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独步千秋的大帝国还是回光返照的落日余晖

清朝康雍乾盛世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进入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农业发达,耕地面积广大,农业技术进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产量大增。手工业兴盛。纺织,冶炼,瓷器,茶叶等产业发展迅速。大量产品远销欧美。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大作坊。国内外贸易来往密切,经济总量逐渐增大。在此基础上,中国进入了一个物产丰富,可以自给自足的“天朝”时代。

发达的农业经济

封建时代的经济成就往往表现在农业方面。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无不坚定的坚持农桑政策,奖励垦荒,减免赋税,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推广新式农作物。以及康熙皇帝的“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推行“摊丁入亩”的举措。为的就是加强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促进农业的生产。据统计明朝在洪武年间拥有耕地3.7亿亩,到了万历年间全国耕地面积约为7亿亩。后来随着明清两朝的政权更迭,经过一系列的征战。在清朝顺治年间下降到不足4亿亩。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恢复到了6亿亩。雍正年间达到7.2亿亩。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达到7.4亿亩。然而,考虑到封建王朝存在的一些行政漏洞和没有实际统计的边远地区。清朝的耕地面积肯定还要多。农业技术的进步还是得耕地的实际产量要比以前更高。因为南方地区的气候更适合农作物生长,而且特殊的气候使得当地的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是一年三熟。从而养活更多的人口。

兴盛的手工业

农业的发达自然为手工业的兴盛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随着雍正皇帝“摊丁入亩 ”“废除贱籍”等政策的实施。大量的手工业者进入到市场当中去。雍正朝以后,丝织,制糖,制瓷,冶矿等行业全面兴盛起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江宁、苏州、杭州、佛山等地的丝织业十分发达。乾隆时期,仅江宁一地就有纺织机器3万张。南方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作坊。当时甚至出现了类似现在的上下游产业链。精美的丝织品吸引很对人来购买云锦,蜀锦和苏绣粤绣等享誉中外。随着采冶炼的技术进一步成熟,北方的冶铁,西南的采铜,采铅都非常繁荣。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全国拥有矿厂超过300家。拥有矿工数百万人。年产量达到上千万斤。此时,福建、台湾的制糖业,江西江苏的制瓷业,浙江的造纸业以及四川的井盐业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繁荣的商业帝国

农业手工业的兴起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随着商业的发展,商帮开始逐渐壮大。这其中又以徽商、晋商的实力最为雄厚。他们的生意遍布全国,有的 甚至发展到了海外。这些商帮资本力量雄厚,有的帮派中拥有达到数百万两的白银的巨富,有的商帮可以调动上千万两白银。这些商帮或控制某一行业从事垄断,或者经营存款和汇换业务,逐渐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这些商帮甚至会和朝廷做生意,有时商帮资金周转不灵时。朝廷也不惜动用皇室资产来帮助他们。这一时期中国的国际贸易业非常兴盛,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清朝向海外销售茶叶超过1600万磅。中国产的200余种商品销往欧洲,有超过80种商品只有欧洲的上流社会才能消费。欧洲人在美洲和印度掠夺的白银大部分流入了中国。据史料记载,1822年(道光二年)农历九月十八日晚,广东十三行一间商铺起火,火势随着秋风蔓延,连着烧了了三天三夜,烧毁市街70多条,里巷700多条,房屋12000间以上。据说,大火以后,从灾区挖出了大量被高温融化的白银和西方银币,被融化的白银流出一二里地。损失总计超过白银4000万两。

康乾盛世,其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地位,说他是盛世,可他不过四五十年后就让中国进入了无比黑暗的深渊,说他不是盛世,他又确实达到了历朝历代从未达到的巅峰,整体来说,康乾盛世达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