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历史:越南对中国之影响
我们知道越南在宋代之前属于中国千年,中国文化对越南影响深远,越南文化处处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但自从越南自立以后越南也产生也许多属于自己文化,这些文化也或多或少对中国产生了一些影响。
越南兵法对宋代兵法的影响
越南李圣宗时期(1054—1072),在兵制方面颇有特色。据《越南通史》记载:“圣宗定军号,分左右前后四部,合为100队,每队有骑兵和投石兵。至于番兵,则另行组成队伍,不准相互混杂。当时李朝兵法甚为有名,中国的宋朝也不得不效法。”
对此,作者陈重金感慨说:“这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多么光荣啊!”
译者戴可来先生在翻译这段文字时,这样注释:
《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正编,卷三载:“戊戌五年,定军号。黎贵惇《云台类语》:《宋蔡延庆传》载,延庆尝仿安南行军法,部分正兵弓箭手人马团为九将,每将步骑器械皆同,分左右前后四部,合百队,队有驻战、拓战。其番兵人马分为别队,毋得相杂,以防其变。各随所近,分隶老弱,留外城砦,具为书以上,神宗善之。李朝兵法见取于中朝 如此,……良有以哉!”
——(越)陈重金著,戴可来译:《越南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70页。
越南火器对明代火器的影响
明代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宋代火药的发明,到了火器发展如火纯情。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被明人奉为“火器之神”的是一位越南人,而且还是一位越南王子,他就是胡元澄。
胡元澄,字孟源,号南翁,著名兵器家、文学家。胡元澄的父亲是越南胡朝的开国皇帝胡季犛,他曾在越南陈朝、胡朝时期出任过重要职务,后来国破家亡,又在中国明朝官至工部尚书。
胡元澄入明后更名为黎澄,因他善长兵器,能造神枪火器,不但得到特赦,而且还被明朝授以官职。胡元澄向明成祖朱棣进献自己设计的神枪法,朱棣大喜,授命他“督造兵使局铳箭、火药”。后来胡元澄老病,其子黎叔林继续执掌“督造军器”。父子二人督造南京兵使局长达六十年之久,他们发明和改进的交趾神枪一直是明朝京城近卫不对神机营的主要装备,对中国火枪史有重大影响,明代军士甚至奉他为“火器之神”。
越南人建设北京故宫
明代永乐大帝迁都北京命营北京城池、宫殿及百司府廨,其中北京故宫是目前中国最雄伟的宫殿建筑群。明英宗继位后,从1437年(正统二年)开始,命交阯(今越南)工匠阮安(故宫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修营北京城池、九门、两宫三殿、五府六部诸司公宇”,工程陆陆续续进行了十多年。而建设这个故宫的总负责人就是越南人阮安。
《明史 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宦官一》
“范弘,交阯人,初名安。永乐中,英国公张辅以交童之美秀者还,选为奄,弘及王瑾、阮安、院浪等与焉。占对娴雅,成祖爱之,教令读书,涉经史,善笔札,侍仁宗东宫。宣德初,为更名,累迁司礼太监,偕英受免死诏,又偕英及御用太监王瑾同赐银记。正统时,英宗眷弘,尝目之曰蓬来吉士。十四年从征,殁于土木,丧归,葬香山水安寺,弘建也。而王瑾至景泰时始卒。”
阮安,1381年出生于大越国陈朝的河东(今属河内市),是一位建筑家、水力学家,曾为北京城的建设作出一定贡献。1437年至1439年期间,阮安先后负责建立了西直门、平则门(阜成门)、东直门、朝阳门、德胜门、正阳门等九门。此后,在1445年,阮安有奉命重建紫禁城中的一些大殿,并加固了北京的城墙。除了建造北京城以外,阮安也对一些河道进行疏通。在1438年、1452年和1453年,阮安曾先后三次分别对通济河和张秋河进行疏通,并筑堤坝以防水灾。1453年,阮安在前往治理张秋河的途中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