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怎么都是清朝形象,赶尸人真的念念咒语,尸体就会自动行走?
阴阴鬼声,嗖嗖寒气,几具身着清代官府,头戴顶戴花翎的干尸蹦跳而来,突然间只听有人大喝一声,一位黄衣道人手执木剑出现在荧幕前,一身正气,顷刻间僵尸四下逃散,这是擅长僵尸电影的林正英大师代表作《僵尸先生》里常见的场景,也奠定了僵尸电影里的基本套路,随后他的一系列电影里僵尸清代官服的形象更深入人心,以至于在多数人眼里不穿清官服的僵尸就不是好僵尸,所有僵尸都是官服标配。
可是为何僵尸会以如此形象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然后又变得深入人心的呢,这要从几个方面说起:
一是为了节约,由于僵尸片大多是低成本电影,除了必要的支出制片方很不愿意再在其他不必要的地方多下功夫,服装问题自然是能省则省,让僵尸们统一清朝服装自然可以降低成本。
二是为了符合传说中的时间要求,我国自古就有修行一说,天地万物成精都需要时间,时间少于100年修行不够不过腐尸一具,大于500年则可成魔,200-300年间时间刚刚好,成为一具以气辨人,蹦跳前进的僵尸,再厉害一点便是飞尸,万万不能成了魔,我们又不是在演封神榜。而200-300年前差不多已经到了清朝,而且为了面子,清朝人下葬流行身穿官服,所以起尸的时候也应当身穿官服。
三是为了拍摄效果,清官服以深蓝色为主,配以绣花,整体感觉比较沉闷阴沉恐怖,比较符合僵尸电影中所需要营造的一种厉鬼将至,人心惶惶的感觉,想像一下电闪雷鸣之际,一个深蓝色的身影蹦跳着向你走来,此时电影里的灯一定是坏的,忽明忽暗的光线下群尸慢慢逼近,真让人毛骨悚然,要是换成老美流行的僵尸片,一定是t恤干尸、鲜血、沙漠、来福枪,刺激是刺激了,到底不如我们中国人来的含蓄,有意境,从心理上给予观众重击。也有人问了为什么不穿汉服啊,汉服不也挺适合吗,在这里笔者只要举个例子你就懂了,聂小倩,飘逸灵动,虽为鬼怪,但胜在颜值气度,所以汉服适合的是走言情路线的聊斋女主而不是走恐怖路线的僵尸,试想一下汉服的僵尸,清官服的聂小倩,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第四是某种民族主义情结在作怪,清军入关,暴行无数,激起的民族情结并没有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在清军入关之时,许多人客死他乡,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于是就兴起了一种赶尸的行业,这些赶尸匠将他乡的尸体运回家乡安葬,由于这个工作的神秘性,渐渐衍生出各种各样的传说,最出名的就是赶尸人不用背抱尸体,只需念动口诀,尸体自会向前行走,直到目的地才会倒下,想在流传甚广的湘西赶尸便源自于此,据说尸体僵硬,需要蹦跳着向前移动,被视为不祥,民间艺人将它们同清军暴行相结合编出故事口耳相传,渐渐传出清军死后化僵尸的传说,至于为何穿官服,大概是士大夫对于贪官污吏的鄙视憎恨所演化而来的,鉴于香港是在清朝手上丢的,对于清朝官员毫不客气的讽刺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五是民俗传说,中国在明清时期渐渐兴起的赶尸行业,御尸前行,黄符定身,不可遇人气,害怕狗叫等传说都可以在后来的影视作品中有所体现,这些真真假假的传说遇到僵尸,便给僵尸的身上添上了许多神秘色彩,使其更加丰满。
第六是文学创作导致,明清时期是我国小说话本的发展高峰期,我国人民群众自古就喜欢鬼故事,看看《聊斋志异》就知道了,明明只是一本故事集,偏偏有一半是鬼故事,导致现在我们有许多朋友都以为《聊斋》就是鬼故事集。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写书的,说书的都费劲脑子想出些稀奇古怪的故事,久而久之,贴近生活但又形象可怖的僵尸就成了最好的故事主角,《子不语》及《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作为僵尸的重量级粉丝就详细的记载了当时最流行的僵尸类型,可谓僵尸知识的集大成者,这些特点后来又被运用到影视作品中,受到大众的认可,久而久之就成了僵尸的固定形象。
文|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