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 总说实现四化,杨念群解答到底什么是现代化?
杨念群教授
文 |杨念群
转自《中国经营报》(id:chinabusinessjournal),本文有删节。
大家上高中时受的历史教育,不客气地说,比较教条,比较僵化。大家脑子里熟悉的历史图式,可能就是所谓“五大生产形态”。中国近代史演进的惯常模式,就是所谓“三大高潮、八大运动”,以八个不同的重大事件为标志,从鸦片战争一直讲到“五四运动”。不少人仍习惯于用这样的方式来看待历史。
比如,中国古代是有奴隶的,但它为什么一定会构成一个“社会”?看了一些相关史料之后,你就知道,即使在某个历史时期很普遍地使用奴隶,也不一定形成一个“奴隶社会”。再比如,我们常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但严格地讲,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封建社会”作为一种完整的历史形态已经不存在了,只是在某个特定时期会重演类似“封建”的个别历史现象。
当然,这些观点如今的中学课本里肯定不给你作进一步解释,只会有一个确定的结论,使你相信历史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我今天给大家“洗脑”,就是想介绍几种不同的认识历史的方法。
现代化:
西方文明“扩散+流动”
大家看到“后现代思潮中的历史观”这个题目,也许会觉得陌生。这不奇怪,在世界范围内,从后现代的角度看待历史学,也只是最近二十年才逐渐流行起来的。
对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后现代”似乎还很遥远,但你们当下正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一个“后现代”的状况之中。比如你们看的很多穿越剧,一下子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穿越剧其实就是用“后现代”方法处理历史的一种方式。从学术上说,“后现代”的思考与历史学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后现代思潮”,就是从批判的角度对现代化所导致的结果进行反思。从这个角度看历史,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我们要理解“后现代”,首先就要理解什么是现代?或者说什么是现代化?这个话题有点深奥,思辨性比较强。不少人平时习惯于看一些野史、穿越剧、清宫戏、通俗小说,还有通史等等,我建议还是应该慢慢地培养一种更有深度的对历史的思考。
我们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现代化思潮与现代化运动是如何发生的。
首先,什么是现代化?我们总是不断提现代化,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它到底是什么呢?概括地讲,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它在17世纪至19世纪之间形成于西欧和北美,逐渐扩及到其他欧洲国家,并在19世纪至20世纪传入南美、亚洲和非洲大陆。这个过程是由“发生”到“殖民”的过程。所以,现代化的第一个历史特点就是“扩散性”,它是从一个点向周边扩散的过程。我们现在谈全球化,全球化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开始就形成“全球化状态”。
现代化由欧洲扩散到全世界,它的内涵是跟旧社会、旧制度对立的,现代化的过程是旧的社会、经济、心理受到侵蚀直到崩溃的过程。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化的,专门化的。社会的组织成员开始脱离先父的血缘关系、地方种姓或等级结构,被安置在单位关系之中,开始自由流动。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现代化之前我们有自己的家庭、宗族和社会关系,有一个概念叫“乡土中国”。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家族或宗族具有非常权威的社会。我们生活在传统的、血缘规定的家族关系里面。我们要超脱这个家族关系,在一个新的社会组织里安置自身,就得自愿或被迫流散出旧有的体系。这就是现代化的第二个特点:个人身份的“流动性”。也就是说,你原来可能会被限制在一个相当固定的由血缘规定的范围之内,后来逐渐脱离了这个限制,这是它的总体历史特点。
现代化
“三驾马车”
在经济领域,以牛顿以来的科学研究为基础,随着工业体制高度发展趋于成熟,工艺技术快速提高,生产、消费、交换日益专门化,商业产品、劳动力、金融市场日益扩大并更加复杂化。这是现代化的第三个特点,我概括为工业与商业体制分工日趋“专门化”。也就是说,我们原来生产、生活的空间分工不是按专项进行细致划分。在原来的小农经济里,农业的基本劳作内容就是种植、收割、储藏,但很多农业产品卖不出去,它们没有机会进入市场,所以农业产品的流通不是呈专业分工的状态。实现现代化以后,产品会越来越快地进入流通渠道,一切就变得更加专门、更加职业。
