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南方和北方的方言分别是什么样的?
文/营三千
明朝时候的人,平时都是如何说话的?中国这么大,方言这么多,南北方的方言差别就非常大。可是,当时并没有录音机,我们很难了解当时人说话的发音,幸好,从一些明朝人的笔记中,我们尚能看到一些对当时南北方方言的记录。
顾起元的《客座赘语》,记载的就是明朝万历年间南京的方言情况,大家可以对比着看看,有哪些词是比较眼熟的。注意,冒号前面的,是现在的意思,而冒号后面的,是当时的说法:
个子高:「苗条」
长得美:「标致」
不干净:「龌龊、邋遢」。
老成:「稳重」;轻薄:「姑姼」
粗鲁,不文雅:「朗伉、孟浪、莽撞、粗奘、倔强」。
聪明:「爽利、伶俐、乖觉、活络」。
不聪明、脑子笨:「胡涂、懵懂、勺铎、秃侬」。
为人比较无赖:「惫赖」。
说话又多又快:「激聒、琐碎、絮聒」。
运气不好:「蹭蹬、落魄」。
个性执拗:「直纣」。
收拾东西:「拾掇」。
怂恿别人干坏事:「撺掇」。
无拘无束:「浪荡」。
做事虎头蛇尾:「拖拉」。
令人讨厌:「臭厌」。
(南京明孝陵神道)
而另一部笔记《宛署杂记》则记录了明代中后期宛平县城的方音。这个宛平县城,离北京非常近,抗日战争中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就在宛平县城附近发生。这里的方言,在明朝时是这样的(与上文相同,冒号前面的是现在的意思,而冒号后面的是当时明朝的说法):
不明亮:黑古董。
话不诚曰溜答。
说话啰嗦,话多:饶道、急哩咶古、劳叨【唠叨】。
打扰别人:鬼浑、鬼打钹。
提着东西:滴溜着。
扯:拉。
弃去:丢。
寻取东西:找。
放开东西:撒。
错乱:扑刺。
处置事情:活变、腾那【腾挪】。
忙着做某事:张罗。
为人有担当:硬浪【硬朗】。
慌张:冒冒失失。
请人帮忙:累及。
追随某人:钉着他。
面饼:馍馍。 烧酒:烧刀。
背:脊梁。
项颈:脖子
喉咙:嗓子。
(宛平县城旁的卢沟桥)
一个南京,一个北京近郊,从这两个地方的方言记录中,我们也能够管中窥豹,对明朝人的口语稍作了解。从这两本书的记载来看,明代后期,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口语的差别似乎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像什么“苗条”、“龌龊”、“撺掇”、“提溜”、“张罗”、“冒冒失失”之类的说法,更是跨越古今,到现在也常用。
而《菽园杂记》则记载:“又如去字,山西人为‘库’,山东人为‘趣’,陕西人为‘气’,湖广人为‘处’。”
也就是说,明朝的山西人,把“去”读成“库”,山东读成“趣”,陕西人读成“气”,而湖广人则读成“处”,这些地方的朋友可以试一试,现在你们又把“去”读成什么。
那么,明朝人具体的日常对话又是什么样的呢?请看《水东日记》中,明太祖朱元璋接见衍圣公孔克坚时的君臣对话:
朱元璋:「老秀才,近前来,您多少年纪也?」
孔克坚:「五十三岁。」
朱元璋:「我看您是个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您勾当,您常常写书与您的孩儿,我看他资质也温厚,是成家的人。您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您家里不读书是不守您祖宗法度,如何中用?您老也常写书教训者,休怠惰了。于我朝代里,您家里再出一个好人呵不好?」
孔克坚上奏:「曲阜进表的回去,臣将主上十四日戒谕的圣旨,备细写将去了。」
朱元璋:「道与他,少吃酒,多读书,钦此。」
参考资料:《水东日记》、《宛署杂记》、《客座赘语》、《菽园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