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中状元说明了一个道理:有贵人相助太重要了
提起张謇,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这位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实业家、教育家,赢得了世人的一致尊重,丁文江曾在他的追悼会上说:“数年前余在美时,美前总统罗斯福死后,凡反对之者,无不交口称誉。今张先生死,平日不赞成他的人,亦无不同声交誉。”
确实,有的人好像天生就有这种让人喜欢的基因,每个人都心甘情愿、不求回报地想帮他。张謇早在年轻的时候就有了这种优势。
张謇虽然做实业风生水起,但年轻的时候在科举的道路上却不是很顺,考了好几次都没考上。
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謇进京会试,副考官潘祖荫早就听说了他的事迹,认为凭他的实力通过会试没问题,可当结果出来后,张謇却名落孙山。老潘觉得不可思议,就问一个考官熙麟:“是不是你把张謇的卷子漏掉了?”因为熙麟是满族人,水平不是很好,硬被塞进考官队伍的,所以老潘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被熙麟漏掉了。
熙麟也知道大家对他有看法,阅卷的时候就留了个心眼儿,把自己通过的卷子都做了记号,免得别的考官陷害他。结果一查,还真不是人家熙麟的问题,张謇的卷子在他这儿通过了,但在潘祖荫那里又被刷掉了。这也能看出来,张謇的考试水平确实不怎么样。
过了三年,张謇又来考,这回的主考官是翁同龢。翁同龢对张謇也是青睐有加,而且他也听说了上一届的事,就专门把张謇找去,想给他透露透露。却不料张謇不是一个人去的,还带了一个同学刘可毅。这下说话就不是很方便了,翁同龢只好话里有话地提了句:“今日时势,宜统筹全局。”
会试结束后,翁同龢一份卷子一份卷子地找,突然,在一份卷子的开头发现了四个字——“统筹全局”,正是那天他暗中提示的话,可以肯定就是张謇的,于是毫不犹豫地排在第一。
然而,等名次出来后,翁同龢却傻了眼——会元不是张謇,而是那天跟张謇一起的刘可毅!至于张謇,很遗憾,又一次落榜了。
原来,那天张謇根本就没注意翁同龢说的话,还真以为人家翁大人是请他去拉家常呢。不过,跟他一起去的刘可毅可没这么笨,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高中会元,随后又在殿试考中了二甲第46名。
两年后,光绪又加了次恩科,这次张謇总算过了关,在会试中名列第60名,也不算高。殿试结束后,收卷官开始收卷子。如果就这么收了上去,张謇肯定跟状元无缘,因为他的卷子上有两个小错误,按照规定连一甲都进不去(当然如果没人帮,就是没有错误也进不去)。但这时候张謇同学又遇上了贵人,收他卷子的人叫黄思永,状元出身,对张謇闻名已久,就不顾考场纪律,擅自将卷子上的两个小错误改了过来。
接下来就是最后定名次。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前十名的卷子分别由各考官提名,地位最高的考官定状元,第二高的考官定榜眼,依次类推。看来科举到了这个时候真是走到尽头了,竟然还会有这么奇葩的规矩。
在本科考官中,地位最高的是张之万,之前介绍过了,张之洞他哥,状元出身;第二高的是麟书;第三是李鸿藻;第四是翁同龢。这四个人看好的考生分别是郑沅、尹铭绶、沈卫、张謇。
如果就按这个规矩,张謇自然又跟状元无缘,但这时候翁大人又站了出来,联合李鸿藻,硬是逼张之万把状元给让了出来,最后的名次变成了:张謇、尹铭绶、郑沅、沈卫。
为了张謇能拿状元,翁大人真是够拼的!
【张状元花絮】
不过,翁大人这么拼命挣来的状元,张謇却并不在乎,在翰林院干了没几年,就辞职回家了。
关于他为什么辞职,有这样一个说法:
那天,慈禧太后在颐和园玩累了,起驾回宫,文武百官都得跪在门口迎驾,刚进翰林院的张状元也在其中。这时候,突然下起了暴雨,文武百官没有人敢动,都在暴雨里足足跪了一个多小时,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经过了这件事,张状元开始反思:“我读了一辈子书,难道就是来干这个的吗?我的人生价值在哪里?”于是,张状元毅然递交了辞职报告,回家创业去了。
这一去不要紧,中国近代史上从此出现了一个大名鼎鼎的实业家、教育家,甚至改变了近代中国的走向。
关于张状元办实业、办教育的那些丰功伟绩,随便一百度就一大堆,在这儿就不浪费时间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
另外,除了张状元,本科还出了一位大教育家、实业家、慈善家,此人名叫熊希龄,曾任民国总理、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当时名列二甲第63名。
(注:本头条所有关于“状元”的文章均出自本人新作《五花八门的状元》,尚未出版,有想要的可以跟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