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皇帝动不动就敢打大臣屁股,大臣反而以此为荣,坐视明朝灭亡

文/刀背藏身

中国历史上把百姓的屁股打开花的朝代很多,把大臣的屁股打开花的朝代,明朝算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人们印象中,似乎只要明朝皇帝一发怒,就能在朝堂上扒了大臣裤子打板子,管你是饱读诗书的文人名士,还是白发苍苍的宿儒,都让你皮开肉绽、趴在地上吃土。

这就是明朝大名鼎鼎的廷杖制度。既然称之为制度,就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进行的一项暴行。或许明太祖朱元璋只是一时之怒,开了明朝廷杖的先例,但随着廷杖被朱元璋的孝子贤孙们接纳,作为惩戒官僚的一项手段,廷杖这事在明朝也衍生了一些规矩。

1、廷杖要走流程

其实,皇帝打大臣屁股这回事算不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发明。东汉世祖,隋高祖,唐玄宗都在朝堂上打过大臣的板子,只是不像明朝一样成为皇帝对付大臣的“保留动作”。在明代,廷杖也就发展出了一套固定的程序,要廷杖大臣,也要照章办事。皇帝要先有个廷杖的命令,司礼监太监出帖加盖印信,交给刑科给事中审核,签批后再交给东厂、西厂、锦衣卫去拿人。根据明末人的观察,不按这个流程走,拿不到刑科给事中签批的驾帖,厂卫是不能廷杖大臣的。

2、廷杖不是时时都用

明朝皇帝廷杖大臣也分时候,并不是每位皇帝都热衷于打大臣屁股,也不是皇帝随时随地都会用上这个狠招的。

朱元璋虽然是大明王朝廷杖的创始人,实际上洪武一朝廷杖这回事只出现过一次。洪武八年,刑部侍郎茹太素写的奏疏太冗长又言多忤逆,朱元璋一怒之下在朝堂上将他廷杖了。其后,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几朝都没有再廷杖大臣。明英宗复辟之后,有大臣卷入政治斗争被廷杖除名,但总的来说明朝前期施行廷杖的次数并不多。

真正开始滥用廷杖是在明朝中期以后,几位性情皇帝上台。明宪宗时期施行廷杖9次,被打的有70多人次;明武宗时候朝政被太监刘瑾把持,朝局一片混乱,1519年武宗皇帝要出游被阻拦,一怒之下廷杖阻拦的大臣146人,直接打死了11人;嘉靖皇帝更是厉害,继位之初因为大礼议之争,廷杖大臣134人,打死17人,朝野震动。嘉靖皇帝在位期间,朝廷大臣动辄被杖,这也成了嘉靖统治大臣的一个杀手锏。万历之后,廷杖之事在朝廷上也偶尔为之,但没有再像正德、嘉靖两朝那么大规模,也没那么频繁。明熹宗时候,魏忠贤把持朝政,十几天的功夫廷杖了三位大臣。阁臣叶向高看不过去了,跟魏忠贤说,“几十年都没施行廷杖,十几天的时间你就廷杖了三次,万万不可再行廷杖了。”魏忠贤迫于文官群体的压力,也不敢肆意使用廷杖。

3、廷杖有门道

廷杖直接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负责廷杖的太监、锦衣卫也发展出一套专门的“打屁股”的技术,一个大臣的生死,往往不仅操控在下命令廷杖的皇帝手里,也操控在负责执行廷杖的太监、锦衣卫手里。同样的廷杖四十,负责打板子的人可以让你皮开肉绽而不上筋骨,也可以让你皮肉完好,而筋骨寸断,一命呜呼,这里面的水深得很。廷杖之时,司礼监、锦衣卫的头头们在两旁看着,打板子的人不仅要会察言观色,还要看这些大人们的脚如何摆放。如果是两脚分开如簸箕,那意思就是可以放囚犯一条生路;如果是足尖内敛,那这个囚犯就要往死里打了。

4、廷杖的反作用

明朝的皇帝被想用廷杖的方式“杀一儆百”,来震慑朝廷。但明朝中期以后的政局,逐渐演化成皇帝与大臣“意气相争”的局面,大臣们抱着“文死谏”的高姿态,对于皇帝违背纲常的举动动辄上书进谏,把矛头直接指向皇帝;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受得了群臣之间相互攻讦,却受不了大臣们来干预自己,管到皇帝头上来了。再者,明朝文臣的势力很强大,他们控制着舆论的导向,那些受到皇帝廷杖的大臣,往往能够获得朝野上下的同情,一旦控制朝局的“奸佞”下台,这些被廷杖的大臣就会成为“奸佞”的对立面被抬高身价,在世的人得到复职擢升,被打死的被追赠荣誉官职,子弟享受荣荫入国子监读书。

因此,廷杖的发展已经超越了皇帝当初的设想。到了明朝后期,皇帝越是想通过廷杖来惩戒文官,士大夫群体的反弹就越厉害。明代的一些文臣将犯言直谏、批评皇帝,视为搏名出位的一个手段,“一遭斥谪,意气揚揚,目上趾高,傲视一世,正所谓意气有加也。”皇帝对于一些大臣的心机也了然于胸,万历皇帝看到一些大臣的进谏,直接很不客气地说,这是给皇帝下的圈套。正德朝的王阳明说得很明白:“为名与为利,虽清浊不同,然其利心归一。”于是,在皇帝眼里那些犯言直谏的大臣都成了投机分子,原本应该发挥监察作用的谏言成了摆设。

这样一来后果十分可怕,皇帝不信任大臣,大臣不愿意提建设性意见,朝堂之上的国事之争,逐渐演变为意气之争。皇帝不能与群臣同心协力,共同治理天下,大明的江山怎能安稳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