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谁说太监没好人,盘点史上最忠心耿耿的6位太监

说到太监,大多数人会想到的词汇是搬弄是非、残害忠良、作恶多端。历史上的太监虽然大多名声不佳,为世人所不齿(需要注意的是在东汉之前,宦官不一定是太监),但下面这几位却绝对称得上是忠心耿耿,有的甚至比肩贤臣。

1.最忧国忧民的宦官:吕强

吕强是东汉灵帝时期的中常侍,就在张让、赵忠等宦官忙着专恣蠹政、贪污献媚的时候,吕强却发现了汉帝国隐藏的巨大危机而忧心忡忡。他多次上书汉灵帝要广开言路,罢斥奸佞,任用忠臣良将,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

不仅如此,身为宦官的吕强却极为反对宦官干政。他在奏疏中写道:高祖曾立下誓约,非功臣不能封侯,但曹节、张让等宦官却都被封为了列侯,这些人谗谄媚主,佞邪徼宠,疾妒忠良,有赵高之祸。

针对宦官子弟多在各州郡为官,吕强建议汉灵帝罢斥这些人,任用贤良为官。黄巾起义爆发后,吕强又多次上书,建言为受党锢之祸迫害的忠臣平反,诛杀各地贪官。

对于吕强的建议,汉灵帝不仅没有采纳,反而大修宫室,热衷敛财。吕强劝谏说:天下的财富,原本就是陛下的,哪有公私之分?而今陛下敛诸郡之宝,积天下之缯,导致的后果是奸吏从中获益,而百姓却深受其苦,还请陛下能考虑臣的建议。

吕强的多次上书触动了赵忠等宦官的利益,被汉灵帝以贪污罪名拘捕,最终愤而自杀。就在吕强死后不久,东汉王朝危机彻底爆发,全国陷入内乱当中,而谋害吕强的宦官赵忠、张让等中常侍也袁绍全部诛杀。

2.评价最高的宦官:高力士

高力士是唐朝中期的宦官,先后侍奉过武则天和唐玄宗肃宗、代宗四朝天子,并帮助玄宗平定韦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深得玄宗宠信,官至骠骑大将军。由于对玄宗忠心耿耿,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高力士曾因嫉恨而断送了李白的政治前途,也留下了擅权专横的骂名。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玄宗的一片忠心。在奸臣李林甫主政期间,高力士反对将权力全部交由李林甫,因而劝谏玄宗:“天下柄不可假人。”

安史之乱爆发后,内侍监思艺等人纷纷叛逃,唯有高力士一路侍奉玄宗前往成都避乱。肃宗在灵武即位后,统兵开始平叛,玄宗高兴的说道:吾儿应天顺人,从此我将无忧矣。而高力士却忧心忡忡的说道:“两京失守,生人流亡,河南汉北为战区,天下痛心,而陛下以为何忧,臣不敢闻。”

《新唐书》曾这样评价高力士:说他生平无显显大过。高力士身为宦官,逢迎皇帝,投其所好,排挤大诗人李白,做了不少坏事。但高力士在权倾朝野之时仍能乖巧谨慎,处处为玄宗着想,却也算是个忠君之臣。公元760年,高力士为李辅国弹劾,流放巫州。两年后遇大赦才得以返回,却意外得知玄宗驾崩,他望北痛哭,吐血而死。

3.贡献最高的太监:郑和

郑和,原名马和,早年追随明成祖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在帮助朱棣登基称帝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因而获赐郑姓。

在1405到1433年这20多年间,郑和率领大明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出使和途径的国家达到36个。在下西洋过程中,郑和船队平息冲突,打击海盗,有力的维护了当时东南亚的国际秩序,也宣扬了大明国威,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了南亚、非洲等地。

柏杨先生曾评价说:“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郑和下西洋不仅使得中国当时的航海技术突飞猛进,而且还开拓了远洋贸易的线路,其对航海事业的贡献绝不亚于同时代的哥伦布。

4.正义感最强的太监:怀恩

怀恩是明宪宗时期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性情耿直,识义理,通典故,遇事常能以先朝的典故来进谏,廉洁不贪,所以在宦官中威信很高。

当时有一个叫阿九的宦官与大臣刘大夏有过节,就诬陷刘大夏,致其被捕入狱。怀恩得知后全力营救,才得释出。员外郎林俊因弹劾宦官梁芳被逮下诏狱,宪宗想处死林俊。怀恩冒死力谏,宪宗大怒,用墨砚掷他。怀恩并未退缩,一面遣人斥责镇抚司谄媚梁芳而陷害忠良,一面警告镇抚司不得杀害林俊,在怀恩的努力下,林俊最终被释放。

怀恩在用人上也极为严格。有个叫章瑾的向他行贿请求做锦衣卫镇抚。但是怀恩却说“镇抚掌管诏狱之事,怎能以贿用人”,拒绝了这人的要求。

不仅如此,成化末年时,万贵妃与梁芳勾结,意图废太子而立兴王。怀恩坚守正义,力谏宪宗,保持了太子地位的稳固,稳定了政局。

怀恩死后,继位的孝宗皇帝以“显忠”来褒奖他的功劳。纵观怀恩一生的所作所为,他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5.执法最公的太监:陈矩

陈矩是明神宗时期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掌控东厂。虽然集纠政、监察大权于一身,但陈矩为人谦和正直,有度量,坚持守“祖宗法度,圣贤道理”,不胡作非为。

万历十一年,陈矩奉旨外出办差,途经各州县驿站时一切从轻从简,不扰官不害民,与其他作威作福的宦官形成了鲜明对比,以致驿站的人称他为“佛”。万历三十一年出现的妖书大案牵连无数,宦官朝臣纷纷借机构陷异己,一时间京城人心惶惶,陈矩负责办案期间,顶住压力,释放了大批被无辜牵连的人。陈矩提督东厂的时间里,是东厂抓人最少,京师秩序最平稳的一段时间。

不仅如此,这位身居高位的宦官在衣食方面还非常节俭,闲暇时喜欢弹琴、吟诵诗歌,算是宦官群体中少有的雅重学术之人。陈矩死后,神宗赐“清忠”匾额给他,而大学士朱赓、李廷机、叶向高等文武重臣还亲临吊唁,表达敬慕。

6.死后待遇最高的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能够陪葬帝王陵墓的太监。1644年,李自成围攻北京,大明王朝危在旦夕,文武大臣多作鸟兽散,唯有王承恩护侍崇祯皇帝左右,在西直、平则、德胜三门失陷时,王承恩甚至操炮还击,连毙数人。内城陷落后,绝望的崇祯皇帝自缢煤山,王承恩则随同自缢。

王承恩的忠贞,连后来的清朝统治者都尊崇不已,顺治将王承恩葬入十三陵,并为其修墓立碑,褒奖他为“贞臣为主,捐躯以从”。王承恩也成为陪葬明十三陵中的唯一一个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