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乾隆的陵墓被谁盗挖?中国的农民再次震惊世界
文/刀背藏身
皇帝死了后葬在哪里、如何安葬是大问题。普通的富贵之家都要自己的家族墓地,皇帝也不例外,有皇室专用的陵园。清朝皇帝的陵墓主要有三个地方,东陵、西陵、祖陵。祖陵是在东北,满洲的发祥地。坐稳北京城的皇帝宝座后,断无迁回东北祖灵安葬的道理。顺治以后的清朝帝王,多选择东陵、西陵安葬。
清东陵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5为皇帝分别为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赫赫有名的孝庄、慈安、慈禧太后也埋葬在东陵。
按照皇帝的秉性,活着的时候要享受人间繁荣富贵,死了以后也不能亏待自己,陵墓里也要把自己喜爱的珍玩珠宝带进去。这威严肃穆的皇家陵墓,实际上是稀世珍宝的聚集地,用金山银山来形容也不为过。于是,皇家陵墓就颇受贼惦记,尤其是在乱世的时候,更容易遭受军阀地痞的洗劫。
在东陵的历史上,就遭受过三次大规模地盗墓活动,清代帝王们死后的居所满目疮痍,伤痕累累,损失惨重。
第一次盗劫
1928年,清朝覆亡后的第十七个年头。时任奉军二十八军某连连长的马福田是河北遵化人,早已对东陵的地下宝藏垂涎三尺。当时他正好带兵驻扎马兰峪,便与当地惯匪王绍义秘密勾结,准备俟机而动。没想到他们的野心被驻扎在马兰峪四十里之遥的孙殿英所侦知。孙殿英立即命师长谭温江率兵攻击马福田,谭温江率“得胜之师”进驻马兰峪。他们以军事演习为名,实行戒严,封锁消息,断绝交通,在七天七夜的时间里,盗掘了随葬品最丰富的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将地上、地下珍宝掠夺一空。
盗墓案发生后,举国震惊,溥仪震怒,要求国民政府彻查盗墓行为。但孙殿英用从陵墓中挖掘出的宝贝,逐级打点,搞定了国民政府大大小小的官员,蒋介石据说也接受了孙殿英的馈赠,此事不了了之。溥仪只得只得派出去一组爱新觉罗家的善后人员,把横七竖八的尸骨重新埋葬。此次盗墓,乾隆皇帝的定陵、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东陵遭受破坏最为严重,慈禧太后甚至被扒下来衣服,只剩下一条下裤遮盖身体。
第二次盗劫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东陵地区一下子成为权力真空地带。日本人、苏联人、共产党、国民党均未在此建立政权。1945年9月,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辖东陵的冀东军区15军分区情报队队长张尽忠伙同王绍义,穆树轩、贾正国、赵国正、李树卿、刘恩、刘继新等人,明目张胆地开始盗窃陵寝。整个清东陵14座陵寝,157人的墓几乎无一幸免。这次被盗的陵寝有康熙帝的景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和慈安陵,陵寝被盗之多,损失之惨重,超过了第一次。
第三次盗劫
第二次盗案发生后,尽管政府进行了严厉镇压,但仍然有一些人贼心不死,欲壑难填。1949年,东陵地区的某些村民也来凑热闹了,他们抱着“捡漏”的心态,对那些被盗陵寝进行了一次全面“扫仓”。所谓“扫仓”,对地宫进行二次搜查,不使珍宝遗漏。经过这次扫仓,那些幸存的文物,特别是地宫金井中的珍宝,全部被盗掠一空。
经历过这三波盗墓,东陵遭受到严重损害,皇家宝藏洗劫一空。现存的东陵文物主要是地上遗址,如孝陵石牌坊、孝陵七孔拱桥、裕陵圣德神功碑亭,至于陵墓内的宝藏,早已散落在各个达官贵人的保险库内。建国后,1952年,成立清东陵文物保护所,对陵寝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