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古代如何处理朝鲜边民越界案

元朝时期

公元1107年,高丽尹瓘率1.7万部队攻打女真取胜,在朝鲜半岛东北部修建了东北九城(咸州、英州、雄州、吉州、福州、宜州及通泰、平戎、公崄),立公崄镇定界碑,单方宣布此地为高丽领土。两年后,乌雅束率女真军收复失地,捣毁公崄镇定界碑。但高丽仍宣布对此拥有主权。当时元朝统治者正忙于剿灭中原的农民起义军,无暇东顾。

明朝时期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命令军队于1388年攻入中国东北地区,准备模仿元朝在朝鲜半岛设立双城总管府的模式,设立铁岭卫,遭到高丽王朝的抗拒。

朝鲜王朝取代高丽后,称公崄镇迤南全部属于朝鲜。1393年,明政府将铁岭卫置在辽东境内,默认了朝鲜对此地区的统属。1403年,朝鲜北部女真人上奏明政府,说“咸州(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迤北,古为辽、金之地”,明成祖因而降敕与朝鲜,索要这一带的“十处人民”(主要为女真人)。

(朝鲜笞刑,俗称打屁股,沿自唐律刑罚“笞、杖、徒、流、死”。网络图)

朝鲜则以明太祖默许地归本国为辞,称女真人“来居本国地面,年代已久,……且与本国人民交相婚嫁,生长子孙”,请求“令本国管辖如旧”。

明成祖表示“朝鲜之地,亦朕度内,朕何争焉”,同意将铁岭以北,公崄镇(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以南的“十处人民”让给朝鲜。

不久,朝鲜在图们江中下游南岸地区共置六镇,合称东北六镇。朝鲜招募民夫修筑邑城、设置镇堡。沿图们江,从会宁的秃山烟台起,直至庆源训戎镇修筑了数百里长城和数十个城堡(李朝长城),奖励移民,动员南部人口向六镇迁移,彻底有效支配图们江南岸地区,图们江随之成为中、朝两国东段边界的界河。

到了明宣宗时期,明政府对朝鲜的越界进攻定性是“远夷争竞”,坐视朝鲜的蚕食。这种态度也是明朝皇帝处理朝鲜问题的传统思路。

由于明政府为了边境的安宁,一让再让,令朝鲜得寸进尺,最终侵占了鸭绿江和图们江以东的领土。

从此,这条中朝边界成为两国的传统疆界,但是没有规定具体的路线,这就让朝鲜钻了空子。

清朝时期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朝鲜王国咸镜道、平安道的边民数十人带着刀枪、鸟枪偷渡鸭绿江,在三道沟(今吉林省临江市境内)一带与清朝士兵发生冲突,枪伤驻防协领勒楚等多人,朝方1人中箭死亡、数人受伤。

尽管冲突很小,双方的伤亡也很少,却让康熙大发雷霆。

康熙立即命礼部发文,责成朝鲜政府迅速将人犯捉拿归案,等候北京派人审讯。随后,清廷下发敕书,以皇帝的名义通告朝鲜,上国将派遣查使,也就是专案组和朝鲜国王一起审讯犯人和该管的地方官。康熙还在敕书里点名要追究朝鲜国王平日里疏忽边防的罪责,并要“专案组”察议国王。这一处理,在以往的边民越界事件中是从来没有过的。

这让朝鲜深感不安,预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从前因边民越境惹事,礼部咨文也提过“察议”国王,但大多是礼部提议皇帝下令免议,这一次却在敕书中提到“察议”国王,似乎难免其责。

朝鲜为了赶在“康熙特使”到来之前捉拿犯人,任命两名文官为按核使前往西北两道,同当地监、兵使一同搜查犯人。同时,发布告示对捕告者予以重赏,规定公私贱、官奴婢免贱并免兵役,良人升为堂上,出身升堂上后授以实职。由于朝鲜在西北两道大肆搜捕犯人,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最后,数百朝鲜人在这起事件被捕入狱,被押送到汉城的近百人。此外,犯人越江处地方官和原籍地方官均被押送到汉城;另有咸兴判官、熙川郡守、宁边府使、江界府使,加上咸镜、平安两道监、兵使等,令都被绑到汉城受审。也有些地方官畏罪自杀。

不过朝鲜君臣对此并不关心,他们最担心的是国王会不会“奉旨受辱”,干脆就拖。

“康熙特使”带着敕书来到朝鲜,国王托病没有到恩门迎接。

朝鲜君臣把特使迎接到“慕华馆”,暗中花了不少银子,想让国王不参加“会审”。

尽管如此,“康熙特使”还是坚持要求,国王一定要出现在审讯的最后一天,。因为康熙皇帝有明文规定,谁敢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朝鲜肃宗李焞虽然不用一直出场,但极力主张要严惩犯人,提议施放鸟枪的6名主犯处斩、妻子为奴;其他越境者十九名因同参越境亦处死;地方官分别处以革职流二千里、降等二级或五级。

(中朝国境及朝鲜生造出的间岛地区位置。网络图)

审讯结束后,“康熙特使”要求国王拟定一份谢罪书。此时,朝鲜三公到楹外自请受罚,他们觉得国王写这个东西像供状,太丢脸,请求处罚他们个人以换取国王的面子,“特使”退而求其次,允许国王口头谢罪。至此,共审犯人才算结束。

不过,这事儿还没完。

清政府还让朝鲜国王交罚款,白银两万两,朝鲜重臣郑载嵩联合其他两位大臣上书认为罚得太重了,遭到清朝礼部痛斥一顿。

第二年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清朝礼部向朝鲜递交咨文,历数朝鲜的诸多“罪状”,直斥朝鲜“主弱臣强”,并将郑载嵩等三人抓捕后,要求朝鲜政府治罪。

经过这次事件,朝鲜政府受到严厉惩戒,自觉对边境军民进行约束,保障了中朝边境线的大体稳定。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康熙派乌喇总管穆克登与朝鲜接伴使,汉城府尹朴全、咸镜道观察使李善溥一同到边境地区勘定边界:在小白山上树碑,确认红丹水为图们江正源,在长白山东南数十里的虚项岭,定为分水岭,议定在陆地边界开始立栅、堆石分界。

不过,穆克登一行并没有找到鸭绿江和图们江的正源,也完成后续的定界标,全权委托朝鲜官员,后来又起了纠纷。

1885年、1887年,朝鲜两次要求勘界,要把今天中国境内的海兰江视作“土门江”,这就是“间岛问题”由来。

附录:朝鲜历次越界案

1889年,朝鲜政府命令平安北道观察使在鸭绿江对岸设立28个面,分属江界、楚山、慈城、厚昌四郡。

1901年,“大韩帝国”军官率七八百名士兵侵入中国领土,杀害中国地方团练38人,铡死中国农民6人,焚烧34户的住房。

1902年5月,“大韩帝国”任命政府从三品官李范允为“视察官”,强迫中国境内的朝鲜垦民向大韩帝国交租纳税;又任命政府参赞李荣泰为“乡约长”,政府三品官徐尚武为“副乡约长”,负责“保护”朝鲜垦民。

1903年,借着俄国人的支持,“大韩帝国”干脆自行任命了李范允为“北边垦岛驻扎管理使”,肆无忌惮地到中国境内开枪放马。

1903年3月到10月,朝鲜徐相懋多次率众非法渡鸭绿江,对中国东北辑安、通化、宽甸、临江等地的中国民众和朝鲜垦民烧杀抢掠。

当年11月20日,更有朝鲜士兵七八百名非法渡江,袭击临江县城。(号:songshugong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