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中国大阅兵:防止暗杀皇帝、破坏现场,提前“戒严”
原题:古代中国大阅兵全揭秘
作者 倪方六
中国“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9月3日隆重举行。那么,古代中国大阅兵是如何进行的?
图:北京大阅兵演练照片
在古代中国,阅兵仪式属于军礼的一部分,所以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这项活动。这里,从制度、仪式、装备诸方面,介绍一下古代中国大阅兵的盛况。
制度篇
古代阅兵几年举行一次?
——《春秋公羊传》:“五年大简车徒,谓之大蒐”
从史料来看,先秦时阅兵已成定制。记载周王朝典章规制的《周礼》中提到的“军礼”中,便有阅兵一项。《周礼·春官》“大宗伯”条称,军中之礼有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等五项内容,阅兵属于“大田之礼”。
大田之礼,又称“大蒐”,蒐同“搜”,即田猎活动。大田之礼就是通过田猎活动进行的。
图:周王朝士兵复原像
“阅兵”一词,在先秦时也已出现,大阅兵叫“大阅”。《春秋穀梁传·桓公六年》中称:“大阅者何?阅兵、车也。”《春秋公羊传·桓公六年》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大阅者何?简车、徒也。”
先秦时阅兵的概念较窄,就是检阅士兵,而“大阅”,不只检阅兵力,还检阅战车这类军事装备,与现代大阅兵的含义基本一致。另外,“观兵”、“校阅”、“阅武”,也是古人对阅兵的不同叫法。当年,越据句践卧薪偿胆,打败吴国,又在中原举行了大阅兵,《史记·货殖列传》中即称之是“观兵中国”。
中国在先秦时阅兵已颇频繁。那么,古代阅兵一般多长时间搞一次?除了在类似纪念日时举行的非固定阅兵活动外,古代军礼制度对阅兵的频率有具体规定:一种是“大阅”模式,一种是“大蒐”模式。对这两种阅兵模式的区别,唐徐彦注疏《春秋公羊传》时说得很清楚:“故比车简徒谓之蒐,三年简车谓之大阅,五年大简车徒,谓之大蒐。”
所谓“简”,就是检阅的意思。从徐彦说法中可知,大阅是三年阅兵一次,大蒐是五年阅兵一次。大阅和大蒐都属于大型阅兵活动,但大蒐更为隆重。
图:古代阅兵现场(图为清朝阅兵现场,郎世宁绘《马术图》局部)
春秋时,鲁国曾于公元前534年的秋天,在红这个地方举行大型阅兵活动,《春秋左传·昭公八年》即称作:“秋,大蒐于红”。为何现代阅兵一般在“逢五”、“逢十”之年举行,应该就是“五年大简车徒”这种大蒐阅兵模式的遗俗或受之影响。
古代阅兵一般安排在什么时候?
——《晋书》:“汉仪,立秋之日,自郊礼毕,始扬威武”
古代的阅兵场所,一般称为“校场”或“教场”,古代又称阅兵叫“校阅”,就是这么一回事情。古代阅兵的时间,除了临时安排外,一般安排农闲的秋冬季节。据《周礼·夏官》,周王朝便是十一月阅兵,此即所谓“中冬,教大阅”。
而从《春秋左传》所记来看,先秦诸侯国阅兵似乎以秋天为多。如鲁国大阅兵,一般便放在秋天,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鲁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的大阅兵,均安排在秋天。
有纪念性或是战争状态下的阅兵,时间则是随机的,可依需要临时确定。如鲁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前来攻打郑国的齐、宋、晋、卫、秦等多个诸侯国军组成的“联合国军”,先后在当年六月“观兵于南门”、九月“观兵于郑东门”。
到了汉朝,年份阅兵固定在“立秋”这天举行。《晋书·礼志下》记载:“汉仪,立秋之日,自郊礼毕,始扬威武……武官肄兵,习战阵之仪。”在汉亡最后一年,即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世袭魏王的曹丕便在这年立秋主持了汉朝最后一次阅兵活动,还“亲令金鼓之节”。
图:西汉骑兵和步兵形象
秋冬季节阅兵制度,在汉魏时已成熟,为此后历朝所效仿,成为相对固定的阅兵时间。如隋朝,“军人每年孟秋阅戎具,仲冬教战法”;唐朝,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冬十月辛卯,大阅于伊阙”;宋朝,宋太宗“秋九月大阅,与从臣登台观焉”;明朝,明神宗“万历九年大阅,如隆庆故事”……
虽然阅兵是展示军事实力的最佳方式,但古人并不提倡频繁的阅兵,除了花费巨大外,还认为那不是治国之道。《春秋穀梁传·桓公六年》在解释了“大阅”后,紧接着称,“平而修戎事,非正也。”这态度很明确,如果在平常时搞阅兵活动不正常,非正道,与礼制不符。
古代阅兵如何做好安保工作?
——《明史》:“军兵预肃教场”
大阅兵仍是国家级重要活动,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闪失。为防止破坏现场、暗杀最高阅兵官皇帝,历朝历代也都是下“死命令”,确保大阅兵“万无一失”,顺利进行,否则相关官员的下场会很惨。那么,古代阅兵如何做好安保工作?
