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被误读的殷商“纣王”

他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其父帝乙欢心。

作为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把他在位的时间溯源到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然而,在这29年的君主生涯中,正史却给了他诸多不公。

称号的污蔑

世人皆称他为殷商纣王,笔者更愿称其为帝辛

帝辛,子姓,商族人,帝乙嫡出。与微子启、微仲衍是同母兄弟。

商人崇祖,国君生前称帝,与夏王朝生前称后不同。众所周知,商王朝的帝王的名字,一直是以天干命名,帝祖甲、帝文丁、帝太丁、帝武丁皆如是。从甲骨和史书的资料来看,似乎与商王朝的祖宗一元神教有关。

子辛,作为商朝帝辛,之所以被后世谥为带有残义损善之意的“纣”。无它,皆周人侮辱、蔑视性的称呼。

帝辛为何失败?

众所周知,文王起兵,武王伐纣,商灭,周立。那么,作为商朝最后一任君主的帝辛是如何失败的呢?

自古以来有两种缘由。

一者,说辛在位后期刚愎自用,居功自傲。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建豪华宫殿园林,国库空虚;此外杀比干,囚箕子失人心。连年用兵伐东夷,国力衰竭。

二者,政治糜烂,爆发了大分裂;连年征战,兵力损耗大半;周族为了生存而借机起兵伐商;牧野一战,俘虏兵临阵倒戈.....如此云云。

终究一个说法,这么一揽子事儿下来,殷商王朝垮了。

诚然如是,殷商王朝彼时国力衰竭,人心尽失。但于帝辛而言,又是否当真如此呢?

比干究竟是老死,还是死于帝辛之手? 伐东夷,周族崛起灭了人心尽失、国力衰竭的殷商,这段由周武编写,历史可信度极低的历史,又是否真的经得起推敲?

郭沫若先生称他为:统一神州肇此人。如果一个简简单单的昏君,又何至于此?笔者看来,帝辛成为纣王,完全是被抹黑。

恶意的抹黑

作为一个很有本领的人,把他说得很坏,显然是不公的。那么究竟是谁在抹黑?

笔者认为,帝辛的罪状是“千年积毁”的结果,也是“层累地选成”的结果。

1:西周——为巩固自己统治,打出顺应天意,替天行道;:

2:仇敌——两代周王的命运,使商周成为死仇。周对大商的仇恨、对帝辛的畏惧,使得周人不顾一切地诋毁、抹黑自己强大的、天神一般的对手帝辛。目的是为建立战略联盟,激起将士同仇敌忾,减轻自己的畏惧和恐慌。

3:内奸——有商一代,君权与神权之争历来争端不休。曾经是商王朝中坚力量的祖宗元神教,他们为达到目的,成为动摇商王朝统治基础的主力。

又如王党内部的叛逆者,如微子、箕子、比干之流。决非孔子口中的贤人,而是一群因个人利益出卖国家的“内奸。

又如商王朝的贵族们,自帝祖甲的礼制改革以来,帝位继承和国家大事中的贵族公议制被废除,他们如何能不反抗?

帝辛,作为当权执政者,自然会受到他们的攻击。

4:战国诸子——战国诸子百家的时代,人人都在证明自己观点。

为证明仁义重要,帝辛就成为了反面教材。

为证明尚贤、用贤的重要,举帝辛残害忠众以亡国的教训出炉了;

为证明天道亡国,就制造帝辛“斮朝涉之胫”、“刳剔孕妇”实例;

为证明防微杜渐的作用,就制造帝辛“为象箸”...........

如此种种,本是一代雄主的帝辛成为了污水坑,什么千奇百怪的罪名都来了。道是墙倒众人推,早已习惯的举措,多泼一瓢污水又有何妨?正因为如此,造就了一个“千年积毁”的商纣王。

如此,又岂是大污蔑,大抹黑可殆尽?

古今质疑

难道这样的抹黑没有引起有识之士的质疑?显然不是。

《论语.子张第十九》中,孔子大弟子子贡早已提出: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作为孔子弟子中政治成就最高的人,子贡一语道破了“千年积毁”现象。把万恶都归于帝辛,即便自古以来亡国之君下场都极可怜,但象帝辛这样被肆意抹黑的却绝无仅有。

无独有偶,宋人罗泌在《桀纣事多失实论》提出质疑:凡是桀有的罪恶帝辛都有,而桀没有的,帝辛亦有。帝辛似乎成了夏桀加想象的罪恶的集大成者,搞得帝辛亡国就是他罪有应得,这合理吗?

好在亲历家国沦丧、山河破碎明末大知识分子顾炎武更清楚到认识到这个本是残酷的现实:

帝国衰亡,是各种势力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以至于积重难返,非鼎故不足以革新。也是,商亡是必然的,帝辛只是适逢其会,换了任何人,都无法拘救商王朝的命运。那么,又何故归罪于一人?

古代的质疑如是,现代质疑与反驳若干年后愈加强烈。其中最为著名便胡适做论文《说儒》与郭沫若着《驳说儒》的争论。

之后顾颉刚做《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加以考证,彻底洗清泼在帝辛身上的污水浊泥。这样如郭沫若认同考究那样,“统一神州肇此人”的帝辛,作为一个“武王”的形象重现人们面前。

自此,被误读的商纣王似乎以正面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眼中。但受《封神演义》等小说影响,让商末“武王”还是蒙尘,实为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