八戒也远不是86版那个肥头大耳嘟嘟嘴的卖萌猪。吴承恩如此写:《西游记》第二十九回:

我那大徒弟姓猪,法名悟能八戒,他生得长嘴獠牙,刚鬃扇耳,身粗肚大,行路生风。”“他本是天蓬元帅临凡,只因错投了胎,嘴脸象一个野猪模样。

最像原版猪八戒的,是张纪中版

实际上,西游记从来就不是一本老少咸宜的书(多数人读过的都是青少年现代白话阉割版)。

原著很重口,涵义很深刻

首先,原著里人物丑陋,勾心斗角。悟空八戒沙僧都曾是以吃人为生的野生妖怪,尤其是沙僧,唐僧的前九世很可能都被沙僧吃了。《西游记·第八回》,那怪道:

“我愿皈正果。”乃向前道:“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

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这去,但恐取经人不得到此,却不是反误了我的前程也?”菩萨曰:“岂有不到之理?你可将骷髅地挂在头顶下,等候取经入,自有用处。”怪物道:“既然如此,愿领教诲。”

菩萨方与他摩项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做个沙悟净。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

说孙悟空吃人的。《西游记·第二十七回》行者笑道:

师父,你那里认得!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

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

原著中还有许多儿童不宜的情节。简单举两个例子。《西游记·第三十回》:

当晚,众臣朝散,那妖魔进了银安殿,又选十八个宫娥彩女,吹弹歌舞,劝妖魔饮酒作乐。那怪物独坐上上席,左右排列的,都是那艳质娇姿,你看他受用!

饮酒至二更时分,醉将上来,忍不住胡为。跳起身大笑一声,现了本相。陡发凶心,伸开簸箕大手,把一个弹琵琶的女子,抓将过来,扢咋的把头咬了一口。吓得那十七个宫娥,没命的前后乱跑乱藏……

却说那怪物坐在上面,自家斟酒,喝一盏,扳过人来,血淋淋的啃上两口。

《西游记·第七十二回》里蜘蛛精的描写:

那些女子见水又清又热,便要洗浴,即一齐脱了衣服,搭在衣架上。一齐下去,被行者看见——

褪放纽扣儿,解开罗带结。

酥胸白似银,玉体浑如雪。

肘膊赛冰铺,香肩欺粉贴。

肚皮软又绵,脊背光还洁。

膝腕半围团,金莲三寸窄。

中间一段情,露出风流穴。

张纪中版《西游记》中的蜘蛛精

西游原著其实是不适合拍成电视剧的,若真要拍,起码也得是《冰与火之歌》的规格。首先是少儿不宜,其次是思想内涵极其深刻(借神魔佛道的背景讽刺社会,有关这类的解读何止千万字)。

再者,画面着实庞大。《西游记·第五回》:

方天戟,虎眼鞭,麻林摆列;青铜剑,四明铲,密树排阵。弯弓硬弩雕翎箭,短棍蛇矛挟了魂。大圣一条如意棒,翻来复去战天神。

杀得那空中无鸟过,山内虎狼奔。扬砂走石乾坤黑,播土飞尘宇宙昏。只听兵兵扑扑惊天地,煞煞威威振鬼神。

大闹天宫的场面若让好莱坞拍成电影,指环王恐怕也只能跪下了。

86版《西游记》中大闹天宫的打斗场景

所以我想说一件事情:

86版西游记由于审查、思想、以及当时拍摄技术等种种原因,它和西游记原著的出入极大。

诠释孙悟空的不同方式

六小龄童的表演固然好,但那只是他诠释孙悟空的一种方式。

而周星驰、张卫健则是诠释孙悟空的另一种方式。

这三种诠释都属于另辟蹊径,不符合名著。

但是,六小龄童却经常去说人家周、张等“篡改世界名著,辱没中华文化”,做出诸如此类等等的道德抨击。仿佛孙悟空这个角色只能由他来演,其他一概胡扯。

而事实上,正是六小龄童与其团队,一手把一部伟大的古典神魔小说改编成了优秀儿童剧。

那些极度吹捧86版西游记的人,我想问一个问题:你们看完全剧,除了说说“孙猴子演得不错”“猪八戒也不错”之外,还能感受到什么?