古代的安保工作本来就很严密,遇到大阅兵这样的大事,安保规格自然要升级。据《宋史·军礼志》,乾道四年大阅兵,护卫宋太宗赵光义的警卫队十分庞大。“本司入阵,马军内摘差护圣马军八百人骑、弓箭、器械,作十六队,于仪卫前后引从,各分八队,队各五十人。”
图:明朝警卫皇帝的特种兵
从隆庆三年大阅兵来看,明朝大阅兵安保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在大阅兵正式开始前几天,阅兵场所便要“戒严”,时称“预肃教场”。《明史·军礼志》记载:“总协戎政大臣、巡视科道督率将领军兵预肃教场。”从这记载为看,戒严工作由“阅兵总指挥”负责,亲自检查现场,并设有专门的安保机构和官员进行“巡视”。
在出发去阅兵途中的保安,更是一级防卫,三大营官军备好甲胄器杖,将官四人统领马兵二千人跟随皇帝。前往大阅兵现场的官员、工作人员全都配挂“出入证”——腰牌,并统一着装,穿大红便服,提前到达大阅兵现场指定位置,即所谓“关领扈从,牙牌悬带,先诣教场”。
图:大阅兵时,树林中都布满了岗哨(图为清朝乾隆二十八年大阅兵场景,清弘旿绘《阅武楼阅武图卷》局部)
皇帝平时出行都有专门仪仗队,但前往大阅兵现场时,则改由靠得住的“锦衣卫”士兵充作仪仗队员。皇帝从车上一下来,就有兵部官员导引入行宫。在阅兵台上的保卫,则由相当于今北京卫戍部队的“京营”将士负责,站在东西侍候。大阅兵结束返回时,安保工作与出发时一样,不能出一丝一毫纰漏。
仪式篇
古代阅兵如何检阅?
——《明史》:“兵部尚书请阅阵,举砲三”
有关古代阅兵的礼仪程序和检阅过程,在信史中多有记载。官编史书上一般设有“军礼志”,记录重要的阅兵活动。这其中,《明史·军礼志》的记载较有代表性,史家以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秋天的一次大阅兵为例,详述了明朝大阅兵的程度和经过。
隆庆是明朝第12位皇帝、穆宗朱载垕的年号。明朝阅兵一般在近郊举行,有时也放在西苑,但没有在天安门(时称“承天门”)前举行过,只是在天安门前列队送迎皇帝前去阅兵。
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大学士张居正“请求皇上亲监检阅”,朱载垕批准了,决定在隆庆三年八月举行,具体阅兵程序和规格,由礼部制定。
图:明朝“御林军方阵”
明朝阅兵现场总指挥叫“总协戎政大臣”。在正式阅兵的前一天,皇帝要在紫禁城内殿祭告祖宗,行四拜礼。阅兵当天,一大早就派遣官员先到教场祭旗。皇帝则乘专车,从长安左门出宫,经安定门出城,到达阅武门外。
皇帝由兵部、鸿卢寺官员引导,登上将台,发炮三响,预示大阅兵即将开始。“将台”就是现代的阅兵检阅台,上面设置帷幄,皇帝坐于其中。一切准备完毕,兵部尚书前来“请圣上检阅”,再炮响三声,大阅兵正式开始。
现代阅兵不同兵种方阵依次出场,古代也不例外。明朝大阅兵最先受阅的是“马步方阵”,这相当于现代陆军,与现代“列阵走过”不同,马步官军要在现场操练阵法给皇帝检阅。马步官兵表演结束后,接来是“射箭表演”。
图:明朝武士形象
阅兵射箭虽是表演,但得真射,相当于现代的实弹射击,马虎不得。骑兵允许射3支箭,步兵允许射6支箭,即所谓“马三矢,步六矢”。现场有专门的报靶人,射中箭靶,击鼓为号,由御史、兵部官员监视记录,必要时出示皇帝查验。
明朝阅兵方阵中还有“将官方阵”。据《明史·军礼志》,“总协戎政官以下及听射公、侯、驸马、伯、锦衣卫等官,俱于台下较射。”但他们不与其他参阅部队同场展示,而是在现场内东西大厅接受检阅。
在受阅部队和项目全部亮相、结束后,兵部尚书到皇帝面前报告“大阅毕”。此时台下举起号旗,宣布大阅兵结束。
图:古代大阅兵场景(图为清朝乾隆二十八年大阅兵场景,清弘旿绘《阅武楼阅武图卷》,局部)
朱载垕对阅兵的兴趣并不大,明祖宗朱棣才是“阅兵控”。笔者查了一下,仅《明史·成祖本纪》中,便记载了7次大阅兵。隆庆三年的大阅兵,即是依明初阅兵旧例搞的。此后,明朝还举行过多次大阅兵,如万历九年,明神宗朱翊钧便曾举行大阅兵,完全按照隆庆三年大阅兵的规格来操作。
明朝大阅兵如此,那么其他朝代呢?其实也与明朝差不多,虽然在具体内容和细节会有差别,但主要仪式、程序应无二样。(这里发一部分。全文将发表于2015年9月4日《北京晚报》17、18、19三版)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私家史,由著名历史学者、新浪亿万博主倪方六主持,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真相考证,秘闻杂陈,旧事重提,古事新说,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请勿擅用!私人 :nifangliu :jsnjnfl(梧桐树下戏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