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他父亲为抗清而死,他随手写了几百字,却比他老爸更著名

自孔老夫子之后,很多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白了,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个穷,讲得还不仅仅是没钱,而是上升之路不通。也即是朝廷之上遍犲狼、乱臣贼子笑哈哈、歌功颂德挤破头的那种时候,你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人,就不要去凑热闹了。

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还有一件事,叫做齐家。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事与国事,其实一样复杂,一样难搞定。所以,想让家里个个都是好人,个个都努力向上——一般儿齐——似乎是不可能的。

然则,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是想尽办法要得到。所以,就会出现各种名人治家的故事,让后人参考,以为榜样;还有一些人,写出治家格言,本是治自己的家,最后,却因写得太好,太过出名,而变成了世人的行为准则。

朱用纯,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生于明末,父亲朱集璜,书读得不错,有到京城国子监学习的资格,是个贡生。不过,四十几岁了,也未考上进士。这不妨碍他成为抗清义士。与人守昆山城,城破被抓,不屈而死。

其时,朱用纯十八岁。按说,若想为父报仇,找清军拼命,还是能出一把力的。不过,上有老母需照顾,下有弟弟要看护,于是,将国仇家恨压在心里,一辈子以学习著作为业。

康熙时候,已将读书人杀了几个来回的满清朝廷,为了收买人心,搞了个什么博学鸿词科,让京城或地方官员推荐那些明朝名士前来考试,发给路费、生活费,北京天气冷,还有烤火钱,不可谓不隆重、周到。考试只是做做样子,大部份,都能获得功名,给个官做。说白了,有点嗟来之食的感觉。所以,还是很多人,坚持不愿去。朱用纯,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他一辈子,未曾做清朝的官,算是对得起自己那殉国的父亲。

既然在家,就得治家。所以,他写了个《治家格言》。他自己治得如何,咱不知道,咱只知道,他这五百多字,流传了三百余年,如何还被人所称道呢。

咱记得,高考记名句以备填空题的时候,就背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读来,使人与三百多年前的古人交心,觉得说得真有道理,很契合咱们从小就接受的艰苦朴素的教育。

不过,也不能全说他讲的,都是精华。当中一些,读到之时,颇感不快,他瞧不起女人,也秉持着几千年来的红颜祸水论啊。

且看——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要淫要盗,都在本心,自身若不动,三姑六婆再能嚼舌头,又奈你何?世间诲淫诲盗者,不以男子居多吗?西门庆虽借重王婆而搭上了潘金莲,但他往院里去逍遥快活,可都是跟着那些狐朋狗友啊。

再到第二句,既然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何不直接说,不要婢女来服侍,不纳妾室来生娃,只守着个长相一般甚至丑陋的糟糠之妻,是最保险的啊——这不是把美女,都当成天然的祸根吗?

至于奴仆勿用俊美,则无疑反映了当时男风之盛。这个,咱不作评价。妻妾切忌艳妆,这不得分而论之么?女为悦己者容,专门打扮给老公看,都不行吗?

不过,咱们不能苛责古人。咱们读历史,一为长知识,二为以史为鉴,少犯错误。但在读史之时,还是得多些材料,多动动脑子,从多角度看问题,不当拘泥于在书本上学到成见。古人写史,那也是为他所用,难免要有所增删隐耀的嘛。

屏山石

历史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