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贰叁肆伍,数字背后的上万粒官员人头
今日写个请款单,大写的一二三四五忘怎么写了,于是查了下,却发现,壹贰叁肆伍之使用,竟然还有着那样一段血淋淋的故事。
原来,明初出了个郭桓案。此人是户部侍郎,与人利用空白账本搞贪墨,事泄被查,牵连极广,严刑之下,数位尚书及上万地方官员被杀。追赃之时,整个国家的小富家庭破户无数,民怨极大。最终,朱元璋又将主审官吴庸给杀了。至于那些判刑的、流放的,就更是不计其数了。可谓是血流成河,人头遍地,哭声震天,一场大战,也不过如此。
如果说杀人是对此贪污案的矫正措施,朱元璋的预防措施之一便是,以后账本上的一二三四五……要用壹贰叁肆伍代替,以免被涂被改。
朱元璋为了惩治贪官,可谓是办法用尽了。最熟悉的,就是剥皮实草。好像只要贪污六十两,就够上此刑罚了。不管是规定用怎样的数字还是严刑峻法,最终杜绝了贪墨吗?
只能说,古代官吏们的花样,永远比你皇帝的措施来得多来得隐秘——来得精巧。记得从至少二十年前兴起的那些辫子戏——从《戏说乾隆》到《康熙微服私访记》到《宰相刘罗锅》等,哪一集里,不要破几个官员贪墨的案子?他们的手段,又是何等难以识破——当然,在英明神武的皇帝的亲自过问之下,再厉害的赃官,自然也逃不过火眼金睛。只是,那样的戏,真要拍,却能够永远无止境的拍下去。因为,真的不缺题材。
写到此处,觉得朱元璋对处理赃官们,还是很有创意的。但若他知道自己的后代,连木匠这么有创意的活都干,无疑要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实在是太贫乏了。
凡人摸史的 屏山石,你或许值得拥有