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你所不知道的汉朝,儿童八岁入小学,七十岁以上由国家养老

刘邦是倡导全民阅读的发起者

文化不高的刘邦,对文化非常重视,不仅表现在他重用读书人,如张良萧何等;而且还提倡全民阅读,专门下旨推广。

汉代有这样的教育政策:“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七十以上,上所养也;十岁以下,上所长也;十一以上,上所强也。”意思是一个男子在二十岁时,国家就给他田地耕种,六十岁时国家再把田地收回来。七十岁以上,国家为他养老;十岁以下,国家要让他学习、成长;十一岁以上,国家要让他变强大。

具体让孩子读什么书呢?《汉书》载:“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意思是孩子八岁入小学,学会书写和计算的本领,懂得长幼礼数,做一个好孩子。十五岁的青年人入大学,要学习礼乐文化,了解政治以及君臣之礼。“学而优则仕”的主张盛行于汉代,这意味着学习好了就可以走仕途。

在汉代的民间和官场上,读书的风气都很浓郁,这跟国家政策的引导有很大关系,国家考什么,大家就读什么,考题成为国民阅读的导向。如此,不论民众和官员,都格外注重阅读,大众阅读氛围由此形成。这种氛围的形成,不是那种简单的、表面上的文化传承,而是实打实的采取具体措施。(福宁客原创文章,特约作者:秦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