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遥想公瑾当年,历史上真正的周公瑾

提到周瑜周公瑾,人们的头脑中就立即会想起那个年轻气盛,气量狭小,嫉贤妒能的小人形象。想起那句著名的“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最后这个人被诸葛亮三气而死,临死前留下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千百年来周瑜的这种形象随着老罗的《三国演义》就这样深入人心了。

后来读了一些史料才知道其实可恶的并不是周瑜,而是写演义的老罗。老罗为了突出诸葛亮的高大就不惜歪曲很多人来陪衬,把周瑜也糟蹋得人不人,鬼不鬼。实际上历史上的周瑜不仅没有老罗写的那么不堪,反而是个文武双全,胸襟宽广,多才多艺的杰出将领。

周瑜出身士族,与孙策同岁。两人是“发小”,在古代被称为“总角之交”。二人英雄相惜,而后又并肩作战,共同开创了江东的基业。当时周瑜年仅二十岁,便同孙策一起攻城拔寨,逼走盘踞江东多年的军阀刘繇。因为二人都年轻英俊,因此被江东百姓称为“孙郎”、“周郎”。二人不但是生死战友,而且也是连桥。“连桥”这个词现在用得还很普遍,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词的来历。就是因为孙策、周瑜娶了江东乔国老的两个女儿大乔、小乔而来。

不可否认的是,周瑜能够在三国舞台上一显身手得益于结交了孙策这样的朋友,遇到了一位明主。而且在孙策死后,孙权依然对周瑜十分倚重,使得周瑜年纪轻轻就成了大都督。要知道当时在孙吴集团里有很多人的资历在他之上,比如黄盖程普、韩当等,但却被周瑜后来在居上,这些老将难免不会服气。程普就是如此,总仗着他的资格老,数次欺辱过周瑜,而周瑜总是不予计较,对这位老前辈依然尊重有加。程普也终于被他的人格魅力折服,说和周瑜交往就像饮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见裴松之引《江表传》)。周瑜如果没有超人的本领和宽宏的气量是不可能江东群英中一枝独秀,深孚众望的。因此周瑜哪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后被气死的狷狭小人呢?周瑜如果再天有灵知道老罗这么贬低他,恐怕真的要被气死了。

历史上的周瑜几乎是个完美的人物。论容貌他是美男子。《三国志》中说他“有姿貌”,论才华他是罕见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参与创建了江东基业,堪称开国元勋。在当时曹操大军压境,人心惶惶之时他客观分析了敌我形势,坚决主战。最终在赤壁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枭雄曹阿瞒,为江东基业的稳固奠定坚实基础。(赤壁之战是周瑜的杰作,并无诸葛亮什么事。诸葛亮不过是作为刘备的谈判代表同孙权的代表鲁肃谈了一些合作事宜而已)。而后他又对刘备的逐渐坐大而忧虑,提出麻痹刘备、入川作战等计划。可惜天不假年,三十六岁时就英年早逝。早逝的原因并非被诸葛亮气死,而只是病逝。那个时候中国人的人均寿命都较短,加之周瑜戎马倥偬,军务烦劳,英年早逝也是正常的。

其实在历史上周瑜一直是被作为英雄人物来歌颂的,很多文人墨客都对他极为推崇。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北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了。词中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南宋戴复古也写诗称赞道:“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赤壁》)清代郑板桥也写道:“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周瑜宅》)

这些诗词都是歌颂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功绩。此外周瑜还对音律极为精通,也留下不少佳话。《三国志》载:“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周瑜对音乐的精通不亚于专业的音乐家,即使是喝了三杯酒之后依然能够听出曲中的阙误。所以当时就流传“曲有误,周郎顾。”的佳话。

后来唐代的李端据此又写了篇五绝《听筝》,收录于《唐诗三百首》中。诗中写道:“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当时才貌双全的周瑜堪称是“大众情人”,所以江东的妇女自然都想嫁给他,于是就用误拂弦的方式吸引周瑜的注意。这个传说很美,是否是历史事实其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还原了历史上那个可爱的,雄姿英发的周郎形象。所以我们只有感叹老罗为了突出一个诸葛亮,糟蹋了多少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