抱歉,我几乎没感受到一丝佛与道的思想内涵,也没看出任何讽刺不公社会的行为动机。

我也只能随口说说:“演得不错”。

它究竟体现出什么“文化内涵”了?

在86西游里,孙悟空是高大全的党员,唐僧是迂腐不化的笨蛋,八戒是一只圈养猪,沙僧则只会说:大师兄二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

这样一部脸谱化的西游记,真是你们想要的?

然而周星驰虽“恶搞”西游记,在里面添加女主角,创作出与原著看似毫不相干的剧本,并被六小龄童批评“拿棒子的动作像流氓”。但是,我却在里面习得了许多深刻内容。

在《西游降魔篇》中,我看到玄奘不是脑子转不过弯的笨蛋,而是真正懂得悲悯众生的僧人。

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真正的痛苦;

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

有过牵挂,才能了无牵挂。

在《西游降魔篇》和《大话西游》中,我看到孙悟空不是脸谱化的英雄形象。

而是一个因大闹天宫被佛祖关压了五百年,却仍“冥顽不灵”,企图再次棒指苍穹的悲情大圣。

在《西游降魔篇》中,我懂得了,少女们爱的不是天蓬元帅,而是天蓬元帅的那副皮相,而一旦他毁了容,少女们则纷纷避恐不及。

陈佩斯说,好的喜剧,往往包裹着悲伤内核。就如同,金·凯瑞以喜剧对抗社会牢笼,周星驰以喜剧表达人文思想。

“艺术家用谎言道出真相”

然而现在有许多老一辈人,他们看不懂当代青年弄出的一些东西,却总习惯以自身标榜的所谓“资历”来堂而皇之地对其批判(像不像不识白骨精的唐僧?)。

好似把顽固、不知创新改革当成了一种文化美德,简直就像是古代的腐儒。

我想,孙悟空已经不止是一个特定角色、名称,它俨然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

而文化符号可以有多种不同地表现方式,它不该被某一人或某一种特定形式所垄断。

而我认为可悲的是:曾经最先给传统文化作出大量改编的,却和现在四处叫嚣“尊重传统文化”的,往往是同一拨人。

六小龄童把他个人一心想塑造的正面猴王、盖世英雄、含有戏剧精粹的灵明石猴表演得淋漓尽致。

而周星驰,同样把他个人所理解的与天斗、与地斗、与命运作出不屈抗争的傲骨妖猴诠释得刻骨铭心。

六小龄童演得好,但并非最好,因为每个演员对孙悟空的理解和表演方式都不同,且都不符合名著,所以,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最好的孙悟空”,只有“不同风格的孙悟空”。

结尾引用一句深得我意的话:

“人的本能就是拒绝承认甚至去理解和自己认知相反的事物”。西游记是一篇佛教(权势)的高级黑小说。

——引自评论区文浩

最后说一下:但凡读过西游记的人,一般都不会说自己懂西游。而“自以为”懂西游的人却很多,他们大多数都是没读过书的人。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

请扫下方二维码,鼓励下作者吧

好文推荐

孙悟空有一个妻子,不过不是紫霞,而是一个无名的金鼎国女子。孙大圣对妻子很疼爱,偷王母娘娘仙桃时,不忘专门偷一件仙衣,“与夫人穿着”。看到悟空像八戒一样对世俗存有各种眷恋,令人好不适应。

2016年,是“文革”爆发50周年。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年轻人在老去、死去。作为子女的我们,年轻一代,又有多少人愿意倾听父母辈们经历的“老掉牙”故事?

海参崴来自古老的肃慎(满洲)原住民语言,汉译为“海边渔村”或“海边晒网场”。清朝时闯关东的河北、山东人把这里叫做“崴子”,以为当地盛产海参,所以汉译为“海参崴”。后来,海崴被沙俄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统治东方”,成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重要军事要塞。

国家人文历史 ∣id:gjrwls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国历原创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