在政治领域,现代化表现为社会中心、法律、行政和政治机构权力的强化,并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扩展,人们会获得更多的民主权利。这是现代化的第四个特点,我概括为民众对政治的“参与性”得以迅速提高。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社会民众对政治的参与性是很低的,老百姓长期以来就待在一个村子里,许多人一辈子根本没有踏出过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一步,那么他怎么获得对外部世界的有效认识呢?就觉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高皇帝远。所谓政治参与,比如说参加投票,选出自己的领导人等等,都和他们无关,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参与选举的资格。在现代社会,人们可以通过投票,通过政党组织方式,选出自己喜欢的领导人,可以监督领导人的行动。现代化让政治变成一种参与性很强,大众都可以介入的事情。
在文化领域,现代社会的特色在于宗教、哲学、科学等主要文化价值体系日趋分化,识字和世俗教育日益普及。我概括为现代化的第五个特点:“世俗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大家获得了文字的教育权之后,通过对文字的掌握和了解,知识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导致某些传统而先赋性的身份标准开始丧失。无论是部落和等级的,还是血缘关系的,乃至共同的民族、社会、文化认同的象征,逐渐不再依据狭隘的身份群体来界定。同时,较富有弹性与多样性的社会阶层开始产生,借助于职业、教育、政治等渠道而形成的社会流动日益增加,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包括各种功能明确的经济组织,以及市政的、自愿的以及专业化的组织和群体不断出现。
现代化与西方历史
只是“偶合”?
以上是我对现代化内涵最粗浅的一个概括,但这个粗浅概括,是建立在相当丰富的研究基础之上的。
著名的社会学家冷纳(daniellerner)曾提出过一个描述现代化过程的“历史偶合论”。他认为,现代化这个概念的出现,在历史学意义上说是西方的,在社会学意义上说却是全球的——时髦的说法叫“普世价值”,即大家都认可的价值——只不过东方人命不好,现代化没有出现在东方而是西方。现代化的主要内涵,从工业化、都市化、世俗化到政治的普遍参与,都是西方社会的发明。由于现代化与西化在“历史上的偶合”,使现代化在非西方国家中的作用趋于复杂,其表现就是“种族中心的困局”。
非西方国家的人民有一种对自我身份的焦虑,就是“我到底是谁,我从哪里来?”当然西方人也在思考这些问题,但他们没有强烈的要改造文化身份的紧张感。
李约瑟
在此,我想插入一个问题,就是中国自古有科学精神或科学传统吗?其实中国历史上没有产生过科学思维,科学是西方发明的。大家如果看过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就会明白这个道理。李约瑟先生是英国一位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大家,他一辈子都在试图证明:中国古代就有科学,而且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西方。但最后从他证明出的结果中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只有技术,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科学,科学是西方的发明。这就是冷纳所说的“历史的偶合”,科学最后变成一个大家普遍承认的准则,是因为它由西方发明而“扩散”到全球。中国人只是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才接受科学的,中国本身没有科学,也不可能不在西方影响下出现科学。以往一些中国学者花费大量时间来证明中国有科学,结果到最后才发现,中国确实没有科学。
好 文 推 荐
“封闭住宅小区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城墙、宫墙、院墙,无处无墙;大院、府院、民院,无处无院。几千年来,历史上留下了太多墙与院的故事。
开会 | 为什么英国议会厅开会没有服务员倒茶水?
上议院、下议院都是长椅,没有扶手,更没有放置茶杯和文件的小搁板。况且,议员们常常为争取选区民众的利益,有格外惊人的战斗力,若以杯子为凶器,画面太美,不敢想。
有朋友说:怎么还有这么弱智的问题!孙悟空是猴子,猴子当然有尾巴了!然而贫道又要婆婆嘴了,《西游记》是一部复杂的作品,我们看事情,可不要看得这么简单。孙悟空凭什么一定要有尾巴?
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国历原创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