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的金印竟然被换成了八根金条,怎么回事?真相让人骇然!

在武侠小说中,侠客们穿着夜行衣飞着檐走着壁就能在皇宫大内穿梭自如。而在现实生活中,皇宫作为禁地可不是一般人能够造次的地方,毕竟天威不容触犯。但是,正由于天威需要众多闲杂人等来维护,因而大内之中其实也有许多梁上君子,甚至就连宫里的机要之处也曾发生过失窃案。

乾隆时期,对于皇宫内的失窃案多有记载,而且作案人多为底层的闲杂人等。据奏章称,值班太监曾经捉获过一位从宫墙上跳下来的飞贼,还在其身上搜出了一把铜锁,并且据该贼交代,他已在宫中潜藏了一段时间。而在此之前,一起银库失窃案至今未破。并有官员声称,曾有一个惯偷两次潜入皇宫大内。

为什么宫中盗窃频发呢?内务府给出了原因:有可能是值班的太监在宫殿整修时没有按规定严格搜查,这才使飞贼有了可乘之机。并且内务府也给出了实例,说是一位曾近在皇宫内当差的名叫大小儿的下人谎称自己是跟班,轻而易举地进了西华门,见大臣值班处无人看守,便自行进入,偷到了许多大臣们的个人用品,例如铜镜、锡盒之类。得手之后,大小儿将这些脏物扔出墙外,正要离开,却被出来挑水的人发现,于是被抓获。这个案例表明太监们的失职可能是盗窃案频发的重要原因,于是内务府要求对于值班太监加强管束,即使擒贼有功也要赏罚并行,以此警诫众人。对此,乾隆表示毫无疑义,这个奏折也被批准。

内务府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据传,努尔哈赤曾经就作为闲杂人等潜入过中原的皇宫。《明实录》中记载,万历年间坤宁宫和乾清宫曾经发生大火,故而历经了长达三年的整修,期间有大批工人出入皇宫之中。有官员建议立马停止整修,以防宫中混入奸人,混淆视听。他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除了失窃之外,还可能招致了更大的隐患,那就是一个狼子野心的国贼。据文记载,努尔哈赤也混进了这些工人之中潜入大内,并在皇宫中窥探了多年。若记载是真,那也难怪明朝能如此轻易地为满人所灭了。

到了同治年间,大内的治安更加混乱,不仅有闲杂人等在皇宫行窃,连机要处的官员都学会了监守自盗。1865年十月二十五日,清军缴获的洪秀全金印在军机处的值班房内被盗。这个金印是湘军在攻破南京是从一群被俘虏的太平军身上搜出来的,由曾国潘上交朝廷,一直被收在军机处。虽然随着洪秀全大势已去没有了任何价值,但好歹也是黄金制成,而且这个金印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因此上级下令严办。于是开始时一大批嫌疑人被送往慎刑司拷问。这些人都是在军机处帮忙的下等杂役,有做饭的,还有打杂的。

不久,军机处又递交了一名嫌犯孙开文,随后又有几名嫌犯送审,大多数都是下层杂役人员,也即苏拉。然而慎刑司对这些人进行了隔离审问之后发现,并没有切实的证据证明是他们盗窃的,于是案件陷入僵局,只能被迫使用侦查手段了。于是一批等级很高的大内侦探便散布在了京城的首饰铺和金铺之中。果然,没多久就传来消息说,一位萨姓军机要员曾经拿了一个金印去“盛万”首饰铺要求炼化,并声称这颗印是自己家人从外地带回来的。据店内的伙计回忆,金印上有“太平天国”字样,但是他也没有在意,因为职业习惯他眼中只剩下金灿灿的黄金了。最终,萨姓官员以四十吊的价钱拿走了被炼化后的十根金条。

根据伙计提供的线索,军机处当即就锁定了刑部郎中萨隆阿,并且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萨隆阿本来在满人值班室值早班,路过汉人值班室的时候看到一个柜子大开着,一个黄橙橙的的金印就露在外面,于是贪心的他便顺手牵羊,用布包着就带出了皇宫拿去炼化。炼化后得十根金条,兑了两根后还剩八根,就藏在自己家里的炕上。

案情既然真相大白,目无法纪监守自盗的萨隆阿肯定没有好下场。相比较闲杂人等,他的得手可谓是轻而易举。

看来,皇宫大内内有家贼,外有飞贼,更外还有国贼,真是不安全得很。

文|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