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到底盗掘了多少座中国古墓?古遗址成日本菜园子,想挖就挖
“日本考古之父”在中国境内盗墓劣迹再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从清末到民国三十四(1945年)宣布投降,日本人在中国境内的盗掘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日本人势力范围内、日占区的古墓古迹,几乎全让日本人光顾了。
至于日本人到底在华盗掘了多少座古墓,至今无确数。仅被“日本近代考古学之父”滨田耕作盗掘的,就有不少。在当年,中国几成日本人的考古实习基地,中国的古墓古遗址成了日本人的菜园子,想挖就挖。
日本人在集安境内的盗掘活动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日本人在集安高句丽盗掘了很多高句丽古墓,如五盔坟12号墓,被日本人盗掘后,编为“马槽冢”。日本人为什么将之称为马槽冢?就是因为墓中壁画上有厩舍画。
据相关考古报告,此墓早在1937年6月,被日本人黑田源次所盗掘。黑田源次盗掘经过,仅见于零星报道,材料迄今未见公布。墓中壁画因为保护不善,已遭到了严重破坏。
1962年春,吉林省博物馆集安考古队在洞沟地区进行普查时,对五盔坟12号墓进行了清理、实测,并会同集安县文物管理所加以维修。第12号墓的封土为黄色黏土,现高4米6,周长90多米。从外表看,原来当呈截小方锥形。
清理时发现,封土下面而列一圈石块,共有9块,都1米见方,墓门向西南。地宫分南北二室,各有墓门甬道。
图:五盔坟12号墓壁画临摹
图:五盔坟12号墓壁画临摹
高句丽五盔坟与5号墓,被日本人编为“四叶冢”一样。上文说过,为什么日本人编出这号?也是因为他们从墓中挖出了“金铜四叶”。
其中,上文章中提到的“日本考古学之父”滨田耕作在集安盗墓并非初犯,早在清末民初时,滨田耕作便盯上了中国境内丰富的文物,曾带队对中国境内的古墓、古遗址进行过盗掘——
1909年(宣统元年,日明治四十二年)11月,日本人内藤虎次郎发表《敦煌石室发现物》;月底,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史学会举行第二届年会,随后受京都帝国大学派遣,滨田耕作与内藤虎次郎、狩野直喜、小川琢治、富冈谦藏等五人一起,赴中国北京参观由甘肃调往北京的敦煌遗书,回国后举行报告会,鼓吹中国发现珍贵无比的经卷与古文书的重要信息。
图:日本人从敦煌盗得大量中国文物,图为运送车队
1910年(宣统二年,日明治四十三年)至1912年(民国元年,日大正元年),滨田耕作在旅顺刁家屯等地,对当地汉墓进行盗挖。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以往中国棺椁多是木质,石棺、陶棺都也不时有发现,但“砖棺”却很少见,滨田耕作在刁家屯便发现了砖椁墓,并推定是汉墓。
图:旅顺汉墓中出土文物
1925年(民国十四年,日大正十四年)9月,发起组织日本“东亚考古学会”的滨田耕作、原田淑人等人,约请北京大学考古学会马衡、沈兼士等中国学者,希望中日联合组成“东方考古学会”。次年,此学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滨田耕作的目的,笔者认为,就是借联合之名,让盗掘行为变成合法的考古活动。
图:大连甘井子汉墓考古
1927年(民国十六年,日昭和二年)4月,滨田耕作带着“东亚考古学会”来到旅大地区(今大连),中日共同发掘貔子窝(今皮口镇)附近的单砣子等遗址。觉得不对劲,中国学者后来陆续退出。中国学者的退出,并没有影响日本人的“考古”情绪,他们继续挖。“九·一八”事变后,整个东北都被日本人挖了。
图:貔子窝老照片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日昭和十年),在盗掘高句丽墓葬的同时,滨田耕作带领“考古队”以东亚考古学会的名义,盗掘了赤峰红山后古文化遗址,盗掘时间长达21天。“考古队”在红山后对属于红山文化的两处遗址和夏家店上层文化的“石棺墓”进行了发掘,发现了红山文化时期房址上的灶坑等遗迹,收获了大批陶器、石器、骨器和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的青铜器。
图:盗掘的同时,日本人干脆明抢中国文物
上述仅是笔者在写作《民国盗墓史》时,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之《中国考古学年表》中所记整理出来的,滨田耕作在中国境内的常规性日常性“考古”活动未被载入,实际上会更多些。这位“日本考古学之父”把中国的古墓古遗址当成了日本人自己的菜园子,想挖就挖。伴随其显赫名声的,是中国古墓、古城址的大量被挖毁和珍贵文物大量被掠。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nifangliu
声明: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