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惨绝人寰的奸淫掳掠,汉朝也曾上演过一次“五胡乱华”,惨不忍睹

汉末的独夫民贼,无耻恶棍不在少数,如董卓、公孙瓒袁术李傕等人。

而在这群人中,董卓无疑是影响最大,名气最大的一个。

这个“乱天下”的狂人在“首善之地”洛阳做出了惨绝人寰的暴行,令人发指。

而实际上,小编认为董卓在洛阳,李傕在关中的暴行,其实是一次“五胡乱华”的提前上演!

史书记载:

(董)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尝遣军到阳城。时適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至于奸乱宫人公主。其凶逆如此。

翻译过来就是:董卓生性残忍,到洛阳后他实施酷刑,稍有怨怼便要报复,弄得人人朝不保夕。当时二月阳城逢集会,老百姓都聚集在那里,董卓就纵容兵将过去将男子杀死,把女人抓住,抢走他们的车,男人的头挂在车上,回到洛阳号称是击败了叛贼获胜,无耻的高呼“万岁。”入城后,就焚毁人头,将掠夺来的良家妇女赐给军中士兵。而董卓更是奸淫宫女公主。

又有

献帝纪曰:卓获山东兵,以猪膏涂布十馀匹,用缠其身,然后烧之,先从足起。获袁绍豫州从事李延,煮杀之。卓所爱胡,恃宠放纵,为司隶校尉赵谦所杀。卓大怒曰:“我爱狗,尚不欲令人呵之,而况人乎!”乃召司隶都官挝杀之。

故太尉张温时为卫尉,素不善卓,卓心怨之,因天有变,欲以塞咎,使人言温与袁术交关,遂笞杀之。

这个记载里面有四个刑罚:一、火烧;二、煮杀;三、挝杀,所谓“挝杀”就是活活打死,或为锤击,或为鞭刑;四、笞杀,也是拷打致死的意思。

又有:

(董)卓豫施帐幔饮,诱降北地反者数百人,於坐中先断其舌,或斩手足,或凿眼,或镬煮之,未死,偃转杯案间,会者皆战栗亡失匕箸,而卓饮食自若。

董卓举办宴会,把诱骗来的投降者数百人,拔断舌头、斩断手足、凿瞎眼睛、用锅煮。人没有死,董卓就将这种刑罚给参加宴会的人看,人们都吓得全身发抖餐具都拿不住了,而董卓却连吃带喝,毫不介意。

董卓迁都长安,更是洛阳百姓的大浩劫。

《后汉书》记载:

(董卓)于是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屯留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

在董卓的治下,“百姓嗷嗷,道路以目。”

“道路以目”就是说走到大街上,彼此不敢说话打招呼,怕惹事,只能用眼神交流了。

董卓死后,人们憎恨他,便将他的尸首做成油灯,因为董卓肥胖,脂肪多,所以烧了很久都没烧完。

但是,董卓军的暴行并未因为董卓的死而终止,继承董卓军的李傕郭汜的人,在卑鄙小人贾诩的劝说下引凉州兵攻长安,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大屠杀。数年间,关中百万百姓被屠杀殆尽。

《三国志》记载:

(李)傕等放兵略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籍。……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

“相啖食略尽”就是因为饥饿,彼此之间人吃人,都快吃完了。

为什么董卓如此残暴?为什么董卓的军队会做出超越任何汉军的暴行?

答案从蔡文姬的一首诗词中就可以看出端倪,蔡文姬是汉代名臣蔡邕的女儿,是汉末著名的才女。她在《悲愤诗》中如此写道: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来兵皆胡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董卓率领的凉州军中,有很多胡人!

凉州在汉末本就是胡人聚集地,董卓本人早年就与羌胡过从甚密。可以说,董卓从某种程度上是一位被“胡化”的将领。

(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归耕於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

另外,董卓麾下多胡人,皆“并、凉之人、匈奴、屠各、湟中义从,西羌八种。”

就是这群人先是在洛阳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董卓放纵他们,甚至与他们一同作恶。

当时的胡人大多文明尚未开化,他们不知礼仪,没有怜悯之心,以杀戮、掠夺、奸淫为战争的目标,过着原始部落的生活。当这些野蛮凶残的胡人深入中原腹地,看到花花世界,锦绣河山,不知道如何管理,更不知道如何建设,他们能做的只有破坏与毁灭。

董卓死后,这群人归入李傕,卑鄙小人贾诩劝李傕攻长安,这群胡人开始祸害关中父老。

献帝纪曰:傕时召羌、胡数千人......羌、胡数来闚省门,曰:“天子在中邪!李将军许我宫人美女,今皆安在?”

翻译过来就是:李傕召胡兵数千入长安,羌胡兵数次到皇帝面前索要女人:“皇帝啊,李将军答应给我们的宫中美女在哪呢?”

这群胡人数年间将关中之民残杀殆尽,最后闹饥荒,便开始人吃人。

汉代两京被彻底破坏,献帝出逃关中,到洛阳后,看到满目疮痍,全城连一座像样的房子都找不到。

四百年大汉荣光至此彻底败落,汉室威仪不复存在,中国开启了百年乱世。

无论是汉代还是晋朝,都没有处理好胡汉矛盾,这种民族政策的失败造成了后代的“五胡乱华”,而董卓乱洛阳和李傕屠长安,不过是“五胡乱华”的提前上演罢了。

(对于魏晋民族政策失败可参阅拙作《曾被遗忘的民族英雄和他的王牌部队》)

(本文为“老不看三国”头条原创首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疑问和出版合作意向,请联系qq:205950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