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庙:时隔2100年,谁是牛郎,谁是织女;依旧分不清!
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一道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最早记载于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其故事的发生地就在现在的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办。
据保护碑记载:牛郎织女石刻为汉朝制造。汉武帝元狩三年,为训练水军,在今长安斗门镇一带,开凿了昆明池。池中刻制石鲸,两岸刻制牛郎、织女,以象征天河。
织女石刻在织女寺里面,织女寺本地人叫石婆庙。位于长安区常家庄村西,规模较大,本地人把这当成“送子观音”来拜,谁家没有小孩,拿一双小孩鞋放在庙里,就能怀孕。听说很灵验,所以香火很旺。
石婆庙不大,前殿为玉皇殿,后殿内即供奉织女像。平时少有人来,一道七夕节,那是人山人海。听说沣东要在这里盖七夕情侣文化公园,初步方案已经规划。
织女身高2米,底座与身宽相近,高为120米。解放后曾被碑林博物馆收走,陈列在西安碑林内。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不辞辛苦,一腔执着,终于要了回来。否则,现在要看你先要到碑林买门票了。
班固《西京赋》:“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到底哪里是左,哪里是右。一笔糊涂账。细织女的发型很酷,细看还是大背头,有些像周润发。有人说这才是牛郎,似乎有些道理。
牛郎石刻在石爷庙里,比起织女的石婆庙可是要寒酸多了。路很好找出石婆庙向西约6里,在镇东街北有一个废弃的棉花厂,石爷庙就在里面,小是小了些,可这小庙也是民国时期建筑。
小庙青砖古朴,虽然寒酸,但是比较符合牛郎的家境,毕竟织女那是玉帝的女儿,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
牛郎石刻身高215米,底座与身宽相近,高125米;在石像后面挂着的锦旗上写的是石婆。其实呀,这两尊石刻到底谁是牛郎、谁是织女,也没个准确的说法。《陕西省志·文物志》和《西安市志·文物志》认为这是织女,可《长安县志》却说这是牛郎。县官不如现管,这里成了牛郎。
老百姓可不管你陕西省、西安市和长安县咋说,自己认为啥就是啥。看着牛郎的样子,慈眉善目,瓜子脸,还有凤眼柳眉,说是织女,还真有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